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七年的盛夏,靖朝的怒火如同東海席卷而來的風暴,灼燒著萬裡之外的波斯灣。巴士拉的血債,必須用血來償還。皇帝楚驍的意誌,化為西洋水師都督滄手中冰冷的炮口,指向了所有參與或縱容那場屠殺的敵人。
巴士拉港外,昔日帆檣林立的景象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靖朝艦隊如同黑色礁石般森嚴的封鎖線。任何試圖靠近或離開港口的奧斯曼船隻,都會遭到猛烈的炮火驅逐甚至擊沉。港口貿易徹底癱瘓,堆積如山的貨物在倉庫中腐爛,依賴貿易為生的巴士拉城,經濟命脈被死死扼住。
但這僅僅是開始。
滄的複仇之劍,精準地揮向了那些雙手沾滿靖軍鮮血的軍閥據點。
祖拜爾堡。此地是參與襲擊的保守派軍閥阿卜杜勒·哈米德的重要巢穴,位於巴士拉西北沿海。
“目標,祖拜爾堡!所有火炮,裝填開花彈!三輪齊射後,陸戰隊登陸清剿!”滄站在“伏波號”艦橋上,聲音冷冽。
沒有警告,沒有交涉。靖朝艦隊在黎明時分突然出現在祖拜爾堡外海,炮火如同疾風驟雨般傾瀉而下!土木結構的堡壘在爆炸中顫抖、坍塌,守軍在睡夢中便被送上了西天。炮火延伸後,數百名精銳陸戰隊士兵乘小艇登陸,肅清殘敵,將堡壘徹底焚毀,並將阿卜杜勒·哈米德留守此地的侄子梟首示眾。
法奧港。這裡是另一個參與襲擊的部落武裝的出海口,以海盜行徑著稱。
滄采取了不同的戰術。他派出幾艘偽裝成商船的快速戰艦作為誘餌。當法奧的海盜船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般蜂擁而出時,埋伏在側翼的靖軍主力艦隊驟然殺出!炮火與火箭交織成死亡之網,不到一個時辰,十餘艘海盜船便葬身海底,法奧港亦在報複性炮擊下化為一片火海。
持續數月的封鎖與精準打擊,如同套在奧斯曼帝國脖頸上逐漸收緊的絞索。巴士拉總督焦頭爛額,他的政敵則趁機在伊斯坦布爾大肆攻訐。來自東方的壓力,迫使奧斯曼宮廷不得不重新審視與這個遙遠帝國的關係。
紫宸殿內,關於西洋局勢的爭論並未停歇,但基調已然改變。
“陛下,滄都督連戰連捷,大漲我朝國威!然長期封鎖,耗費巨大,且與奧斯曼徹底撕破臉皮,恐非長久之計。”程青在肯定戰果的同時,也提出了隱憂。
“臣以為,當趁此兵威正盛之時,逼迫奧斯曼人坐到談判桌前!”新任兵部尚書原尚書因西羌叛亂應對遲緩被撤)建言,“需讓其付出足夠代價,方能杜絕後患。”
楚驍看著滄送來的最新戰報與奧斯曼內部因此事分裂加劇的情報,心中已有定計。
“傳旨滄,”他沉聲道,“繼續保持高壓態勢,但可通過第三方如威尼斯商人),向奧斯曼蘇丹傳遞朕的意思:一、嚴懲巴士拉事件所有元凶,交出首級。二、賠償我商站損失及陣亡將士撫恤,計黃金二十萬兩。三、正式向我朝遞交國書道歉。四、開放帝國全境除麥加等聖地)與我朝貿易,並給予最惠待遇。”
他頓了頓,語氣轉寒:“若其不允……告訴滄,朕準他,炮擊巴士拉城!”
這是一份極其強硬最後通牒。楚驍的目的,並非滅亡奧斯曼,而是要借此機會,一舉打破西洋開拓的僵局,迫使這個陸上大國承認靖朝的地位與利益,為未來的長期交往定下基調。
就在西洋戰雲密布之際,帝國西陲的平叛戰事也已接近尾聲。
烏斯藏都護府派出的高原鐵騎,在河湟戰場上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他們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騎射精準,悍勇絕倫,成為平叛大軍中最鋒利的尖刀。在一次關鍵戰役中,數千藏兵迂回至叛軍主力側後,發起決死衝鋒,一舉擊潰了叛軍陣型,為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捷報傳回,楚驍龍顏大悅,下旨重賞烏斯藏都護府及參戰各部,陣亡藏兵亦按靖軍標準優恤。此戰,不僅平定了西羌,更用實實在在的戰功和賞賜,將烏斯藏與帝國的利益牢牢捆綁在一起,高原屏障,愈發穩固。
然而,西北的鎮北王麴智盛,卻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來自西域的探馬回報,盤踞在吐魯番一帶的察合台汗國殘餘勢力,近來活動頻繁,似有東窺之意。同時,更西方的沙皇俄國的探險隊,也出現在了準噶爾地區,其動向詭秘。
麴智盛立刻加強了邊境戒備,並八百裡加急向京城示警。帝國的邊疆,從未真正平靜過。
與西洋和西北的刀光劍影相比,東海方向顯得相對平靜,但開拓的腳步並未停歇。
靖海伯吳昶坐鎮福州,統籌著規模越來越大的向流求台灣)與呂宋的移民事務。一座座新的村莊、城鎮在海外島嶼上建立起來,來自中原的稻作技術與手工業,與當地的熱帶物產相結合,煥發出新的生機。
“伯爺,前往‘東番’台灣)中部的移民報告,已在濁水溪畔發現大片可墾平原,土地肥沃,隻是……山中生番時有襲擾。”屬下稟報。
“加派一營兵丁,配備火銃,護衛墾殖。對生番,先以招撫為主,若其冥頑不靈,則堅決打擊,以保移民安全。”吳昶下令。帝國的疆域,正隨著移民的腳步,在東南海上穩步延伸。
定鼎七年的尾聲,在西洋的炮聲、西北的警訊與東海的拓殖中緩緩落下。巴士拉事件如同一塊投入水中的巨石,徹底改變了帝國對外開拓的節奏與方式。
楚驍的應對,展現出了一個成熟帝國的戰略手腕。他以堅決的武力懲戒維護國威,又以精準的外交手腕謀求長遠利益。對奧斯曼,是“以打促和”;對烏斯藏,是“以利固盟”;對東海,是“穩步拓殖”;對西北,是“未雨綢繆”。
帝國的政策,正從開國初期相對粗放的擴張,轉向更加精細、更具戰略眼光的全球布局。龍怒滄海,非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威加四夷,為這龐大的帝國,在複雜而危險的世界中,開辟出一條能夠行穩致遠的航路。西洋的挫折,並未讓巨龍退縮,反而使其目光更加銳利,爪牙更加鋒利。未來的挑戰必將更多,但帝國的戰車,已沿著既定的軌道,無可阻擋地向前駛去。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