遺產尋蹤,黔地藏珍
韓枚剛把外婆寄來的侗布桌布拍成商品圖,“枚美互助群”的提示音就接連響起。陳成發來一連串定位截圖,帶著驚歎的語氣:“枚枚!我剛在攻略裡看到貴州居然有五個世界遺產!這也太牛了吧?但看介紹有點懵,你能講講這些地方藏著的故事嗎?”
群裡瞬間熱鬨起來,上海的顧客李姐接話:“我去年去了梵淨山,隻覺得風景震撼,沒來得及深琢磨;還有那個海龍屯,聽說是土司城堡,具體啥來頭呀?”韓枚看著屏幕,指尖在鍵盤上停頓片刻——上次聊《黔之驢》隻是拋磚引玉,這次正好借著世界遺產,好好講講家鄉那些藏在山水裡的文化密碼。她起身從書架上翻出《貴州世界遺產圖鑒》,這是專業課老師推薦的參考書,此刻倒成了最好的“安利素材”。
“陳成和李姐問得太關鍵了!貴州這五個世界遺產,每一個都藏著‘時光的答案’,光看風景可太虧了,得跟著故事逛才有意思~”韓枚敲下這句話,把書本攤在電腦旁,開始細細拆解。
“先說說咱們貴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遵義海龍屯遺址,這地方堪稱‘土司王朝的最後堡壘’。可能有人不知道,唐宋到明清,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製度’,播州楊氏土司在這裡統治了七百多年,海龍屯就是他們的軍事心臟。”她特意找出遺址的航拍圖發到群裡,灰色城牆在群山間蜿蜒,依稀能見當年氣勢。
“你們看這地形,三麵環溪,一麵靠山,隻有東西兩條小路能上去,《明史》裡說‘飛鳥騰猿不能逾者’,形容它有多險要。屯上的‘飛虎關’特彆有意思,三十多級台階全是整塊巨石鑿出來的,坡度接近七十度,守城士兵站在上麵,簡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韓枚想起去年和室友去實地考察的場景,至今記得觸摸古城牆時的厚重感。
“更震撼的是它的曆史故事。明朝萬曆年間,最後一任土司楊應龍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了二十多萬大軍圍剿,打了一百多天才攻破海龍屯,這場戰役直接推動了‘改土歸流’政策,也就是把土司統治改成朝廷直接管轄。現在遺址裡還能看到當年的校場、糧倉和火藥庫,2012年考古發掘出上萬件兵器和生活用品,小到瓷碗碎片,大到鐵製盔甲,都在默默講著那段風雲曆史。”這段曆史她在專業課上背得滾瓜爛熟,此刻講來格外生動。
群裡有人驚歎:“原來一座山有這麼多故事!”韓枚笑著繼續:“自然遺產的故事更精彩!先說梵淨山,大家可能隻知道‘天空之城’金頂,但它的‘年齡’可比人類文明老多了——山頂保留著14億年前的地質遺跡,是南方最早從海洋抬升為陸地的地方之一。”
“作為武陵山脈的主峰,它最神奇的是‘生物基因庫’屬性。這裡森林覆蓋率97,有7900多種野生動植物,黔金絲猴和梵淨山冷杉全世界隻在這裡能找到。我上次去的時候,向導說這些黔金絲猴特彆機靈,早上在棧道旁的樹上跳來跳去,像山裡的‘小精靈’。”韓枚翻出手機裡拍的黔金絲猴照片,毛茸茸的小家夥正抱著樹枝啃果實,引得群裡一片讚歎。
“梵淨山的文化內涵更絕!它不僅是自然奇觀,還是佛教名山,明清時就有‘古佛道場’的稱號。山上的承恩寺始建於明初,雖然曆經修繕,但香火一直很旺。最妙的是紅雲金頂,兩座山峰之間架著天橋,清晨時分,雲海從山穀裡湧上來,把金頂裹在其中,陽光一照,整座山都像鍍了金邊,當地人說這是‘佛光照頂’,特彆靈驗。”她特意提醒,“去梵淨山一定要留足時間,彆隻打卡金頂就走,下山時逛一逛護國寺,聽聽僧人講古刹曆史,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再說說赤水丹霞,這是中國丹霞裡麵積最大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般丹霞都是紅色岩石配荒漠,可赤水丹霞不一樣,到處是綠色——桫欏樹沿著峽穀生長,竹林漫山遍野,是世界罕見的‘綠色丹霞’。”韓枚想起地理老師講過的知識點,立刻用上,“桫欏可是和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稱為‘植物活化石’,在赤水的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能看到上萬株桫欏連成一片,走在裡麵像穿越到遠古時代。”
“赤水丹霞的‘五柱峰’特彆值得看,五根紅色石柱並排而立,最高的有百餘米,陽光照上去紅得發亮,當地人叫它‘五佛迎賓’。還有大白岩瀑布,水流從丹霞絕壁上衝下來,砸在潭裡濺起水霧,在陽光下能看到彩虹。要是喜歡徒步,順著太陽穀的棧道走,一路上能看到丹霞洞穴、一線天,每一步都是驚喜。”她補充道,“赤水的古鎮也彆錯過,丙安古鎮建在丹霞絕壁上,老街道全是青石板路,鎮上的紅軍紀念館還保留著當年四渡赤水的遺跡,自然景觀和紅色曆史能串起來看。”
群裡的曆史係學生小周冒泡:“赤水丹霞的紅色不僅是岩石,還有革命記憶,這層次感絕了!”韓枚順勢接話:“說到層次感,荔波喀斯特必須有姓名!它是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被稱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最神奇的是峰叢、峰林和原始森林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化過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荔波的茂蘭喀斯特森林一定要去,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一般來說,喀斯特地區土壤貧瘠,很難長出茂密的森林,但茂蘭不一樣,這裡的樹木根係特彆發達,能牢牢抓住岩石縫隙裡的養分,形成了‘石頭上長森林’的奇觀。我去年暑假跟著科考隊進去過,裡麵有很多珍稀植物,比如琪桐,開花的時候像白色的鴿子,特彆漂亮。”韓枚的語氣裡滿是自豪。
“除了自然景觀,荔波的水族文化也很有特色。水族有自己的文字‘水書’,是目前少數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之一。在茂蘭附近的水族村寨裡,老人會用‘水書’占卜祈福,年輕人則會跳‘銅鼓舞’慶祝豐收。要是趕上水族的‘端節’,還能吃到他們特製的‘魚包韭菜’,把魚肉和韭菜包在糯米裡蒸熟,味道特彆清香。”她想起室友是水族,每年都會帶“魚包韭菜”回學校,至今記得那獨特的風味。
“最後說說施秉雲台山,它是世界上罕見的白雲岩喀斯特地貌,和其他丹霞、石灰岩喀斯特都不一樣。因為岩石質地特殊,經過千萬年的風化侵蝕,形成了‘山如台,雲如海’的景觀,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韓枚找出雲台山的日出照片,畫麵裡山峰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雲台山的‘印鬥閣’是觀景絕佳處,清晨站在閣上,能看到雲霧順著山穀流動,把筆架山、五指峰這些景點連成片,像一幅流動的水墨畫。這裡的氣候特彆濕潤,空氣裡負氧離子含量很高,被稱為‘天然氧吧’。當地苗族人說雲台山是‘神山’,以前會在山腳下的‘敬茶亭’祭祀山神,現在亭子裡還保留著當年的石桌石凳。”她補充道,“雲台山附近的杉木河漂流也很有名,河水清澈見底,兩岸全是茂密的森林,漂流的時候能看到很多野生鳥類,特彆愜意。”
一口氣講完五個世界遺產,韓枚喝了口茶,又想起什麼,補充道:“其實貴州的文化內涵不止在世界遺產裡,比如西江千戶苗寨,大家可能隻知道吊腳樓和夜景,但它的‘銀飾文化’特彆有講究。苗族銀飾全是手工打造,一個銀項圈要經過熔銀、鍛打、雕花等十幾道工序,上麵的圖案比如蝴蝶、龍紋,都代表著苗族的祖先崇拜。在苗寨裡,姑娘出嫁時的銀飾越多,代表家裡越重視她,這些銀飾不僅是裝飾品,更是家族傳承的象征。”
“還有鎮遠古城,舞陽河穿城而過,被稱為‘東方威尼斯’,但它的軍事地位更重要。明清時期,鎮遠是‘滇楚鎖鑰’,是連接雲南和湖南的交通要道,古城裡的‘和平村’以前是日軍戰俘營,現在改成了紀念館,講述著抗戰時期的特殊曆史。古城裡的青龍洞古建築群也很有意思,儒、釋、道三教的寺廟建在一起,體現了古代貴州的文化融合。”
消息剛發出去,群裡就炸開了鍋。陳成連發三個驚歎表情:“枚枚你簡直是行走的貴州文化百科!我已經把這五個世界遺產都列進行程了,海龍屯和梵淨山必須深度遊!”李姐則問:“你店裡有沒有這些遺產相關的文創呀?比如海龍屯的城牆紋樣書簽,梵淨山的黔金絲猴掛件,我想收藏!”
韓枚看著大家的熱情,心裡忽然有了新想法。她立刻回複李姐:“李姐提醒我了!我這就聯係家鄉的手藝人,打算做一批世界遺產主題的文創——用苗繡繡梵淨山的蘑菇石,用銀飾打造成龍屯的飛虎關模型,再把水書文字印在侗布筆記本上。到時候先在群裡給大家試售!”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群友們的響應,有人說想要丹霞地貌的刺繡掛畫,有人想定製刻有水書的鑰匙扣,還有人建議做一套“遺產明信片”,每一張都配著對應的曆史故事。韓枚一邊回複大家的需求,一邊在筆記本上記下靈感,不知不覺間,筆記本上已經寫滿了“遺產文創”“文化科普”“家鄉故事”等關鍵詞。
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書桌上,照亮了《貴州世界遺產圖鑒》的扉頁,上麵寫著老師的贈言:“每一處遺產,都是時光寫給大地的信。”韓枚看著這句話,嘴角彎起笑意。她的“枚美小店”和互助群,不正是在做這樣的事嗎?把這些藏在黔地山水間的文化故事,拆成一個個生動的片段,寫成一封封溫暖的信,寄給每一個向往貴州的人。
她拿起手機,給外婆發了條微信:“外婆,想跟您學侗布印染,我要做一批印著世界遺產的布包,讓更多人知道咱們貴州的好。”很快,外婆回複了一個笑臉表情,附帶一句:“好嘞,外婆教你,再讓你阿公把他畫的海龍屯草圖給你當花樣!”
韓枚放下手機,指尖再次落在鍵盤上,開始整理群友們的文創需求。她知道,這場關於貴州文化的“安利”,才剛剛開始;而她的小店,也即將從賣小商品的“枚美小店”,變成傳遞家鄉文化的“黔地寶藏鋪”。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