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的前一天,韓枚把閒魚店鋪設置成“假期正常發貨,回複稍慢”,又給父親韓棟發了條消息:“爸,我買了後天去上海的票,先陪媽幾天,再去義烏看你,順便學金工!”
消息發出去沒幾秒,父親就回了個“好嘞”,後麵跟著三個興奮的表情;母親桂姨則直接打來電話,聲音裡滿是期待:“枚枚,我跟陸奶奶說了,她特意把陽台的小床收拾出來,還說要給你做紅燒肉!”
韓枚掛了電話,看著行李箱裡疊好的衣服——有給母親帶的貴州特產刺梨乾,給父親買的透氣勞保鞋,還有給陸奶奶的手工書簽,是她用網店賺的錢在學校文創店買的。
這是她第二次來上海,第一次是去年國慶,跟著母親住了三天,陸奶奶的和藹、上海的繁華,還有母親在雇主家小心翼翼的樣子,都記在她心裡。這次再來,不僅是探親,還有個更重要的目的——跟“靜心金坊”的何靜學金工。
還記得上個月,母親在電話裡說:“陸奶奶的侄女何靜開了家金工坊,做手工銀飾的,我跟她說了你想學點手藝,她答應教你,不收學費!”
韓枚當時正在整理考研資料,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她學生物,對手工製作本就感興趣,而且之前在閒魚賣宿舍用品時就想過,要是能自己做些手工飾品,既能差異化競爭,利潤空間也大。
第二天下午,高鐵抵達上海虹橋站,韓枚剛出閘機,就看到母親舉著寫著“韓枚”的紙牌,穿著洗得發白的保姆服,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枚枚!這裡!”桂姨快步走過來,接過行李箱,又伸手摸了摸她的臉,“瘦沒瘦?在學校是不是沒好好吃飯?”
坐公交去陸奶奶家的路上,母親絮絮叨叨地說:“陸奶奶這幾天天天問你到沒到,昨天還去超市買了排骨;何靜姑娘也說,等你來了先帶你熟悉金工坊,不急著上手;對了,你爸說等你去義烏,帶你去國際商貿城看新到的手工材料……”韓枚靠在母親肩上,看著窗外掠過的高樓,心裡暖暖的——這就是她想來上海的原因,能把牽掛的人都見一遍。
陸奶奶家住在老洋房一樓,推開鐵門就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
“枚枚來啦!”陸奶奶拄著拐杖從屋裡出來,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手裡還拿著個紅包,“暑假快樂,一點心意,買點好吃的。”韓枚趕緊推辭,母親卻在一旁說:“拿著吧,陸奶奶一片心意。”
她隻好收下,心裡暗暗想著,等學了金工,給陸奶奶做個銀鐲子當謝禮。
晚飯時,陸奶奶夾了塊紅燒肉給她:“嘗嘗奶奶的手藝,比你媽做的怎麼樣?”
桂姨笑著說:“肯定是您做得好,我哪有這手藝。”韓枚咬著紅燒肉,軟糯香甜,比學校食堂的好吃多了。陸奶奶突然說:“何靜明天上午來接你去金工坊,她特意調了班,你可得好好學,這姑娘手藝好,人也踏實。”韓枚趕緊點頭:“我會的,謝謝奶奶,謝謝何靜姐。”
第二天早上八點,何靜準時出現在門口。她穿著淺藍色的工裝服,手裡拎著個工具箱,笑著說:“韓枚是吧?我是何靜,走,帶你去金工坊。”
路上,何靜跟她聊起金工:“剛開始學不用急,先練基礎的鋸切、打磨,等手感熟了再做簡單的飾品,比如戒指、吊墜。你學生物,手肯定巧,學這個快。”
“靜心金坊”藏在老街區的巷子裡,不大的店麵擺滿了手工銀飾,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工作台上,鉗子、錘子、銀片整齊地擺著。“這是我的工作台,以後你就用旁邊這個。”
何靜指著一張空著的桌子,“今天先教你認識工具,再練鋸直線,彆急著做成品,基礎最重要。”
韓枚拿起細小的鋸條,按何靜說的方法夾在鋸弓上,對著銀片上畫好的直線慢慢鋸。可剛鋸了沒幾下,鋸條就歪了,銀片上的線也斷了。
“沒事,剛開始都這樣。”何靜走過來,握著她的手調整姿勢,“手腕穩住,力度均勻,像你做實驗調顯微鏡那樣,慢慢來。”
韓枚跟著何靜的指引,重新拿起鋸弓。陽光照在何靜的手上,她的指尖有淡淡的繭子,是常年做手工留下的。
“我媽說,您是陸奶奶的侄女?”韓枚一邊鋸一邊問。“對,陸奶奶是我小姑媽,她跟我說你想賺生活費,還做公益,挺佩服你的。”何靜笑著說,“以後你要是做了飾品想賣,我幫你看看款式,也能幫你找些便宜的銀料。”
練了一上午鋸切,韓枚的手指有些發酸,但看著自己鋸出來的幾條直線,心裡滿是成就感。
中午何靜帶她去巷口的小麵館吃飯,聊起她的網店:“你賣宿舍用品挺好的,要是加手工飾品,就得突出‘獨一無二’,比如刻上名字、星座,買家肯定喜歡。”韓枚眼前一亮:“對啊!我之前怎麼沒想到,這樣既能差異化,還能提高利潤!”
下午回到金工坊,何靜教她打磨銀片:“用砂紙從粗到細磨,磨到銀片發亮,沒有劃痕為止。”韓枚拿著砂紙,一點點打磨上午鋸好的銀片,磨得手臂發酸,卻越磨越專注——這種親手把粗糙銀片變得光滑的過程,比在閒魚上架商品更有成就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傍晚回到陸奶奶家,母親正在做飯,看到她回來趕緊問:“學得怎麼樣?累不累?”韓枚舉起磨好的銀片:“媽,你看!我今天鋸了直線,還磨了銀片,何靜姐說我學得快!”桂姨笑著摸了摸銀片:“真亮,比你爸在義烏買的小鏡子還亮。”
吃飯時,韓枚跟母親、陸奶奶說:“等我學好了,給奶奶做個銀鐲子,給媽做個銀戒指,再做些小吊墜放網店賣,肯定能賺錢!”
陸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啊,奶奶等著戴你做的鐲子;你媽這幾年辛苦,也該有個像樣的首飾。”
晚上,韓枚給父親發視頻,展示她磨好的銀片:“爸,我在學金工,以後能自己做飾品賣了!等我去義烏,你帶我去看手工材料唄?”
韓棟正在出租屋裡吃泡麵,看到銀片眼睛一亮:“好啊!義烏有專門的手工材料市場,比你在貴州買便宜多了;你媽要是知道你給她做戒指,肯定高興。”
掛了視頻,韓枚坐在陽台的小床上,看著窗外的夜景。上海的夜晚比貴州亮,晚風帶著老洋房的木香。
她想起白天在金工坊的時光,何靜耐心的指導、鋸條劃過銀片的聲音、打磨後發亮的銀片;想起母親的笑容、陸奶奶的紅燒肉、父親期待的眼神。
這個假期,她不僅能見到想念的家人,還能學到一門新手藝,甚至能為網店找到新的方向——這比單純賺生活費更有意義。
她摸出手機,在筆記本上寫下:“上海假期計劃:1.每天上午學金工,下午幫媽做家務;2.周末去義烏看爸,逛手工材料市場;3.設計3款簡單銀飾,練手後上架網店。”
月光灑在筆記本上,韓枚笑著打了個哈欠。明天又能去金工坊學新東西,還能見到何靜姐,這樣的假期,真好。
她知道,這個暑假過後,她的網店不僅能賣宿舍用品、考研資料,還能有親手做的手工銀飾;她不僅能賺夠生活費,還能給家人帶來驚喜——這就是她來上海最想要的收獲。
喜歡萌寵特攻請大家收藏:()萌寵特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