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密報如同一塊寒冰,投入了承天城灼熱的備戰熔爐之中。朝堂之上,氣氛瞬間凝重如鐵。
“與狄人媾和?趙元庚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此引狼入室之舉!”張掖須發戟張,怒不可遏。他久鎮西陲,深知狄人凶殘,此舉無異於將中原百姓置於狼吻之下。
程青麵色沉凝,補充著情報細節:“據內線傳回消息,朝廷使者秘密北上王庭,許以割讓河套、歲貢巨萬,並開放邊市為條件,換取狄人承認其正統,並聯手夾擊我靖南。阿史那咄吉雖尚未明確答複,但其麾下左賢王阿史那賀魯極力主張促成此事。”
楚驍端坐於王座之上,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眼神深邃,不見波瀾。“趙元庚已是窮途末路,行此飲鴆止渴之計,不足為奇。他欲借狄人之力苟延殘喘,卻不知此為速死之道!此舉,正好將其殘暴無道、出賣家國的麵目,暴露於天下!”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牛皮地圖前,聲音斬釘截鐵:“然,局勢確實危急。若朝廷與狄人聯手,我軍將麵臨南北夾擊之險境。必須搶在其盟約徹底達成、狄人全力南下之前,有所行動!”
“王上之意是?”岩鷹甕聲問道。
“其一,立刻將此事,連同趙元庚割地求和的條款,大肆宣揚出去!讓中原百姓,讓天下忠義之士,都看看他們效忠的皇帝是個什麼東西!攻心為上,亂其內部!”楚驍手指點在中原位置。
“其二,西州壓力巨大,玉門關絕不能有失!程青,立刻調配一批最精良的火銃、弩箭及火藥原料,通過秘密渠道,不惜代價送往西州!告訴麴文泰王和智盛世子,靖南與他們同在,玉門關後,便是中原,便是你我共同的家園!”
“其三,整軍備戰,刻不容緩!原定休整計劃壓縮,各軍需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作戰準備!目標,不再是固守南方,而是——主動北伐,打過長江去,在中原腹地,與趙元庚、與可能的狄人聯軍,決一死戰!”
楚驍的目光掃過麾下文武,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此戰,關乎華夏氣運,關乎我靖南王業存亡!諸君,需效死力!”
“謹遵王命!萬死不辭!”殿內眾人齊聲應諾,一股悲壯而激昂的戰意彌漫開來。
西北,玉門關。
戰事已持續月餘,關牆早已殘破不堪,多處用土木磚石勉強填補,如同一個遍體鱗傷的巨人,依舊頑強地屹立在風沙之中。
狄人的攻勢一波猛過一波。阿史那賀魯得到了王庭可能與大靖朝廷結盟的消息,攻勢愈發瘋狂,意圖在盟約達成前,搶先拿下玉門關,攫取最大的戰功與聲望。
這一日,狄人動用了秘密打造的數輛高達數丈的“攻城塔”,外包生牛皮,內藏精銳武士,緩緩向關牆逼近。同時,數以萬計的箭矢如同飛蝗般覆蓋城頭,壓製守軍。
“瞄準攻城塔底部輪軸!火油準備!”麴智盛嘶啞著嗓子下令,他的鐵甲上布滿了刀箭痕跡和乾涸的血跡。
西州守軍冒著箭雨,奮力將火箭射向攻城塔,但牛皮浸濕後難以點燃。巨大的塔身越來越近,塔上射下的冷箭不斷造成守軍傷亡。
“不能讓它靠上來!”麴智盛眼中閃過一絲狠色,“敢死隊!隨我出城,毀了它!”
“世子不可!”麴勇急忙阻攔。
“玉門關若破,西州不保!有何不可?!”麴智盛一把推開他,親自挑選了三百名最悍勇的死士,以繩索墜下城頭,直撲那幾具龐然大物!
城頭箭雨拚命掩護。三百死士如同撲火的飛蛾,頂著盾牌,衝向攻城塔。他們用戰斧瘋狂劈砍塔樓木輪和支架,將火油罐奮力擲向塔身。
狄人顯然沒料到守軍敢如此決死反擊,塔內和周圍的狄兵蜂擁而出,與西州死士絞殺在一起。麴智盛揮舞馬槊,在敵群中左衝右突,每一擊都勢大力沉,所向披靡。不斷有死士倒下,但活著的人依舊死戰不退。
終於,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數架攻城塔的輪軸被毀,或燃起大火,歪斜在原地,無法再前進。麴智盛帶著不足百人的殘兵,浴血殺回城下,被城上放下繩索拉回。
他站在垛口後,望著城外依舊密密麻麻的狄軍營帳和關下堆積如山的屍體,劇烈地喘息著。玉門關還在,但還能守多久?他抬頭望向東南方,心中默念:“楚驍兄,你的援手,何時能至?”
長江天塹,自古便是南北天塹。欲要北伐,渡江是第一道,也是最凶險的一道難關。
靖南水師都督滄,親自率領一支由快船和偽裝商船組成的偵察分隊,日夜不停地遊弋在長江南岸,嚴密監控北岸朝廷水師的動向、沿江布防情況以及水文變化。
“北岸新增了至少三十座箭樓,江麵巡邏船隻數量增加了一倍,大型戰船多集結於幾個主要渡口如采石磯、瓜洲渡。”滄站在船頭,舉著千裡鏡,冷靜地分析著,“他們預料到我們會北上,防禦加強了。”
與此同時,在承天城外的沙盤室內,一場緊張的戰術推演正在進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巨大的沙盤上,長江蜿蜒,北岸城池、營壘星羅棋布。楚驍、張掖、岩鷹等高級將領圍聚四周。
“強渡損失太大,即便有水師掩護,北岸以逸待勞,我軍半渡而擊,危矣。”張掖指著幾個傳統渡口,眉頭緊鎖。
“可否聲東擊西?”岩鷹提出,“佯攻采石磯,主力暗度陳倉,從下遊某處偏僻江段偷渡?”
“風險依然存在,北岸斥候亦非瞎子,大規模部隊調動難以完全隱蔽。”程青負責情報,深知其中困難。
楚驍沉默良久,手指在沙盤上長江中遊某處點了點:“此處,鄱陽湖口,水道複雜,港汊縱橫,我軍水師可借此地利隱匿行蹤。且對岸地勢相對平緩,利於登陸後展開。更重要的是,從此處登陸,可直插荊湖腹地,威脅中原側翼,打亂敵軍部署。”
他頓了頓,繼續道:“渡江之戰,關鍵在於‘奇’與‘快’。水師需確保局部製江權,以炮艦轟擊北岸預設陣地,掩護登陸船隊。第一批登陸部隊,必須是最精銳的敢死之士,不惜代價建立灘頭陣地,後續部隊則需源源不斷,擴大戰果。”
“登陸之後呢?”張掖追問。
“登陸之後,不急於攻打重鎮,而是以最快速度,向西北方向穿插!”楚驍的手指劃出一條淩厲的線路,“目標——宛城!此地乃南北要衝,糧草囤積之所。拿下宛城,便可切斷中原與部分南方殘敵的聯係,震動京畿!同時,派出偏師,聯絡中原各地義軍及暗中投誠的將領,讓其紛紛響應,使趙元庚首尾難顧!”
一套大膽而冒險的北伐方略,在楚驍的闡述下,逐漸清晰。這需要水陸精妙配合,需要將士用命,更需要那麼一點運氣。
“各部依此方略,細化預案,加強針對性訓練!尤其是水師與登陸部隊的協同!”楚驍最終拍板,“時機,就在秋高馬肥,江水未枯之時!”
就在靖南政權為這驚天一躍做最後準備之時,江北,一隊打著狄人王庭旗幟的使團,在朝廷官員的“護送”下,正緩緩駛向京城。南北對抗的棋局,因北方狼煙的加入,變得更加凶險莫測。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