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的晨光裡,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焦慮——長桌上攤著幾份零散的資金意向書,最大的一筆來自一家醫療設備公司,願意投300萬,卻要求在電影裡植入產品廣告;還有兩家民營企業,合計能湊500萬,卻擔心“題材太敏感,影響品牌形象”。林默正對著預算表皺眉,筆尖劃掉“外景拍攝地”,改成“室內搭景+實景合成”,張嵐則在電話裡反複和公益基金會溝通,語氣裡滿是懇求:“哪怕再追加100萬,我們就能把患者采訪的戲份拍得更紮實……”
蘇澈坐在角落,指尖摩挲著係統界麵——自從上一章觸發“社會資本對接”權限後,團隊忙了近兩周,攏共才湊到800萬,離《生命的價簽》預估的1.2億拍攝成本,還差一大截。他想起昨天老周發來的微信,說自己的病情又加重了,卻還在問“電影什麼時候拍,我想再等等,看一眼銀幕上的自己”,心裡像壓了塊石頭。
就在這時,淡藍色的光膜突然在眼前亮起,比以往更柔和,金色的“人脈線索”字樣緩緩浮現——這是上一章完成“不被資本定義的現實創作”臨時任務後,係統承諾的獎勵,卻遲遲沒解鎖,此刻終於來了:
【檢測到宿主麵臨現實題材資金缺口,符合“人脈線索”觸發條件,解鎖核心人脈:周明啟航影視創始人)】
【人脈背景:
1.曾執導現實題材電影《歸鄉》,聚焦農民工討薪困境,獲藍星華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卻因拒絕資本加塞流量明星、堅持保留“討薪失敗”的悲劇結局,被主流資本邊緣化,啟航影視近三年僅能接小成本紀錄片;
2.個人經曆:周明的妹妹曾因高價抗癌藥放棄治療,與《生命的價簽》核心痛點高度契合,對“藥品可及性”議題有強烈共鳴;
3.資源能力:手握5000萬私人投資款來自早年《歸鄉》的版權收益),無資本掣肘,可全權決定投資方向,且擁有成熟的現實題材拍攝團隊資源。】
【線索附加提示:周明近期在江城影視基地籌備紀錄片《醫者仁心》,辦公室保留著《歸鄉》的原始膠片,可從“現實題材創作初心”切入溝通。】
蘇澈的心臟猛地一跳,指尖飛快劃過光膜上的信息——“妹妹因高價抗癌藥放棄治療”“拒絕資本加塞流量”“5000萬私人投資款”,每一個關鍵詞都像一道光,刺破了眼前的困境。他立刻抓起桌上的《生命的價簽》劇本,還有那疊簽滿患者名字的調研筆記,對林默和張嵐說:“走,去江城影視基地,找啟航影視的周明!”
啟航影視的辦公室藏在影視基地最角落的舊樓裡,門口沒有華麗的招牌,隻有一塊褪色的木牌,刻著“啟航影視”四個字,旁邊貼滿了《歸鄉》的片場照片——有農民工演員的素顏特寫,有周明在工地取景的背影,還有電影上映時,觀眾哭紅眼睛的合影。
“請問周明導演在嗎?”蘇澈推開虛掩的門,一股舊膠片的味道撲麵而來。辦公室不大,牆上掛滿了現實題材的獲獎證書,卻蒙著一層薄塵;桌上攤著《醫者仁心》的拍攝計劃,旁邊放著一個相框,裡麵是個笑容燦爛的女孩,下麵寫著“妹妹周曉,19902018”。
一個穿著灰色夾克的中年男人從裡間走出來,頭發有些花白,眼鏡片後的眼睛帶著紅血絲,正是周明。他看到蘇澈手裡的劇本,愣了一下:“你是……蘇澈?《三國》的總策劃?”
“是我,周導。”蘇澈遞過劇本,雙手捧著那疊調研筆記,“我今天來,是想和您聊聊《生命的價簽》,一部關於高價抗癌藥的現實題材電影。”
周明的目光落在“生命的價簽”四個字上,眼神突然變了,他接過劇本,卻沒立刻翻開,而是指著桌上的相框:“我妹妹,2018年走的,急性白血病,進口靶向藥一個月三萬二,我們家賣了房,也隻夠她撐半年。”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化不開的痛,“後來她跟我說,‘哥,彆治了,留著錢給爸媽養老’,我到現在都記得,她最後一次化療時,還在看現實題材的電影,說‘要是有人能把我們的故事拍出來就好了’。”
蘇澈的眼眶一熱,把老周的調研筆記遞過去:“周導,這是我們采訪的127位抗癌患者,裡麵有個叫老周的大爺,肺癌晚期,現在靠國產仿製藥維持,他說‘想看著孫子上小學’,還說要是電影拍出來,就算走了,也能在銀幕上‘活’一次。”
周明接過筆記,指尖輕輕拂過老周的照片——照片裡的老周穿著病號服,懷裡抱著孫子,笑得露出豁牙。他翻開劇本,從第一頁“程勇在保健品店發愁房租”,到“呂受益躺在病床上說‘我想活著’”,再到“劉思慧為了女兒在酒吧跳舞”,每一個情節都像在戳他的心。看到“程勇幫國產藥企推進仿製藥臨床試驗,卻被藥監局調查”時,周明的手指開始發抖,眼淚滴在劇本上,暈開了“活下去”三個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拍!這戲我拍!”周明猛地合上劇本,聲音帶著哭腔,卻格外堅定,“5000萬,我全投!不賺錢也認!”
蘇澈愣住了,連旁邊的林默都沒反應過來。周明站起身,走到牆邊,取下《歸鄉》的獲獎證書,用袖口擦了擦灰塵:“當年拍《歸鄉》,資本讓我加愛情線,讓農民工最後‘成功討薪,娶到白領’,我沒同意,結果電影隻排了5的場次,票房連成本都沒收回。但直到現在,還有農民工給我發消息,說‘看了你的電影,知道有人懂我們’——這就是現實題材的意義,不是票房,是讓被忽略的人被看見。”
他走到蘇澈麵前,握著他的手:“你這劇本,沒加狗血愛情,沒把藥企寫成反派,沒把主角塑造成完美英雄,隻寫了‘人想活著’的本能,這就對了!真實的困境,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我這5000萬,不乾涉任何創作,演員你定,劇本你改,我隻要求一個——把患者的真實感拍出來,彆讓我妹妹那樣的故事,再被埋沒。”
張嵐激動得掏出手機,想立刻給團隊報喜,卻被周明攔住:“等等,我還有個條件。”他轉身從裡間拿出一疊資料,“這是我籌備《醫者仁心》時,采訪的30位腫瘤科醫生和藥企研發人員,裡麵有‘仿製藥與原研藥的療效差異’‘藥品審批流程’的一手資料,給你們當劇本素材;另外,我認識不少現實題材的老演員,他們不圖錢,就想拍點有意義的戲,我幫你們聯係。”
蘇澈接過資料,指尖觸到紙張上的筆記,全是周明手寫的標注,比如“某藥企研發一款抗癌藥,投入20億,周期10年,定價高有苦衷”“醫生給貧困患者推薦仿製藥,會被醫院警告”,這些細節,正好能填補劇本裡“藥企視角”的空白。
“周導,謝謝您……”蘇澈的聲音有些哽咽,他想起之前對接的10家資本,想起鼎盛趙凱的嘲諷,再看看眼前的周明,突然明白,所謂“伯樂”,不是看你能賺多少錢,而是懂你想拍什麼,懂你為什麼拍。
當天下午,蘇澈帶著周明的投資意向書回到工作室,團隊瞬間沸騰了。瓷坊老師傅聽到消息,扛著一窯剛燒好的“生命主題”瓷偶趕來,每個瓷偶的底座都刻著“周明”的名字:“這是給周導的謝禮,他是懂戲的人,也是懂人心的人!”老周從醫院發來視頻,戴著氧氣麵罩,卻笑得很開心:“蘇老師,我能等到電影上映嗎?我想帶著孫子,在銀幕上看‘自己’。”
就在這時,淡藍色的係統光膜再次亮起,金色的獎勵信息格外耀眼:
【檢測到宿主成功對接核心人脈周明,獲得5000萬無乾預投資,填補《生命的價簽》資金缺口,達成“現實題材突破”關鍵裡程碑,觸發“伯樂相助”聲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跨界破圈,影視崛起”第二階段任務進度更新:
《生命的價簽》資金到位率達485000萬投資+800萬社會資本+300萬文旅補貼),解鎖“醫療深度資源”權限可調用國家級腫瘤醫院的臨床案例庫,為劇本提供權威醫療細節支撐);
周明提供的現實題材演員資源含3位金雞獎最佳配角)已對接,主演人選確定顧琛飾演程勇,老戲骨趙娟飾演劉思慧);
任務“打造首部現象級現實電影”進度提升至40完成資金核心缺口填補與主創團隊搭建)。】
蘇澈關掉光膜,看著工作室裡的熱鬨景象——林默和周明的編劇團隊視頻溝通劇本細節,張嵐在整理醫療資料,李薇在聯係醫院確認調研時間,瓷坊老師傅在給瓷偶打包,準備送給周明。窗外的陽光灑進來,落在《生命的價簽》劇本上,封麵的“活下去”三個字,在光線下格外醒目。
他走到露台,給周明發了條微信:“周導,謝謝您的信任,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不會讓老周、讓您妹妹這樣的故事,被埋沒。”
很快,周明回複了一張照片——他拿著《生命的價簽》劇本,站在妹妹的相框前,配文:“曉曉,有人要拍我們的故事了,你看,有人懂我們。”
蘇澈看著照片,心裡滿是踏實。他知道,《生命的價簽》的籌備之路還有很長,要平衡醫療細節與戲劇衝突,要應對敏感議題的審查,要讓觀眾在感動中思考。但有周明這樣的伯樂,有團隊的堅持,有患者的期待,這部電影,一定能像一束光,照亮那些在困境裡掙紮的生命,也照亮藍星現實題材影視的未來。
工作室的燈光漸漸亮起,劇本翻頁的聲音、電話溝通的聲音、瓷偶碰撞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像一首關於“希望與共鳴”的序曲。而這首序曲的開端,是係統的人脈線索,是周明的5000萬,更是一群人對“真實”的堅守,對“生命”的敬畏。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