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的會議桌上,散落著一疊厚厚的招商拒絕函,最上麵兩封來自“星光乳業”和“潮牌服飾”——前者的回複寫著“曆史題材受眾偏男性,與我司女性消費者畫像不符,暫不考慮合作”;後者更直接,“需確認有流量明星參演才會投入,純新人+曆史劇風險過高”。李薇捏著這些函件,眉頭皺得能夾碎紙,語氣裡滿是無奈:“已經聯係了12家品牌,8家直接拒絕,3家說要等‘是否加流量演員’的最終決定,隻有1家願意考慮,但隻給5萬讚助,連道具費都不夠。”
蘇澈拿起“潮牌服飾”的拒絕函,指尖劃過“流量明星”四個字,心裡五味雜陳。他想起之前拒絕光影影視加戀愛線時的堅定,也明白品牌方的顧慮——在藍星文娛圈,“曆史題材=沒流量=沒商業價值”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連陳舟都忍不住歎氣:“我當年拍《大明風骨》,也是招商難,最後靠政府文化補貼才拍完,沒想到這麼多年,行業還是隻認流量。”
老林坐在旁邊,手裡的粗陶碗重重放在桌上:“難道好內容就比不上流量明星?我們的短劇有考據、有情感,還有蘇老師的小說和音樂聯動,怎麼就沒人識貨?”
就在這時,工作室的實習生小周突然拿著手機跑進來,聲音裡帶著幾分激動:“蘇老師!粉絲群裡炸了!大家知道招商遇冷,都在說要‘幫工作室一把’!”
蘇澈接過手機,點開粉絲群——置頂消息是林曉發的:“之前蘇老師幫我發歌,幫很多新人圓夢,現在他做《三國》短劇,想傳揚文化,我們不能讓他因為錢難住!我提議‘眾籌招商’,每人捐100元,不多不少,既能湊錢,也能讓更多人參與,讓品牌方看看我們的誠意!”
下麵的留言像潮水一樣湧來:“算我一個!100元不多,能幫到蘇老師就行!”“之前蘇老師把華星的賠償款捐給基金,現在該我們支持他了!”“我剛畢業沒多少錢,100元是我的心意,希望短劇能順利拍!”還有粉絲調侃:“捐了錢,能不能在劇末加個‘感謝全體澈心粉絲’?也算我們參與過曆史劇製作了!”
林曉很快在群裡發了眾籌鏈接,特意備注“每人限捐100元,拒絕多捐,讓更多夥伴有機會參與”。蘇澈看著鏈接的實時數據——上線5分鐘,捐款人數破100;20分鐘破500;1小時後,人數已經衝到1500,金額達15萬。
“他們……他們怎麼這麼熱情?”李薇看著數據,眼眶突然紅了。她做了多年藝人運營,見過粉絲為流量明星氪金打榜,卻第一次見粉絲為“曆史短劇”自發眾籌,不為偶像的顏值,隻為支持一份文化堅持。
蘇澈的手機響了,是林曉打來的,她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蘇老師,您彆擔心錢的事,我們一定能湊夠!剛才有個粉絲姐姐說,她是做會計的,願意免費幫我們記賬,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短劇中;還有個粉絲是做道具的,說能免費提供東漢鎧甲的複刻圖紙……”
掛了電話,蘇澈走到窗邊,看著老街瓷坊門口聚集的粉絲——有幾個年輕人舉著“眾籌招商,支持三國”的牌子,正在給路過的人講解短劇的文化意義;瓷坊老師傅也搬了個小桌子,幫著登記捐款信息,臉上滿是驕傲。他想起自己剛穿越時,在漏雨出租屋裡抱著舊吉他寫《青花瓷》,那時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多人因為他的堅持而彙聚在一起。
當天晚上,眾籌金額突破30萬,捐款人數剛好3000人。林曉把詳細的捐款名單和記賬表發給蘇澈,每一筆100元的捐款後麵,都附著粉絲的留言:“願三國文化被更多人看見”“支持蘇老師做有溫度的內容”“新人演員加油,我們會追劇的”。蘇澈把名單打印出來,貼在工作室的牆上,像一麵溫暖的旗幟。
第二天一早,奇跡發生了——之前拒絕合作的“星光乳業”突然打來電話,項目負責人語氣裡滿是歉意:“蘇老師,我們看到了粉絲的眾籌,很受觸動。之前我們隻考慮受眾畫像,忽略了曆史題材的文化價值和粉絲的粘性,現在我們願意提供20萬讚助,還能在產品包裝上印‘《三國:桃園篇》指定乳品’的字樣,支持傳統文化傳播。”
緊接著,“潮牌服飾”也發來消息,一改之前的態度:“我們願意提供15萬服裝讚助,還會設計‘三國文化’主題的t恤,proceeds的10捐給青年原創扶持基金——之前我們隻看重流量,現在明白,有粉絲真心支持的內容,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短短一天內,之前拒絕或猶豫的品牌紛紛跟進,最終招商總額達85萬,加上粉絲眾籌的30萬和工作室的200萬預算,短劇的資金不僅完全夠用,還能多拿出20萬用於後期考據優化。李薇拿著新的招商清單,激動得手都在抖:“粉絲的熱情,真的改變了品牌方的想法!他們終於明白,不是隻有流量才值錢,文化和真誠更值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舟看著這一切,忍不住感慨:“我拍了一輩子曆史劇,第一次見這樣的場麵——不是資本推動,是粉絲用真心撐起了一部好內容。這比任何流量數據都讓我感動。”
就在這時,蘇澈的腦海裡響起係統提示音,淡藍色的光膜緩緩展開:
【檢測到宿主因“曆史短劇招商遇冷”觸發粉絲“眾籌招商”,3000粉絲湊齊30萬,帶動品牌方跟進,達成“粉絲賦能內容”現象,觸發“真誠價值”聲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解鎖新功能:粉絲共創運營高級)——可將粉絲力量轉化為內容創作與傳播的助力,功能包括:
1.眾籌優化:自動篩選粉絲中的專業人才如會計、道具師、設計師),組建“粉絲誌願團”,輔助項目執行如記賬、設計周邊、傳播推廣);
2.內容共創:發起“三國細節征集”活動,邀請粉絲提供曆史考據建議如東漢民間習俗、兵器細節),優質建議可納入劇情,署名感謝;
3.傳播裂變:生成“粉絲專屬傳播素材”如短劇片段+粉絲眾籌故事),鼓勵粉絲自發分享,提升內容觸達率如粉絲轉發量每增加1萬,解鎖1個“幕後花絮”視頻);】
【觸發支線任務:“粉絲共創落地”,任務要求:1個月內完成“三國細節征集”活動,組建100人“粉絲誌願團”,輔助《三國:桃園篇》後期製作與傳播,任務獎勵:聲望值點,澈心工作室獲“粉絲經濟創新案例”行業認證。】
蘇澈看著光膜上的“粉絲共創運營”功能,心裡滿是溫暖。他知道,這場“眾籌招商”的勝利,不是偶然——是他一直以來對文化的堅守、對新人的扶持,換來了粉絲的真心相待;是粉絲用行動告訴整個行業,好內容不會被埋沒,真誠永遠是最有力的“流量”。
當天下午,蘇澈在社交平台發布長文,曬出粉絲眾籌名單和品牌招商成果,結尾寫道:“3000個100元,不是數字,是3000份相信——相信曆史值得被好好講述,相信真誠值得被用心對待。謝謝每一位粉絲,謝謝每一個願意看見文化價值的品牌,我們會用最好的短劇,回報這份信任。”
長文發布後,蘇澈粉絲眾籌支持三國短劇品牌方跟進支持曆史題材兩個話題衝上抖樂熱搜前10位,藍星日報再次點讚:“粉絲的眾籌,不僅是為一部短劇買單,更是為‘好內容不被流量綁架’的理想投票;品牌方的跟進,標誌著行業對‘文化價值’的重新認知——這是文娛行業的一小步,卻是原創者的一大步。”
澈心工作室裡,蘇澈和團隊正在規劃“粉絲共創”活動——邀請粉絲中的曆史愛好者參與劇本細節審核,讓做設計的粉絲幫忙設計短劇海報,甚至計劃在劇末加一個“特彆鳴謝”環節,滾動播放3000位眾籌粉絲的id。老林笑著說:“以前拍劇是團隊自己忙,現在有這麼多粉絲幫忙,感覺像一家人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而此刻,那些曾經拒絕合作的品牌方,也在內部開會調整策略——“星光乳業”決定增加“文化題材”的讚助預算,“潮牌服飾”計劃推出更多“非遺文化”主題產品。他們終於明白,在這個流量容易褪色的時代,隻有和粉絲真正認同的文化價值綁定,才能走得更遠。
ps:麻煩點個催更謝謝!!!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