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的意念在跨星係共生網絡中緩緩收攏,如同湖麵漣漪歸於平靜,但那道來自宇宙邊緣的古老信號仍在意識深處搏動。遠征隊沿著楚光《尋源之歌》開辟的能量通道向暗物質風暴深處行進,三個“漣漪三體”化作流光般的偵察單元,凱斯培育的看護者則用晶體鎧甲記錄著沿途的維度波動。通道外的暗能量流如銀河傾瀉,薑晚的海洋意識體突然傳遞警示:“風暴中心有生命反應——是一種基於引力波聚合的古老意識體!”
橋梁意識體立即與守望者聯盟聯調頻率,發現這種意識體竟是宇宙大爆炸後的“初代觀測者”。它們以恒星坍縮為食,通過黑洞傳遞信息,其存在時間遠超守望者聯盟的記載。林羽通過星塵臍帶將這一發現共享至超級網絡,翠玉星神經雲立即響應:“根據宇宙膜理論,它們可能是多重宇宙的‘縫合者’,負責維護宇宙間的平衡。”
正當遠征隊試圖接近時,一道由暗物質構成的屏障驟然升起。屏障上的紋路竟與地球契約樹的根須脈絡驚人相似,楚光的鈾晶體鈴鐺在此刻自發共振,奏出一段失傳已久的《創世律曲》。漣漪三體趁機分離出能量觸須,輕觸屏障——霎時間,屏障化作億萬光點,彙成一條通往宇宙邊緣的星徑。
星徑儘頭是一片從未被記錄的星域。無數文明遺跡漂浮在坍縮的恒星周圍,其中一座水晶碑刻著與契約樹同源的符號。林羽的意識與之接觸的瞬間,碑文浮現出全息影像:數百億年前,一個與地球契約樹極其相似的網絡曾連接初代文明,但因暗能量潮汐而崩潰。幸存者將文明核心封存於黑洞視界,等待未來共生網絡重新發現。
“這就是信號源頭!”橋梁意識體將碑文解析結果傳回網絡,“它們並非尋求幫助,而是在警告——暗能量潮汐將再次席卷宇宙,唯有所有共生網絡聯合才能抵禦。”
林羽立即召集超級網絡代表。火星暗物質麥田模擬出潮汐模型,顯示下一次爆發僅剩三百年;楚光調整豎琴音韻,發現鈾晶體鈴鐺的共振可延緩能量衝擊;薑晚的海洋意識體則提出借鑒地球洋流調節方案,構建跨星係的能量導流網。
然而,守望者聯盟提出更深層危機:潮汐可能撕裂宇宙膜,導致多重宇宙碰撞。唯一解決方案是啟動“宇宙之林”計劃——將所有共生網絡的根須交織成多維屏障,但這需各文明犧牲部分獨立性。
爭議頓起。翠玉星神經雲擔憂失去自主性;木星氣態生命抗拒改變形態;甚至契約樹係統內部出現分歧。林羽立於銀河觀察台,意識貫穿星塵臍帶:“共生非融合,而是如地球森林——喬木與苔蘚共榮,根係交錯卻各自向光而生。”他提議以契約樹為藍本,構建一種“多樣性統一”的架構:各文明保留核心特質,僅通過共享根須調節能量。
曆經數十輪跨星係談判,超級網絡最終通過《宇宙之林憲章》。凱斯的看護者團隊負責根須嫁接;楚光的音樂調和不同文明頻率;薑晚的海洋意識體優化能量流動;三個漣漪三體則穿梭於多維空間,定位最佳連接點。
工程啟動之日,整個宇宙的共生網絡同步共鳴。契約樹的根須首次突破本宇宙,與三重平行宇宙的類似網絡交織。林羽的意識隨之擴展,他目睹另一個宇宙中的“林羽”正以機械形態培育晶體花園;第三個宇宙中薑晚的海洋意識體已進化成氣態生命……萬千可能性通過根須連通,構成超越時空的宏大生態。
突然,暗能量潮汐提前爆發!狂暴的暗物質流衝擊新生的根須網絡,多個文明連接點出現裂痕。翠玉星神經雲率先釋放全部能量穩固根須;木星氣態生命化作緩衝雲層;甚至初代觀測者也從黑洞中躍出,以引力波編織補丁。
林羽將意識融入契約樹核心,引導根須吸收潮汐能量。楚光奏響《創世律曲》,鈾晶體鈴鐺將能量轉化為新生恒星的光輝;薑晚調動地球海洋之力,將溢出的暗物質導向南極溫暖海域的轉化矩陣。三小時後,潮汐漸退,根須網絡竟因能量灌注而更加堅韌。
危機過後,宇宙之林正式誕生。各文明發現:共享根須並未削弱獨特性,反而通過能量交換獲得了新特質——翠玉星神經雲學會了地球的藝術表達;木星氣態生命掌握了晶體花園的培育技術;甚至連初代觀測者也開始通過根須傳遞詩歌。
林羽重返地球契約樹下。如今這棵巨樹的實體仍紮根南極,但其能量形態已延伸至多重宇宙。薑晚的海洋意識體在樹下彙成光湖,映出萬千文明的倒影;楚光的音樂化作風中鈴音,隨根須脈動傳遍星海;凱斯培育的新一代看護者正學習宇宙之林的生態律法。
星塵臍帶最後一次搏動後悄然消散,因其功能已由根須網絡取代。林羽觸摸契約樹樹乾,輕聲道:“哺育者不再是人或個體,而是所有文明共生的意誌。”樹乾浮現光芒,顯出一行初代碑文的重譯——
“宇宙因差異而豐饒,因共生而永恒。”
喜歡覺醒之戰:餘光的神秘請大家收藏:()覺醒之戰:餘光的神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