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襲的王朝裡,特彆大夏王朝推崇孝道,所以很多地方仍舊在沿用祖宗法度。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仿若鐫刻在曆史長卷中的金科玉律,鮮少有人敢輕易改動。
像順天鄉試的主考官人數一直沿用的是太祖時期擬定的“一主考官、一副考官和四位同考官”,共計六名考官。
在科舉製度之初,防止考官拖延和舞弊,特彆避免時間過長導致環節疏漏或人員乾預,所以要求鄉試結束十日內必須出考試結果。
國朝初創,百廢待興,那時能夠讀得起書且有錢前來赴考的考生不過區區數百人,六名考官負責數百份試卷自然不在話下。
隨著大夏王朝的民間貫徹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已經增加到四千多名考生,這四千名考生還是被科考攔下一大部分生員的結果。
正是如此,在同等時間和人員的情況下,鄉試的工作量足足增加數十倍。若想不違反朝廷的法度,鄉試第一場考試結束就得全力以赴了。
鄉試審卷是一項很趕時間的工作,想要在鄉試規定的公示日期前完成閱卷任務,那就需要考官提高審卷速度,儘快從幾千份試卷中挑出中舉的136份試卷。
有鑒於此,最初送進去的試卷,由於剩餘的時間還比較充裕,所以考官會比較認真審閱,往往更有可能通過。後麵的試卷因時間緊任務重的關係,花費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甚至煩躁之下直接黜落。
現在宋公明坐鎮在收卷所截下民卷,而選擇放行國子監的試卷,甚至故意挑一些純粹過來湊數的民生試卷放行,明顯就是在“關照”國子監。
宋公明看到小伎倆被拆穿,卻是絲毫不尷尬道:“陳巡撫,且不說你誣蔑本官,你這未免管得太寬了?本官隻是看到這些試卷的印泥太濕,為防出現脫落,所以先行放到一邊,不知有何不可?”
“宋府尹,你若如此強詞奪理那就沒意思了,當真是要本官上疏彈劾於你嗎?”北直隸陳安之不想惹事,但同樣不怕事道。
宋公明深深地望了一眼陳安之,發現對方確實沒有退縮:“好,咱們走著瞧!”。
雖然他的官職是低於陳安之,但他身後的人可不是輕易能招惹的,如今這個陳安之不識好歹,那麼他就等著被貶了。
旭日東升,陽光普照大地。
“來了!”不知是誰輕聲喊了一聲。
鄉試主考官魏光鬥神色威嚴中帶著幾分凝重,身後五名考官整齊排列,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與謹慎。
在看到橋對麵有動靜後,所有人顯得既期待又緊張。
橋的那頭,北直隸巡撫陳安之帶領一幫官員朝這裡而來,他們的手裡抱著厚厚的試卷,每個人都保持著嚴肅的表情。
雙方在橋的兩端站定,卻不敢進行交談。
外簾官和內簾官可謂是內外有彆,任何一點不當的舉動都可能引發舞弊的猜想,所以他們並不想進行交流,甚至連眼神交流都要慎重。
“試卷在此,有勞了!”陳安之的手向前揮動,身後的官員或隨從將一摞厚厚的試卷小心翼翼地捧到橋上交給了巡邏軍。
巡邏軍隸屬金吾衛,他們現在負責日夜嚴守在這裡,不許任何人員出入。
他們接過試卷,同樣是默不作聲,將試卷移交給橋那頭的魏光鬥等人。
魏光鬥等人接過試卷,於是朝橋對麵鄭重拱手,然後帶試卷返回戒慎堂。
戒慎堂內,香煙嫋嫋,孔聖人的畫像莊嚴肅穆地掛在牆上。
魏光鬥將試卷放在案前,然後整理衣冠,緩緩走到孔聖人像前。他雙膝跪地,神情莊重,大聲起誓:“吾翰林學士魏光鬥,今日主持順天鄉試,定當秉持公正,嚴守科舉之規。若有違此心,神明共殛!”
誓言在戒慎堂內回蕩,仿佛穿越了時空,直達天聽。
“若有違此心,神明共殛!”
身後的副主考官和四名同考官齊聲表態道。
北鎮撫司統領暗鳳身著一襲黑色鬥魚服,臉上戴著半塊玄鐵麵具,卻是眼看著魏光鬥等六人。
此次她選擇親自登場,若是這般他們都能夠鄉試舞弊,那真的就是見鬼了。至於這起誓的六人,她敢保證有過半都是偽君子,他們壓根不會真正敬畏神明。
戒慎堂內,四名同考官坐在案前,將試卷平均分成四份。
他們的表情嚴肅而專注,眼神在試卷上快速掃過。審卷機製如同一個精密的機器,開始緩緩運轉起來。
內簾的閱卷,正如那句流傳已久的話:“去留在同考,高下在主考”。
一名同考官拿起一份試卷,眉頭微微皺起。他的眼神在試卷上停留了片刻,然後輕輕搖了搖頭,將這份試卷歸為“落卷”。
另一名同考官則看著手中的試卷,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仔細地閱讀著,不時點頭稱讚,最後將這份試卷歸為“薦卷”。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四名同考官麵前的“落卷”逐漸堆積起來,至於“薦卷”則全交給坐在上方的副主考官薑山。
副主考官薑山坐在一旁的案前,他的表情同樣嚴肅。他拿起一份“薦卷”,仔細地閱讀著,時而皺眉思考,時而微微點頭。
對於那些看不上的試卷,他會毫不猶豫地歸為“落卷”;而對於看上的試卷,他則會在試卷上寫上一個醒目的“取”字。
經過副主考官的篩選,“取”字試卷被送到了主考官魏光鬥那裡。
魏光鬥坐在主位上,眼神沉穩而銳利。
他拿起一份“取”字試卷,仔細地審閱著,仿佛在審視著每一個考生的未來。若是他認為這份試卷確實出色,便會在試卷上寫下一個“中”字。
一旦寫下這個字,一個舉子就基本誕生了。
隻是剛剛審卷沒多久,魏光鬥突然間舉起一份試卷大笑道:“如此佳作,此乃當世奇才,解元卷出矣!”
“主考官大人,可是那份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話音剛落,副主考官薑山當即微笑著詢問道。
四名同考官紛紛望過來,其中一位同考官捋著胡須,眼中滿是讚賞之色道:“聖人治學之始也,空空如也!此子破題,老夫都自認不及,當為解元!”
喜歡被書童告搶功名,我琴棋書畫打臉請大家收藏:()被書童告搶功名,我琴棋書畫打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