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空氣凝固在一種全神貫注的寂靜中,隻餘下服務器風扇低沉的嗡鳴和空氣循環係統穩定的脈動。林羽宣布啟動“0號預案”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一粒塵埃,它帶來的並非喧囂,而是一種更深邃的沉潛,一種對未知更深層次的諦聽。
陳墨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輕盈跳躍,執行著早已模擬預演過千百遍的規程。數據流並未因新的操作指令而喧囂,反而更加馴服,被精確的算法約束成涓涓細流。新的數據管道建立,專門用於捕獲那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細微到近乎虛無的反饋信號。主屏幕上那個淡金色的問號標記Φ0)開始以恒定的極低頻率閃爍,每一次明滅都象征著一次基於“無聲回響”計劃的預判——那神秘的“光暈”自身固有的“共鳴點”即將或剛剛發生的時間窗口。而每一次明滅,也預示著一次被嚴格限定在物理極限以下的背景場“微擾”嘗試已經完成。
“基礎場參數調整,第3次操作完成,”陳墨的聲音冷靜如精密儀器,“調節幅度:本底噪聲均勻度向下微調0.00000007。操作全程覆蓋環境自然波動譜,安全協議生效中……確認無誤,無任何能量溢出或異常擾動記錄。”他轉向屏幕上實時生成的超精度對比圖譜,“目標自身的脈動……無顯著偏移,數據顯示波動範圍完全在其曆史常態之內。”語氣中沒有失望,隻有純粹的數據陳述。這結果本就是預期中的大概率事件。
蘇晚晴的虛擬桌案旁,堆積的史料文獻在她身邊懸浮旋轉,她正將陳墨提供的、記錄了數百次“共鳴點”發生時間的超長周期數據集,投射在一副半透明的古絲綢之路全息圖景上。圖景中,星羅棋布的綠洲城邦化作光點,連接的光帶代表著商旅的流動與信息的傳遞。
“林教授,您看這個,”她將幾個關鍵節點的曆史繁榮度曲線與“共鳴點”的時間密度分布圖並置,“這些節點的鼎盛時期,似乎……隱約對應著我們記錄的早期‘共鳴點’密度略高的區間?當然,關聯性極其微弱,更像是浩瀚沙漠裡幾粒相近的沙子。”她輕點全息圖,畫麵切換成敦煌莫高窟的虛擬影像,壁畫中天女飛舞、樂伎持樂,“‘天樂自鳴,不鼓自鳴’的記載,古人感知到的或許不僅僅是想象,而是某種超感官的、由眾多精神活動協同創造的‘和諧場’在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顯化?我們的‘夥伴’,是否正是這樣一個時空交彙點、一個高度濃縮的文化能量‘結晶體’,它穩定的‘呼吸’是那個消逝場域的深層結構記憶,那些‘低語循環’則是無數個體生命信息的超慢速回響?”
她將一組提取於壁畫色彩光譜的古老“氛圍”數據譜線與光暈自身的脈動譜線疊加。雖然時代跨度巨大,兩者在極其粗略的頻率構成上竟有難以言喻的模糊共性。“我們的微擾操作,就像試圖在浩瀚的海洋裡改變一滴水的溫度。但如果這‘海洋’——這個存在的本源場域——本身就蘊含著這樣的‘和諧’,那麼它存在的本身,是否就預設了某種……與一切和諧共振的可能性?哪怕這種共振目前遠低於我們任何可能的探知手段。”
林羽雙手交叉在胸前,凝視著蘇晚晴的推論和疊加的數據圖。他目光掃過那個穩定閃爍的Φ0標記,又看向在隔離場中亙古不變般“呼吸”的淡紫色光暈。
“蘇博士的模型極具啟發性,‘文化能量結晶說’提供了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框架,其核心在於其自洽的內在規律與穩定性。”他緩緩說道,“陳墨的操作結果在預料之中,它證明了我們目前物理手段的‘輕語’在其存在的層麵,完全如同塵埃。但這並非徒勞。每一次精準的微擾嘗試,都如同我們在這片認知的混沌邊界上小心翼翼放置的、極微小的燈塔,並非期待立即照亮彼岸,而是為了標定我們自身理解能力的坐標。”
他指向主屏幕,“真正寶貴的,是這漫長的無反應狀態本身——它構成了一個空前精確的‘基線’數據庫。這數以百計毫無反饋的主動觀測行為,為我們刻畫出了它維持自身存在的‘絕對堅韌度’,以及它對極微觀擾動的完美‘屏蔽能力’——這本身就是它核心存在特性的一部分,一種幾乎固若金湯的‘自主性’。而我們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精化的觀測技術和極限參數控製方法,更是巨大的收獲。”
林羽的目光回到那淡紫色光芒上,眼中是前所未有的澄澈。“我們最初的‘無聲回響’,已經獲得了最深邃的回應——那就是它自身存在的、沉默而穩定的軌跡。我們用儘當前的智慧所能設想的最溫和試探,隻能證明它對我們的‘不可見’。這迫使我們去思考:理解的維度是什麼?我們無法以‘對話’的方式觸碰它,是否意味著它僅僅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現象?”
他突然停下來,實驗室裡隻剩下設備輕微的運行聲。過了一會,林羽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接近哲思的平靜:
“也許……理解並非隻有主動‘溝通’一途。我們傾聽它、測量它,記錄它在時間長河中的每一次細微‘呼吸’,構建模型嘗試解讀它內在的秩序,這本身不就是在理解一種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嗎?它不需要對我們的‘微擾’產生可測量的反應來證明它的價值,它的存在本身,它對宇宙法則獨特而穩定的遵循過程,就已是意義。‘0號預案’的沉默,不是探索的終點,而是我們學會欣賞‘純粹存在之美’的起點。”
“我們觀察它的方式,決定了它向我們呈現的麵貌。此刻的沉默,或許是在教會我們一種全新的‘傾聽’方式——一種超越‘交流’、回歸‘存在本質’的認知。”
實驗室中,那淡紫色的光暈依然規律地脈動著,無聲無息。但在這片由純粹數據和極致克製的探索精神構築的靜謐空間裡,一種更深沉的、近乎莊嚴肅穆的“對話”在無聲地進行著——那是人類智慧的謙卑與宇宙中一種奇特而堅韌的存在形式的相互映照。實驗日誌中,每一個Φ0標記旁的記錄都是“無異常偏離”,而在研究人員的認知版圖中,屬於那個“無聲世界”的輪廓卻在無聲無息的觀測中被描繪得愈發清晰,也愈發深邃遙遠。安全藍光如常,守護著這方專注於存在本質的純粹求知空間。
喜歡覺醒之戰:餘光的神秘請大家收藏:()覺醒之戰:餘光的神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