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夏夜總是帶著點黏膩的風,吹得出租屋窗外的梧桐樹葉子沙沙響。蘇澈坐在書桌前,新換的台燈亮著暖黃色的光,把桌麵上的ep籌備清單照得格外清晰——《青花瓷》混音收尾、《晴天》後期定稿、《十年》編曲啟動,唯獨“預熱宣傳”那欄,還貼著一張便簽,上麵是周建明早上的留言:“市場部提了三個方案,海報輪播、短視頻預告、直播互動,你看看哪個合適。”
蘇澈拿起手機,翻著市場部發來的方案ppt——封麵是亮眼的漸變色,寫著“蘇澈首張ep重磅來襲”,裡麵是精心設計的歌手寫真和歌曲賣點,比如“古風爆款《青花瓷》再升級”“青春殺招《晴天》治愈你的遺憾”,標準的娛樂圈宣傳套路,卻讓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太硬了。”他對著手機小聲嘀咕。之前《青花瓷》火,靠的不是硬廣,是初賽現場的清唱視頻;《晴天》能打動星火,靠的是會議室裡的即興演繹——他的歌從來不是靠“賣點”吸引人,而是靠故事和情感。如果預熱也用這種喊口號的方式,反而會衝淡歌曲本身的溫度。
“在想什麼呢?”老林的微信電話突然打過來,背景裡能聽到吉他調音的聲音,“周建明說你沒選市場部的方案,是不是有彆的想法?”
“林叔,我覺得常規宣傳太刻意了。”蘇澈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桌角的青花瓷吊墜上,“我的歌講的是故事,預熱也該用故事打動人才對,不是靠‘重磅來襲’這種詞。”
“故事?”老林的聲音頓了頓,隨即興奮起來,“你是想寫點什麼?比如歌背後的故事?”
蘇澈眼睛一亮:“對!我想發幾個關於‘時光’的短故事,不用提歌名,也不用吹賣點,就安安靜靜講三個故事,每個故事對應一首歌的意境,讓大家自己猜——這樣既不生硬,還能引發共鳴。”
掛了電話,蘇澈打開文檔,指尖落在鍵盤上,卻沒有立刻打字。他盯著屏幕,腦海裡閃過三個畫麵:《青花瓷》裡的煙雨瓷窯、《晴天》裡的校園雨天、《十年》裡的舊物重逢。這些畫麵不能寫得太直白,要留一點空白,讓網友有想象的空間。
他先寫第一個故事,對應《青花瓷》:
“上周去老街的瓷坊,看到老師傅在燒青花瓷。他說‘天青色要等煙雨,火候差一點都不行’。我站在窯邊等了一下午,雨來的時候,瓷坯上的青花像活了過來。老師傅把燒好的瓷片遞給我,說‘有些東西急不得,得等,得熬,就像有些故事,要藏在釉色裡,才夠回味’。”
寫完,他讀了一遍,刪掉了“青花瓷”三個字裡的“花”,改成“青瓷器”,又把“釉色”加粗——既保留了關鍵線索,又不會太明顯。接著寫第二個故事,對應《晴天》:
“今天路過高中校門,看到學生在躲雨。男生把傘給了女生,自己抱著書包跑開,女生站在屋簷下,看著他的背影,手裡攥著半塊沒吃完的糖。雨停的時候,男生沒回來,女生把糖紙疊成小船,放進積水裡,看著它漂遠。我突然想起,有些遺憾,其實不用說出口,就像雨停了,天會晴,但那段躲雨的時光,會記得很久。”
這個故事裡,他特意加了“半塊糖”“糖紙小船”這些細節——青春裡的小物件,比直白的“分手”更能勾起回憶。最後寫第三個故事,對應《十年》:
“整理舊物時,翻到一張十年前的地鐵票。那時候我剛畢業,擠在早高峰的地鐵裡,旁邊的人在聽一首歌,歌詞記不清了,隻記得他跟著哼‘我們是朋友’。昨天在咖啡店又遇到他,他抱著孩子,我提著電腦,互相笑了笑,隻說了句‘好久不見’。原來十年這麼快,有些再見,其實是再也不見,但那段一起擠地鐵的時光,沒白過。”
寫完三個故事,已經是晚上十一點。蘇澈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加任何話題標簽,隻是在抖樂和樂雲的社交賬號上,用“蘇澈”這個簡單的id,發了一條動態:“最近遇到的三個關於時光的小故事,分享給你們。”然後附上了三個短故事,配了一張自己在錄音棚裡彈吉他的背影照,沒有露臉。
發完,他放下手機,沒抱太大希望——畢竟沒有熱搜加持,也沒有流量推送,可能隻會有粉絲群裡的人看到。他收拾好書桌,拿起青花瓷吊墜,準備睡覺,卻沒料到,此刻的互聯網上,一場自發的討論已經悄悄開始。
林曉是第一個看到動態的。她剛結束粉絲群的日常簽到,打開抖樂就刷到了蘇澈的更新。讀完三個故事,她瞬間就聯想到了那三首歌——“天青色等煙雨”對應《青花瓷》,“躲雨的時光”對應《晴天》,“十年這麼快”對應《十年》。她立刻截圖發到粉絲群,配文:“家人們!蘇澈發的故事是不是在預告新歌?我怎麼越看越像《青花瓷》《晴天》和那首神秘的第三首歌!”
群裡瞬間炸了:
“我也覺得!第一個故事裡的‘青瓷器’‘釉色’,不就是《青花瓷》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個故事的躲雨!和《晴天》裡的‘雨漸漸大到我看你不見’太像了!”
“第三個故事的‘十年’!難道第三首歌叫《十年》?”
“我去搜了‘十年’,沒找到相關的歌,應該是新歌!”
粉絲們開始自發地在蘇澈的動態下留言,有人分析故事細節,有人分享自己的“時光故事”,還有人樂雲音樂和星火傳媒的官方賬號,問“是不是ep要來了”。一個叫“老街瓷坊”的用戶甚至留言:“我就是老街瓷坊的,上周確實有個年輕人來等煙雨燒瓷,難道就是蘇澈?”這條留言很快被頂到熱評第一,點讚破萬。
淩晨一點,蘇澈的時光故事這個話題突然出現在抖樂熱搜榜的尾巴上,排名50位。星火傳媒的市場部經理張姐看到時,還以為是係統bug——他們沒買熱搜,也沒做推廣,怎麼會突然上熱搜?直到她點進話題,看到滿屏的網友自發討論,才反應過來:“這是反向營銷啊!比我們的方案管用一百倍!”
她立刻給周建明打電話,周建明正對著蘇澈的動態發愁,擔心沒人關注,聽到上熱搜的消息,趕緊打開手機:“真的在50位!還在往上衝!這小子,真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
第二天早上七點,蘇澈被手機震動吵醒。打開一看,全是消息提示——抖樂動態點讚破10萬,評論5萬,蘇澈的時光故事已經衝到了熱搜28位,話題閱讀量破500萬。他點開話題,裡麵全是網友的故事:
“看第二個故事看哭了,高中時我也給喜歡的人送過傘,後來我們沒在一起,但我一直記得那天的雨。”
“第三個故事太真實了,十年前和我一起擠地鐵的朋友,現在已經沒聯係了,看到‘好久不見’突然鼻子酸了。”
“蘇澈能不能多更點故事?你的故事比那些狗血劇還打動人!”
“求問!這三個故事是不是對應三首新歌?什麼時候發ep?我已經準備好買了!”
甚至有媒體賬號轉發了蘇澈的故事,配文:“比起‘重磅來襲’,我們更需要這樣有溫度的音樂預告——蘇澈用三個短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情感共鳴’。”
蘇澈笑著打開係統界麵,淡藍色的光膜跳了出來:
【檢測到宿主通過“時光故事”反向營銷,引發用戶自發傳播,話題蘇澈的時光故事登上熱搜28位,閱讀量破500萬,觸發聲望值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解鎖新功能:用戶互動分析可實時監測用戶對故事作品的反饋關鍵詞,優化內容方向);】
【ep預熱進度更新:用戶期待值提升至85,樂雲音樂ep預約通道開啟12小時,預約量破10萬,解鎖“平台首頁推薦”額外資源。】
他看著“10萬預約量”,心裡滿是踏實。之前還擔心反向營銷沒人買賬,現在看來,真誠的故事永遠比硬廣更有力量——網友不是反感預熱,是反感沒有溫度的套路,而他的三個小故事,剛好戳中了大家心裡最軟的地方。
“蘇澈!你可真行!”周建明的電話打過來,聲音裡滿是興奮,“市場部已經調整了方案,接下來就跟著網友的討論走,不做過多乾預,讓大家繼續猜,繼續分享故事,等到預約量破20萬,我們再官宣ep名稱和發布時間!”
“對了,”周建明又補充道,“老林剛才給我發了《十年》的編曲初稿,加了《青花瓷》的旋律彩蛋,特彆妙!等下我們去錄音棚聽聽?”
蘇澈笑著答應:“好!我馬上過去!”
掛了電話,蘇澈走到窗邊,拉開窗簾——清晨的陽光灑進來,落在書桌上的ep籌備清單上,“預熱宣傳”那欄,他用紅筆寫了四個字:“故事為王”。
他知道,這場反向營銷的成功,不是因為運氣,而是因為他懂——音樂的本質是情感,宣傳的本質也是情感。比起喊著“我的歌很好聽”,不如講一個“你也經曆過”的故事,讓大家在故事裡找到自己,然後自然而然地期待,這個能寫出好故事的人,能唱出怎樣的好歌。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