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潛穀的根基日益穩固,海陸兩線捷報頻傳,但楚驍與張掖都清醒地認識到,趙元朗的退守隻是暫時的。朝廷底蘊深厚,一旦緩過氣來,必將發動更凶猛的反撲。眼下短暫的和平,是積蓄力量、鞏固內外的黃金時期。
內政方麵,楚驍采納沈燕的建議,設立“度支司”,由蘇文康兼任主事,統一管理聯盟財政、物資與貿易。度支司首先對控製區內的資源進行了詳細普查,厘定稅賦,鼓勵墾荒與手工業,並利用海上貿易獲取的利潤,從江南、流求等地購入糧食、鐵料、布匹等戰略物資。聯盟的經濟命脈開始變得有序而堅韌。
軍事方麵,講武堂的第一批百名基層軍官順利結業,被分配到各部隊擔任隊正、旅帥,極大地提升了聯軍的指揮效率和戰術執行力。匠作監在“龍吟一號”的基礎上,改進了炮膛鏜製工藝,試製出射程達三百五十步、精度更高的“龍吟二號”野戰炮五門,並開始小批量生產定裝紙殼彈藥,火銃隊的射擊速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外交方麵,鎮海衛的巡航船隊成功與流求台灣)的幾個漢人移民聚落及當地土著部落建立了初步聯係,用嶺南的藥材、獸皮換取了硫磺、鹿皮等特產,並帶回了關於東海乃至倭國局勢的寶貴情報。同時,通過黎母峒的水道與程青的運河網絡,與江南“互助同盟”的秘密聯係也更加緊密,江南的財富與信息,正通過各種隱秘渠道源源不斷輸入嶺南。
整個聯盟,如同一個精密而高效的機體,在戰爭的間隙中快速成長,散發出勃勃生機。
就在嶺南蒸蒸日上之際,漠北草原的王庭金帳內,卻籠罩在一片壓抑的陰霾之中。
狄王阿史那咄吉雖然平定了內亂,但代價慘重。各部損失了大量青壯和牲畜,對他窮兵黷武、導致內部空虛的政策怨聲載道。更讓他憂心的是,左賢王阿史那賀魯在平叛過程中威望急劇上升,其麾下聚集了一批渴望通過戰爭獲取財富和榮譽的年輕貴族,隱隱已能與王庭分庭抗禮。
“大王!”阿史那賀魯再次請戰,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兒郎們的傷口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我們的馬刀需要用南人的財富來磨礪。如今趙元庚深陷南方泥潭,西線又被玉門關和西州牽製,中原空虛,正是我們南下的大好時機。若再遲疑,等趙元庚緩過氣來,或是那嶺南楚驍坐大,我狄人將再無機會!”
他的主張得到了眾多激進將領的附和。草原的狼群,在舔舐傷口後,饑餓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南方富饒的土地。
阿史那咄吉臉色陰沉,他何嘗不想南下?但內耗剛平,人心未附,此時貿然南下,風險極大。可若強行壓製阿史那賀魯,恐怕會引發新的內亂。
“此事……容本王再斟酌。”阿史那咄吉最終隻能采取拖延策略,但帳內緊張的氣氛,預示著漠北的風暴並未平息,反而可能在內部壓力的驅使下,以更猛烈的方式爆發。
和平的時光總是短暫。深秋,趙元朗經過數月休整和後方補給,終於再次發動攻勢。此次,他改變了策略,不再尋求正麵決戰,而是兵分多路,以精銳小股部隊為主,對聯盟漫長的防線進行全方位的滲透、襲擾與破襲,意圖切斷聯盟的補給線,消耗其實力,製造恐慌。
聯軍麵臨的,是一場更為棘手、無處不在的“跳蚤戰爭”。
這一日,聯軍一支由五十輛大車組成的後勤輜重隊,在五百步兵的護衛下,正行駛在通往鷹嘴崖堡壘的補給乾道上。車隊裝載著新趕製的箭矢、一批“龍吟二號”火炮的彈藥以及過冬的棉衣。
當車隊行至一處名為“落馬坡”的漫長斜坡時,異變陡生。
“咻——啪!”一支響箭帶著淒厲的呼嘯升空。
緊接著,道路兩側的山林中,爆發出震天的喊殺聲。數以百計的黑衣敵軍,如同鬼魅般從林木間殺出,他們身手矯健,配合默契,直撲車隊首尾,意圖將其截斷。
“敵襲!結圓陣!保護車隊!”護衛指揮官是講武堂畢業的新晉旅帥陳冉,雖驚不亂,立刻下達指令。
五百步兵迅速以糧車為依托,結成圓陣,長槍手在外,弓弩手在內。
“弓弩手,前方八十步,拋射覆蓋!”陳冉冷靜判斷著距離。
箭雨騰空,落入衝鋒的敵軍隊列,造成了一些傷亡,但敵軍衝鋒勢頭不減,顯然都是精銳。
“砰!砰!砰……”護衛隊中裝備的三十支火銃也開始射擊,硝煙彌漫,衝在最前麵的幾名敵軍應聲倒地。但火銃裝填緩慢,無法形成持續火力。
敵軍迅速接近,與外圍的長槍手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這些敵軍極其悍勇,個人戰力出眾,且擅長小隊配合,不斷試圖撕開圓陣的防禦。
“第二隊、第三隊長槍手,向左翼缺口增援!弓弩手,換近戰兵器,隨時準備填隙!”陳冉在陣中不斷調度,額頭見汗,防線搖搖欲墜。
就在這危急關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轟!轟!”
兩聲沉悶的炮響從側後方傳來!兩枚實心鐵彈呼嘯著掠過戰場上空,一枚砸入敵軍後續隊列,另一枚則精準地命中了敵軍正在集結、準備發動第二輪衝擊的一處小高地,碎石泥土飛濺,敵軍攻勢為之一滯。
是鷹嘴崖堡壘的炮火支援!原來,陳冉在遇襲的第一時間,便派出了斥候快馬向最近的堡壘求援。
炮火支援極大地鼓舞了護衛隊的士氣,也打亂了敵軍的進攻節奏。
“援軍將至!全軍堅守!”陳冉趁機大喊。
與此同時,道路遠方煙塵揚起,一支約三百人的聯軍騎兵部隊正疾馳而來,那是張掖派駐在防線後方擔任機動任務的西州輕騎。
襲擾的敵軍見勢不妙,首領發出一聲呼哨,殘餘部隊毫不戀戰,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入山林,消失不見。
戰鬥結束,護衛隊傷亡近百,損失了數輛大車,但主力輜重得以保全。陳冉清點戰場,從敵軍遺棄的屍體和裝備判斷,這絕非普通部隊,很可能是趙元朗麾下最精銳的“銳士營”。
此戰雖擊退了敵軍,但也暴露了聯軍在應對小股精銳滲透襲擾上的不足,漫長的補給線依然脆弱。
楚驍接到戰報後,立刻與張掖商議對策。
“趙元朗想用這種手段拖垮我們。”張掖目光冷冽,“我們必須以機動對機動。”
“不錯。”楚驍點頭,“傳令,從各軍抽調精銳,組建三支‘快速反應旅’,每旅配備雙馬,混合弓騎、火銃手與輕裝步兵,由你、我、岩鷹各領一旅,沿防線後方機動布防,專司獵殺這些滲透之敵。同時,在各隘口、交通節點增築烽燧哨卡,完善預警體係!”
一場以精銳小部隊對抗精銳小部隊的、更加殘酷激烈的邊境消耗戰,就此拉開序幕。嶺南的和平表象被徹底撕碎,戰爭進入了比拚耐力、韌性和組織力的更深層次。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