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民共情!票房連漲_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2章 全民共情!票房連漲(1 / 1)

北京某影院的午夜場,散場燈光亮起時,影廳裡一片寂靜,隻有此起彼伏的抽泣聲還未平息。後排的李女士攥著濕透的紙巾,麵前的座位扶手上還放著一張泛黃的藥費單——那是她父親生前最後一張抗癌藥繳費單,金額欄裡的“元”格外刺眼。“我爸就是吃不起高價藥走的,”她聲音哽咽,對著身邊同樣紅著眼的陌生人說,“要是當時有這樣的電影,有更多人關注,或許他還能多陪我幾年。”

這樣的場景,正在全國無數影院上演。上海的一家影院,每場放映結束後,工作人員都要補充三次紙巾盒,影廳門口的留言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觀眾的心聲:“謝謝蘇澈拍了這部戲,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麵對”“我媽現在還在吃仿製藥,希望電影能推動藥價再降一點”“作為腫瘤科醫生,我見過太多這樣的患者,這部電影太真實了”;成都的影院甚至自發設置了“生命留言牆”,觀眾可以寫下對患者的祝福,不少人還留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願意為需要幫助的患者提供資源對接。

醫生群體的自發安利,更讓電影的影響力突破了普通觀眾圈層。北京協和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教授,在科室晨會上特意推薦《生命的價簽》:“這部電影沒有刻意醜化藥企,也沒有神化患者,它真實呈現了‘患者要活下去、醫生要治病、藥企要研發’的三方困境,值得我們所有人看。”他還組織科室醫生集體觀影,映後和劇組連線討論“如何幫助患者獲取平價藥”,不少醫生在社交平台分享觀影感受:“以前總覺得我們能做的隻有治病,現在才知道,讓更多人關注患者的難處,也是我們的責任。”

患者社群的聯動,則讓“共情”變成了“行動”。老周所在的肺癌病友群,組織了20場包場觀影,每場都有患者帶著自己的“藥盒日記”——裡麵記錄著每天的用藥反應、藥價變化,有人還把日記送給劇組,希望能為後續的現實題材創作提供素材;小宇的白血病病友群,甚至發起了“藥盒捐贈活動”,將空藥盒做成藝術品,在影院門口展出,呼籲“關注高價藥問題”,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主動加入活動,用實際行動支持患者。

票房數據,成了“全民共情”最直接的證明。上映第二天,《生命的價簽》票房再破1.8億,累計達3億,上座率依舊穩定在80以上;第三天,票房增速進一步加快,單日突破2億,3天累計票房正式衝破5億大關——這個數字,不僅遠超同期所有影片,更直接反超了鼎盛影視《極速追擊》的總票房4.8億)。更值得關注的是,電影的“長尾效應”初顯:不少觀眾選擇二刷、三刷,有人為了帶父母看,有人為了帶孩子看,還有人帶著藥企的朋友看,希望通過電影促進不同群體的理解。

影院的反應也迅速跟進。全國超過300家影院再次調整排片,將《生命的價簽》的排片占比從45提升至55,黃金場次晚7點9點)幾乎全被這部電影包攬,部分影院還推出“親子專場”“醫患專場”,滿足不同群體的觀影需求。星光影院的王磊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最初我們隻給15排片,是擔心現實題材沒人看,現在才知道,隻要故事夠真誠,觀眾願意為它買單。”

對比之下,《極速追擊》的處境愈發尷尬。上映僅5天,該片的排片占比就從最初的40跌至10,單日票房不足1000萬,不少影院甚至提前下映,將影廳讓給《生命的價簽》。鼎盛影視的官方賬號徹底沉默,既沒有發布票房戰報,也沒有回應“被反超”的話題,有內部員工爆料:“趙總已經下令,不再給《極速追擊》追加宣發費用,團隊重心轉向下一部甜寵劇,想儘快忘掉這次慘敗。”

電影的社會影響力,還在持續向政策層麵滲透。國家醫保局在電影上映第三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新增8種抗癌仿製藥納入醫保談判範圍,預計平均降價50以上”,發布會現場還提到:“《生命的價簽》引發的社會關注,為醫保政策調整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參考,我們會繼續傾聽群眾呼聲,讓更多患者‘吃得起藥、看得好病’。”康泰醫藥也跟進宣布,將旗下5種抗癌藥的價格再降20,並承諾“未來3年投入10億用於仿製藥研發”,這些消息傳來時,不少影院裡響起了自發的掌聲。

就在這時,淡藍色的係統光膜在蘇澈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帶著“社會價值”的厚重感:

【檢測到《生命的價簽》引發全民共情,醫生、患者、普通觀眾自發傳播,3天票房破5億反超同期流量片,推動醫保政策調整與藥企降價,觸發“共情裂變”聲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跨界破圈,影視崛起”第二階段任務後續影響更新:

1.解鎖“政策聯動”深度權限:可直接參與醫保局“藥品可及性”專項調研,為後續政策製定提供患者調研數據與創作建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電影獲“年度社會影響力作品”提名,將代表藍星華國參與國際電影節“現實題材單元”評選,海外發行渠道新增20家;

3.大病救助基金因電影票房捐贈每1元捐0.1元)及社會捐贈,規模突破1億,已幫助5000名患者購買平價藥。】

蘇澈關掉光膜,看著手機上不斷傳來的好消息:老周發來的“病友群有人通過基金買到平價藥”的截圖,張教授發來的“醫保談判新增藥品清單”,還有瓷坊老師傅發來的“藥盒藝術品展在影院受歡迎”的照片。他想起電影拍攝時的種種困難——找投資被拒、藥企威脅、院線排擠,再看看現在的全民共情、政策推動、患者受益,突然明白:一部好的現實題材電影,從來不是“孤芳自賞”的藝術品,而是“連接人心、推動改變”的橋梁。

當天晚上,蘇澈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長文,沒有曬票房數據,而是分享了三個患者的故事:老周通過基金買到平價藥後,終於能陪孫子去遊樂園;小宇病情穩定後,重新回到公司做設計;張阿姨繡完“百福圖”,送給了幫她申請救助的醫生。文末,他寫道:“5億票房不是這部電影的終點,讓更多患者‘活下去、活得好’,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感謝每一個為這部電影感動、為患者發聲的人,你們的每一份共情,都在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溫暖。”

長文發布後,評論區裡滿是溫暖的互動:

“今天帶爸媽去看了,我媽說‘終於有人懂我們這些吃了十幾年藥的人了’,看完電影,她主動和我聊了很多以前不敢提的心事。”

“作為藥企研發人員,我帶著團隊看了這部電影,現在我們正在調整研發方向,優先開發平價仿製藥,希望能幫到更多患者。”

“已經三刷了,每次看都有新的感動。這部電影教會我的,不僅是關注患者的難處,更是要學會理解不同群體的不易——醫生、藥企、患者,我們不是對立的,是可以一起解決問題的。”

影院的午夜場結束時,蘇澈還在和團隊討論如何將“藥盒藝術品展”推廣到更多城市,如何讓大病救助基金幫助更多患者。工作室的燈光下,大家的臉上沒有疲憊,隻有滿滿的成就感——他們知道,《生命的價簽》的旅程還在繼續,而他們的“為生命發聲”的初心,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夜色漸深,城市的燈光裡,還有不少影院亮著燈,等待著下一場《生命的價簽》的放映。影廳裡,程勇握著藥瓶的鏡頭還在循環,李然改編的配樂還在流淌,而影廳外,更多的“生命故事”正在被關注、被幫助、被溫暖——這,就是全民共情的力量,也是一部好電影最珍貴的價值。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成農夫,從神箭手到大楚國公 魂穿水滸:我竟成了童貫義子 武道異年 神王下山 紅霧中的覺醒者 開局零分學渣,你讓我逆襲清北? 吞天九鼎:從修車工到萬界至尊 僵約:從算命攤開始 都市之我的靈田奶爸 擺爛上學?反手震驚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