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匹夫致當代大學生書
——汝等若不及時自立,則家國薪火誰繼?
諸位年輕學子:
見字如麵。老夫臥臥龍崗千年,觀天下興衰,見慣了朝代替換、世代更迭,如今卻見一股暗流在爾等中湧動:以“躺平”為榮,以“啃老”為智,以虛擬為現實,以逃避為常態。今日且以直言刺破迷障,望汝等靜聽深思。
一、爾等之狀:數據觸目驚心,現狀豈容狡辯?
1.“新型啃老”成風,猶不自知
·中國社科院2025年報告顯示,1835歲群體中約27存在新型啃老行為,00後占比顯著。爾等或借“考研考公”之名,行逃避之實:32的備考者每日學習不足4小時,17不足2小時。父母尚以為汝等奮發圖強,實則爾等沉迷遊戲、短視頻,甚至以“低欲望”掩蓋無力自立之窘。
·更有人以“佛係”自詡,卻不知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已占普通人收入的70以上。若無父母兜底,爾等連棲身之所難尋。
2.投機成癮,父母成“提款機”
·虛擬飾品炒作、卡牌囤積、加密貨幣投機……爾等將生活費、借貸資金投入高風險漩渦,一旦崩盤便由父母填坑。cs2遊戲更新導致飾品價格腰斬,多少學子負債累累,甚至心理崩潰!若真欲經商,何不先學風險管控?若真欲投資,何不先練謀生技能?
3.學業荒廢,就業畏難
·2025年高校畢業生超1200萬,文科專業簽約率不足35,而70企業抱怨畢業生“理論強、實踐弱”。爾等抱怨“內卷”,卻連課堂都不願專注;抨擊“職場pua”,卻連一份簡曆都不願認真投遞。更有甚者,大一開始逃課實習,本末倒置,反以為捷徑。
二、根源所在:爾等之困,豈全賴時代?
1.心安理得享受代際輸血
·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過度保護已成常態。85的父母對子女完全信任,卻不知此信任正被利用。爾等住父母房、用父母錢,卻以“獨立人格”自居,豈非悖論?
2.價值觀扭曲:以躺平為“清醒”
·社交媒體鼓吹“拒絕內耗”,爾等卻混淆了“休整”與“惰性”。37.8的年輕人認為“不添亂即是自由”,21.5寧願降低生活品質也不願工作。然則,今日之“躺平”,明日之“赤貧”,可曾算計?
3.虛擬世界蠶食現實鬥誌
·遊戲皮膚、短視頻、虛擬社交……爾等在即時快感中消磨時光,卻忘了真實世界的成就需汗水澆築。一款遊戲飾品的價格波動能讓爾等徹夜難眠,而一門功課、一次麵試卻敷衍了事,豈非可笑?
三、破局之道:今時不醒,更待何時?
1.斬斷依賴:從“經濟斷奶”開始
·若真欲獨立,先立“軍令狀”:每月向父母支付基本生活費,哪怕僅象征性金額。須知,熊哥負債13萬後,家人助其還清卻立借條、定利息,正是為警醒其責任之重。
2.小步快跑:以實踐代空想
·莫再以“創業”為借口盲目投機。可先從兼職、實習、技能培訓入手。一互聯網公司程序員業餘五年開發遊戲,屢敗屢戰,終獲玩家認可。成功非一蹴而就,但怠惰必致一事無成。
3.重建價值觀:扛起世代使命
·爾等可知?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創造1057萬個城鎮就業崗位,國家發放補貼、培訓資源,皆為助爾等站穩。然機遇唯垂青有備者:
·若厭職場壓榨,可投身科技創業、鄉村振興;
·若恨學術僵化,可跨學科拓新域如ai+人文);
·若畏競爭激烈,請思:前人篳路藍縷時,何曾有過爾等之資源?
四、結語:薪火之傳,在爾舉手之間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今時今日,國家產業升級迫在眉睫,老齡化浪潮已至,若爾等仍蜷縮於父母羽翼之下,則十年之後,家國棟梁誰人可繼?
老夫曾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此“淡泊”非逃避責任,而是洗儘浮躁後的擔當;“寧靜”非麻木躺平,而是洞察大勢後的篤行。
從今日起,棄虛擬浮華,立現實根基;拒躺平惰性,承家國重任。否則,莫怪他日,他人高樓宴賓,爾等徒歎:“早知如此……”
——諸葛匹夫
於二零二五年十月
注:此信依據2025年社會調查、就業報告及青年現象研究撰寫,數據來源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