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初冬清晨,第一縷陽光剛透過澈心工作室的青花瓷窗簾,就被滿室沸騰的歡呼聲撞得粉碎。大屏幕上,《生命的價簽》的實時票房數據正以一種近乎灼熱的速度跳動——紅色的數字從“799,998,765”定格在“800,000,213”的瞬間,整個工作室像被按下了狂歡的開關,運營組的小吳手裡的咖啡杯“哐當”砸在桌上,褐色的液體濺到筆記本上,她卻渾然不覺,隻顧著尖叫:“破8億了!真的破8億了!”
這一天,距離《生命的價簽》上映剛好10天。這個數字,不僅將藍星華國現實題材電影的票房紀錄遠遠甩在身後此前紀錄為5.2億),更成為今年所有類型電影中的“黑馬之王”——同期上映的流量片、喜劇片,票房加起來都不及它的三分之二。大屏幕下方,一行小字格外醒目:“場均人次42人,上座率78,二刷、三刷觀眾占比45”,每一個數據都在訴說著這部電影的“全民熱度”。
“我就知道,好故事不會被埋沒!”周明幾乎是踉蹌著衝到屏幕前,手裡還攥著那本記錄妹妹抗癌經曆的筆記本,指腹在“2018年3月,藥價又漲了500”的字跡上反複摩挲,眼淚毫無預兆地砸在屏幕上,“蘇澈,你做到了!你讓我看到了影視圈的希望——不是隻有流量能賺錢,不是隻有狗血能出圈,真實的故事、有溫度的創作,一樣能站在票房的頂端!”
他想起自己十年前拍《歸鄉》時的窘迫:影院給10排片,票房剛過千萬就被下映,資本嘲諷他“不懂市場”,連演員都勸他“彆再碰現實題材”。那時他以為,現實題材的春天可能永遠不會來,直到遇見《生命的價簽》,看見蘇澈帶著團隊一次次對抗資本、堅守初心,看見患者們把自己的故事掏出來當“劇本素材”,看見觀眾們自發為電影求排片、刷口碑——這一切,都讓他重新燃起了對影視行業的信心。
陳凱站在一旁,手裡拿著影迷送來的“程勇”角色手辦,眼眶也紅了。他從業30年,演過帝王將相,也扮過都市精英,卻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像《生命的價簽》這樣,讓他感受到“演員”二字真正的重量:“這不是我演得好,是老周、小宇他們的故事太有力量。昨天我去影院映後,有個觀眾拉著我說‘我爸就是程勇這樣的人,幫病友帶了三年仿製藥,最後自己沒錢治病走了’,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們拍的不是電影,是無數個普通人的人生。”
工作室的角落裡,老周正和孫子視頻,手機屏幕裡,孩子舉著一張畫滿“藥瓶超人”的電影票根,大聲喊:“爺爺!電影破8億了!蘇叔叔說,這是因為很多人都想幫我們!”老周笑著點頭,眼角的皺紋裡卻藏著淚光——他想起自己當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用藥筆記交給蘇澈時的忐忑,如今,這部承載著他和127位患者故事的電影,不僅打破了紀錄,還真的推動了改變:大病基金因為票房捐贈每1元捐0.1元)又多了800萬,已經幫200多位病友買到了平價藥;康泰醫藥新推出的仿製藥,價格比之前低了30,他現在每個月的藥費,終於不用讓兒子打兩份工來湊了。
小宇也帶著好消息趕來,他手裡拿著一疊設計稿,是為《生命的價簽》海外版做的海報:“蘇老師,北美ac影院說,海外觀眾特彆喜歡‘藥盒拚成愛心’的設計,想把它用作官方海報!還有,我的病友群裡,有3個病友因為電影的影響,找到了藥企的臨床試驗名額,現在病情穩定多了!”
瓷坊老師傅的徒弟更是扛著一窯“8億紀念瓷偶”衝進工作室——每個瓷偶都是程勇握著藥瓶的模樣,底座刻著“現實題材新標杆”,釉色是溫潤的米白色,上麵還點綴著金色的“8億”字樣。“師傅說,這是他燒得最用心的一窯瓷,要送給劇組每個人,還要送一套給國家電影博物館,讓以後的人都知道,咱們藍星華國的現實題材電影,也能這麼牛!”
行業內的反應,比票房數據更令人唏噓。之前拒絕投資的華星影視總裁張濤,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長文,字裡行間滿是後悔:“當初看走了眼,以為現實題材沒市場,現在才知道,我們缺的不是觀眾,是直麵現實的勇氣,是對‘好故事’的信任。《生命的價簽》給所有影視人上了一課——尊重觀眾,觀眾才會尊重你。”耀世影業更是直接發來合作意向,希望能和澈心工作室聯合開發新的現實題材項目,“我們願意完全放權,隻要求能拍出像《生命的價簽》這樣有力量的作品。”
文旅部當天也發布了祝賀公告,稱《生命的價簽》“不僅刷新了現實題材電影的票房紀錄,更樹立了‘文娛促社會進步’的新典範”,並宣布將這部電影納入“全國文藝工作者培訓教材”,讓更多創作者學習“如何用真誠的創作連接人心、推動改變”。國家電影局則透露,未來三年將設立“現實題材創作專項基金”,投入10億用於扶持優質現實題材項目,“讓《生命的價簽》這樣的好作品越來越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淡藍色的係統光膜在蘇澈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帶著“裡程碑”般的厚重感:
【檢測到《生命的價簽》票房破8億,刷新藍星華國現實題材電影紀錄,獲官方、行業、觀眾三重認可,達成“現實題材封神”裡程碑,觸發“標杆樹立”聲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跨界破圈,影視崛起”第二階段任務圓滿完成,解鎖“現實題材標杆”核心權限:
1.可優先獲取國家現實題材創作資源如未公開的社會調研數據、官方合作項目),助力後續作品開發;
2.發起“現實題材創作者聯盟”,已有50位導演、編劇加入含周明、陳凱等),將共同推動現實題材創作規範化、優質化;
3.《生命的價簽》將代表藍星華國角逐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現實題材影片”,海外發行權已覆蓋100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全球票房突破15億。】
蘇澈關掉光膜,看著工作室裡熱鬨的場景——周明在和編劇討論新的現實題材劇本,陳凱在給年輕演員講“如何理解患者角色”,小宇在和設計團隊修改海外海報,老周的孫子正拿著迷你瓷偶,在人群裡跑來跑去,笑聲清脆。他突然想起穿越到藍星的那個清晨,自己手裡攥著37.5元,在老林的錄音棚裡錄《青花瓷》時的迷茫;想起拍《三國》時,為了一片甲片的紋樣和道具組爭論到深夜;想起拍《生命的價簽》時,被資本拒絕、被藥企威脅的窘迫。
“8億不是終點,是起點。”蘇澈拿起話筒,聲音平靜卻充滿力量,“這個紀錄,不屬於我,不屬於劇組,屬於每一個願意分享故事的患者,屬於每一個為電影求排片的觀眾,屬於每一個相信‘現實題材有力量’的人。未來,我們會繼續拍更多像《青花瓷》《三國》《生命的價簽》這樣的作品——拍曆史,是為了喚醒記憶;拍現實,是為了推動改變。”
他的話剛說完,工作室裡就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窗外,影院的巨幅海報上,《生命的價簽》的票房數字還在緩慢增長;遠處,醫院的病房裡,老周的病友們正圍在一起,看著電影的片段,討論著“以後藥價會不會再降一點”;瓷坊的窯火旁,老師傅正開始燒製新的瓷偶,這次的主題是“希望”——一個孩子手裡捧著一顆種子,種子長成的樹上,結滿了藥瓶形狀的果實。
當天晚上,蘇澈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動態,沒有華麗的辭藻,隻配了一張工作室所有人的合影和8億票房的截圖:“8億票房,是給所有‘真誠’的禮物。感謝藍星,讓我遇見這麼多有溫度的人;感謝影視,讓我們能用故事改變一點點世界。未來,繼續同行,為生命,為真誠。”
動態發布後,評論區裡滿是跨越國界的祝福:
“海外黨已經三刷!帶外國朋友看,他們說‘這才是最好的中國故事’!”
“作為影視專業的學生,我把《生命的價簽》當成教材,以後也要拍這樣有力量的作品!”
“老周爺爺,小宇,張阿姨,還有所有患者朋友們,這8億裡有你們的功勞!你們的故事,改變了世界!”
夜色漸深,工作室的燈光依舊明亮。蘇澈知道,《生命的價簽》的旅程還在繼續——它會在國際電影節上講述藍星華國的現實故事,會讓更多國家的觀眾理解“高價藥”背後的困境,會推動更多全球性的醫療政策討論。而他和團隊,也會帶著這份“標杆”的責任,繼續在“文娛封神之路”上前行,用更多好作品,讓現實題材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這一晚,藍星華國的影視圈,因為一部8億票房的現實題材電影,迎來了真正的“春天”——不是資本堆砌的虛假繁榮,是真誠創作贏得的尊重,是普通觀眾用票房投票的認可,是“好故事永遠有力量”的最好證明。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