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東海省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
在省政府辦公廳,白楊是辦公廳領導班子之下第一人。
作為常委副省長的大秘,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白處長,您好。”
邵北態度平和,不卑不亢。
他也沒有想到,在海州市的這點情況,省裡,或者說安南那裡立馬就來了反饋。
一切比他預想的更加快。
首先恭喜你調任大澤鄉。白楊的聲音帶著公事公辦的簡潔,卻又暗含親近的意味,這是海州市委市政府的決議,安省長讓我轉達他的祝賀。
邵北握著手機的手指微微收緊。他當然明白,這看似官方的通知背後,必然有安南的運作。但安南依舊在考驗他,也絕不會走到台前,那麼自己就應該知道和領導之間的距離把控,要恰到好處。
邵北恭敬回應:感謝安省長的關心,也感謝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和重視。
客套話就不多說了。白楊話鋒一轉,孫縣的情況你應該清楚,工商業基礎薄弱,義務教育鞏固率全市墊底,還有...他頓了頓,有些鄉鎮地方勢力盤根錯節。
白處長調研得很深入,確實如此。
即便你是本地人,工作開展也不會輕鬆。白楊的聲音忽然壓低,我這裡剛好有一份資料,對你應該有些幫助。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大澤鄉各村的詳細情況,包括人口結構、宗族關係、產業分布...白楊似乎在記錄什麼,我會用這個寄件人名字寄到你單位。
明白,非常感謝。邵北兀自點了點頭,我一定...
不用表態。白楊打斷他,資料收到後仔細研究。另外,電話裡突然傳來敲門聲,白楊快速補充:如果你以後有什麼要緊的事,打這個電話,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我會儘力幫你。
“感謝白處長。”
電話戛然而止。邵北看著暗下去的屏幕,長舒了一口氣。
這個電話號碼如同自己兜底的利器,出其不意使出,沒有幾個人能擋得住。
安省長這尊大佛站在自己身後,就算不出手,對那些暗地裡的小人都是巨大的震懾。
當然,大澤鄉的情況,他這個本地人當然清楚。
十三個自然村...他輕聲自語,腦海中浮現出兒時記憶裡的村落分布。
邵莊村——他的老家,二十多年前,養父邵老八在村口的水塘邊上發現了他,村裡那口老井的水,他小時候不知喝過多少回。
相比之下,靠近鄉政府的劉王村就體麵多了。村支書劉大虎開的黑色桑塔納,在九十年代末的鄉下堪稱豪車。更不用說猛村那些砂石場,日夜不停的卡車轟鳴聲,連十裡外的邵莊都能聽見。
這些年提留款都收不上來...邵北冷笑一聲。前世他在工商係統摸爬滾打十年,太清楚這裡麵的門道了。那些砂石場背後,指不定有多少把保護傘。
九十年代,鄉鎮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向村民收取三提五統的費用,簡單來說就是以公共費用的名義來收取一定的費用解決鄉鎮政府運轉和公職人員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