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新園區的露天廣場上,50麵印著不同公司ogo的旗幟在春日裡獵獵作響——左側是最早加入聯盟的“星火影視”“青藍文化”“拾光影業”,中間穿插著“雲境遊戲”“墨香文學”“童趣文化”等新成員,最右側甚至有“非遺手作工坊”“鄉村文旅開發公司”這類跨界夥伴。這是“原創影視聯盟”擴容後的首次全員大會,從三年前的3家中小公司,到如今覆蓋影視、文學、遊戲、文旅、非遺五大領域的50家成員,廣場上“原創為魂,共生共榮”的巨型橫幅,在陽光下成了藍星華國文娛行業最鮮活的“新生態”注腳。
“三年前,我們三個公司擠在澈心的小會議室,連個像樣的項目預算都拿不出來。”星火影視的張野站在發言台上,手裡舉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照片裡是聯盟成立時的場景,三張桌子拚在一起,上麵擺著瓷坊老師傅送的第一套紀念瓷盤。“現在,我們能一起開發《史記》影視化項目,能拿到國家文旅專項基金,能讓新人導演陸陽的《少年的你》票房破10億——這不是某一家的成功,是‘拒絕資本綁架,堅守原創初心’這條路走通了!”
台下的新成員們頻頻點頭。剛加入的“雲境遊戲”ceo陳默,之前帶著《三國》遊戲改編方案跑了6家頭部公司,都被要求“加流量愛豆代言、改氪金玩法”,直到通過聯盟的篩選,不僅拿到了《楚漢爭霸》的遊戲改編權,還能共享維塔數碼的3d場景數據。“之前頭部公司壟斷了80的ip資源和渠道,我們小公司連‘敲門’的機會都沒有。”陳默在分組討論時說,“現在聯盟給了我們‘鑰匙’——能拿到合規的ip,能對接優質的製作資源,還不用為了資本妥協,這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聯盟的擴容並非“來者不拒”,而是延續了蘇澈最初定下的“鐵律”,並新增了兩項篩選標準,確保成員質量不打折扣:
1.核心業務聚焦原創:要求成員公司近三年原創項目占比不低於70,且無“買ip改流量劇”的前科。比如新加入的“墨香文學”,過去五年深耕本土原創小說,旗下《山鄉教師》《大河人家》等作品均未進行過度商業化開發,符合聯盟“內容為王”的理念;
2.具備創作者扶持機製:需設立專門的編劇導演培養基金,或與高校建立原創人才合作計劃。“童趣文化”之所以能入選,正是因為其每年投入營收的15用於兒童劇創作者培訓,還推出了“青少年編劇計劃”,與20所中小學合作挖掘校園原創故事。
為了讓50家成員真正實現“共生”,蘇澈團隊對聯盟的“資源共享體係”進行了全麵升級:
ip庫擴容:係統解鎖的“全領域ip資源”新增至100個,涵蓋曆史《詩經》衍生)、現實《鄉村振興故事集》)、兒童《非遺小匠人》)等類彆,成員可根據自身定位免費申請開發,僅需簽署“不魔改、不注水”的承諾書。比如“墨香文學”已申請《大河人家》的影視改編權,聯盟將對接星火影視的現實題材創作團隊,共享之前《基層醫生》的調研數據;
跨領域聯動:建立“影視文學遊戲文旅”的聯動機製,成員間可自主發起合作。“雲境遊戲”與“青藍文化”已達成合作,計劃將《漢代織錦》非遺元素融入遊戲《三國:亂世爭霸》的新地圖,玩家在遊戲中收集織錦碎片,可兌換線下非遺體驗課門票,實現“線上流量線下消費”的閉環;
資金與政策扶持:聯盟聯合文旅部、廣電總局,設立20億元“原創扶持基金”,優先支持中小成員的優質項目。“童趣文化”的《非遺小匠人》兒童劇項目,已獲得5000萬基金支持,將邀請瓷坊老師傅、皮影戲傳承人參與道具製作,計劃在全國30個城市巡演。
聯盟擴容帶來的“蝴蝶效應”,很快在行業內顯現。此前被頭部公司壟斷的“原創劇本立項率”,從三年前的15飆升至48,中小公司的項目存活率提升了3倍。某之前靠“接大廠外包”為生的“光影映畫”,加入聯盟後拿到《詩經·邶風》的影視改編權,通過聯盟對接的考古顧問和非遺資源,將“燕燕於飛”的詩句改編為古裝情感劇,開機前就獲得央視八套的預購,製片人李媛感慨:“以前我們連見平台采購的機會都沒有,現在靠聯盟的背書和優質ip,終於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項目。”
更深遠的影響,是對“資本壟斷”局麵的徹底打破。三年前,頭部5家影視公司掌控著70的ip資源、80的院線排片和90的廣告招商;如今,聯盟50家成員通過“資源共享+聯合發行”,已占據原創內容市場的55份額,頭部公司的“流量劇”收視率同比下滑30,不少曾執著於“氪金遊戲”“工業糖精劇”的資本,開始轉向投資聯盟的原創項目。某頭部公司的前高管王磊,辭職後創辦“初心影業”加入聯盟,他在采訪中說:“之前在大廠,每天想的是‘怎麼讓流量愛豆的粉絲氪金’,現在跟著聯盟做《山鄉教師》,想的是‘怎麼把鄉村教育的真實故事拍好’——這才是行業該有的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官方的認可與支持,讓聯盟的“新生態”更具生命力。廣電總局將聯盟列為“影視行業轉型示範單位”,開通“原創項目備案綠色通道”,聯盟成員的項目審核周期從30天縮短至7天;文旅部則將聯盟的“文旅+影視”模式推廣至全國,計劃在20個省份建立“聯盟創作基地”,為成員提供實地調研、取景拍攝的便利。在“全國文化產業工作會議”上,部長明確指出:“原創影視聯盟的發展,證明了中小公司不是行業的‘邊緣者’,而是‘創新者’——他們用原創打破壟斷,用品質贏得市場,為文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媒體的聚焦更讓“蘇澈新生態”成為行業熱詞。《人民日報》文化版刊發評論《打破壟斷,讓原創有處紮根》,文中寫道:“蘇澈和他的原創聯盟,沒有選擇與資本對抗,而是選擇‘另起爐灶’——用資源共享打破ip壟斷,用創作者優先打破流量綁架,用跨領域聯動打破行業壁壘。這不是‘顛覆’,而是‘重建’——重建一個讓內容說話、讓匠心發光、讓中小公司有機會的新生態。”《影視產業報》則用數據說話:聯盟成立三年來,帶動行業新增原創劇本2100個,培養新人導演編劇380名,創造就業崗位1.2萬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文娛從業者‘重新找回初心’的故事”。
老朋友們的參與,讓“新生態”更添溫情。瓷坊老師傅為50家成員各燒製了一套“聯盟紀念瓷”,每套包含一個刻有公司ogo的瓷盤和一支“原創筆”,瓷盤底部統一刻著“共生共榮”四字;老周的病友群成了聯盟的“民間測評團”,成員公司的新劇播出前,都會邀請病友們提前看樣片,提出“是否真實、是否有溫度”的建議,《山鄉教師》的編劇就根據病友群的反饋,修改了“鄉村醫生客串”的細節,讓故事更貼近生活。
聯盟全員大會的最後,蘇澈站在廣場中央的舞台上,身後是50家成員的旗幟,麵前是數百名創作者的笑臉。他手裡拿著一本“聯盟原創成果集”,裡麵收錄了《基層醫生》的調研筆記、《漢代織錦》的織機複原圖、《少年的你》的觀眾反饋,還有新成員“雲境遊戲”的《三國》遊戲設計稿。“有人問我,聯盟擴到50家,會不會擔心‘初心變味’?”蘇澈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廣場,“我想說,初心不會變,因為我們的核心從來不是‘規模’,而是‘一起把好故事講好’。”
他舉起手中的成果集,繼續說道:“之前,星火影視拍《基層醫生》要自己跑社區調研,現在有20家成員一起幫忙收集素材;之前,青藍文化做《漢代織錦》要自己找非遺傳承人,現在聯盟能直接對接國家非遺中心;之前,陸陽這樣的新人導演沒人敢投,現在聯盟有380個新人等著機會——這就是新生態的意義: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百家爭鳴;不是資本說話,而是內容為王。”
話音剛落,廣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50家成員的代表一起舉起手中的“原創筆”,高喊“原創為魂,共生共榮”,聲音在春日的空氣中久久回蕩。
當天晚上,淡藍色的係統光膜在蘇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帶著“行業革新”的厚重感:
【檢測到原創影視聯盟擴至50家,覆蓋多領域,打破資本壟斷,推動行業新生態形成,獲官方、媒體、從業者高度認可,達成“行業革新”裡程碑,觸發“生態賦能”聲望結算……】
【結算完成:獲得聲望值點,當前聲望值累計點!】
【“新生態建設”後續權限更新:
1.解鎖“全球原創聯盟”權限:係統對接海外20家優質中小文娛公司含英國獨立製片公司、韓國原創遊戲工作室),推動成立“國際原創文娛聯盟”,助力成員ip出海;
2.觸發“國家級文化工程合作”:國家電影局邀請聯盟參與“‘十四五’文化ip規劃”,負責“曆史經典活化”“現實題材深耕”兩大板塊,提供100億元專項基金支持;
3.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娛生態示範項目”認證,將聯盟模式作為“中小文創企業發展樣本”,在全球範圍內推廣。】
喜歡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請大家收藏:()穿成窮學生,我用老歌火遍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