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重得化不開的江霧,成為了靖南大軍最完美的掩護。千帆競渡,卻詭異地寂靜,隻有船槳劃破水麵的輕微嘩啦聲,以及士兵們壓抑到極致的呼吸。
楚驍立於“破浪”號船頭,身形在霧中若隱若現,如同蟄伏的巨龍。他的目光穿透迷霧,緊緊盯著北岸那模糊的輪廓。心臟沉穩地跳動著,與這片天地間的死寂形成鮮明對比。
“王上,距北岸不足兩裡。”滄的聲音低沉傳來,他緊握著船舷,感受著水流的細微變化。
“傳令,炮艦前出,瞄準岸上火光及疑似工事區域,聽號令齊射。登陸船隊,做好衝鋒準備。”楚驍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命令通過燈火信號迅速傳遍整個船隊。龐大的艦隊如同暗夜中潛行的巨獸,悄無聲息地逼近獵物。
北岸,朝廷沿江防線。由於大霧,哨兵們的警戒心降到了最低,大部分人都蜷縮在營壘或箭樓裡打盹。他們絕難想象,敵人會選擇在這樣的天氣發動如此規模的渡江作戰。
突然——
“咻——嘭!”
一顆紅色的信號彈從靖南水師陣列中尖嘯著升空,在濃霧中炸開一團模糊的光暈。
這,就是進攻的信號。
“放!”滄幾乎在信號彈升起的同時怒吼出聲。
早已準備就緒的靖南炮艦側舷,瞬間噴吐出數十條熾熱的火舌。
“轟!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猛然炸響,如同九天驚雷,徹底撕裂了長江北岸黎明前的寧靜!實心鐵彈和開花彈呼嘯著劃過霧靄,狠狠砸在北岸的灘頭陣地、箭樓、營寨之上!木石崩裂,火光迸現,慘叫聲瞬間被巨大的爆炸聲淹沒。
北岸守軍被打懵了!從睡夢中驚醒的士兵驚慌失措,有的甚至沒來得及拿起武器,就被炮火吞噬。
“登陸!快!搶占灘頭!”先登營統領,疤臉校尉聲嘶力竭地大吼,第一個跳下舢板,涉著冰冷的江水,揮舞著戰刀衝向煙火彌漫的岸邊!
“殺啊!為了靖南!”
“先登死士,有進無退!”
五千先登營死士,如同下山的猛虎,發出震天的怒吼,緊跟其後,洶湧地撲上北岸!他們三人一組,五人一隊,冒著零星射來的箭矢和銃彈,迅速清理著殘存的抵抗,用生命和血肉,在一片混亂中,硬生生開辟出一片立足之地。
楚驍所在的“破浪”號也衝到了岸邊,他拔出佩劍,遙指前方:“全軍登陸!張掖,鞏固灘頭,向兩翼擴展!岩鷹所部,立刻向此地靠攏!”
“遵命!”
更多的運輸船靠岸,張掖率領的左軍、中軍主力如同潮水般湧上北岸,刀盾手迅速結陣向前推進,長槍兵緊隨其後,弓弩手和火銃手則占據有利位置,向試圖反撲的敵軍傾瀉箭雨和鉛彈。訓練有素的靖南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最初的灘頭據點,擴張成了一個堅固的橋頭堡。
北岸守軍試圖組織反擊,但被這突如其來的雷霆打擊和靖南軍迅猛的攻勢徹底打亂了陣腳。將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軍官,零星的反撲在靖南軍嚴密的陣型和凶猛的火力麵前,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粉身碎骨。
渡江戰役,首戰告捷!靖南王旗,終於插上了長江北岸。
靖南軍成功渡江,並迅速擊潰北岸守軍,建立穩固橋頭堡的消息,如同又一記喪鐘,在幾天後傳到了京城紫宸殿。
這一次,趙元庚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他癱坐在龍椅上,麵色死灰,眼神空洞地望著殿外,仿佛能聽到南方傳來的喊殺聲。殿下文武百官,鴉雀無聲,一種末日降臨的絕望感扼住了每個人的喉嚨。
“楚驍……過了江了……過了江了……”趙元庚喃喃自語,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他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長江天塹,在他手中,形同虛設。
“陛下!當務之急,是立刻調集京營、河北、山東諸軍,南下阻擊!絕不能讓楚驍流寇深入中原!”一員武將硬著頭皮出列奏請。
“阻擊?拿什麼阻擊?”一位文官慘然道,“虎賁軍已沒,各地兵馬要麼被狄人牽製,要麼需鎮守地方防備民變,京營……京營還能戰嗎?”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逆賊兵臨城下嗎?!”
“或許……或許可催促狄人速速南下……”
“引狼入室,猶未可知啊!”
朝堂之上,瞬間吵作一團,推諉、指責、絕望、投降的言論混雜在一起,昔日的莊嚴蕩然無存。
“夠了!”趙元庚猛地發出一聲嘶啞的咆哮,他掙紮著站起身,身體搖晃,指著下方,“調兵!給朕調兵!所有能動的兵馬,都給朕派上去!守住宛城!守住洛陽!守不住……守不住……”他後麵的話沒能說出口,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鮮血從指縫中滲出。
他已經看到,龍椅之下,萬丈深淵。楚驍渡過長江,不僅僅是一次軍事上的突破,更是一柄插向大靖王朝心臟的利刃,徹底動搖了這個腐朽帝國的根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望北灘橋頭堡已然穩固。繳獲的輜重、俘虜的敵軍被迅速清理整頓。
楚驍沒有絲毫耽擱,立刻按照預定方略,揮師北進!
“張掖,你率左軍為前鋒,直撲宛城!沿途遇小股敵軍,不必糾纏,以最快速度兵臨城下,造成威懾!”
“岩鷹,你率右軍清掃我軍側翼,拔除沿途塢堡、哨卡,保障糧道暢通,並派出遊騎,廣布我軍檄文,招撫流散官兵與百姓!”
“中軍隨我行動,水師沿江提供策應,並繼續向上下遊擴大控製區域,尋找新的渡口,分散敵軍注意力!”
靖南軍如同出閘的洪流,以宛城為箭頭,悍然插入中原腹地。
沿途郡縣,聞風喪膽。有的守將試圖據城而守,但在靖南軍展示出火炮的威力,尤其是幾座小縣城的大門被“龍吟炮”輕易轟開後,抵抗意誌迅速瓦解。更多的州縣官員,或棄城而逃,或直接開城投降。楚驍發布的安民告示和招賢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百姓的恐懼,甚至有一些對朝廷不滿的豪強、士子,主動前來投效。
張掖的前鋒部隊進軍神速,幾乎未遇像樣的抵抗,數日後,兵鋒已抵達宛城外圍!
宛城守將緊急關閉城門,點燃烽火向四方求援,城內人心惶惶。
而與此同時,程青統籌的情報係統和暗中聯絡的內應也開始發揮作用。中原各地,尤其是靠近前線的區域,打著“靖南”旗號或自稱響應王師的義軍蜂擁而起,襲擊官衙,攻打糧隊,使得朝廷本就混亂的指揮係統更加雪上加霜。
楚驍站在北岸的高坡上,望著眼前這片廣袤而陌生的土地,以及遠處宛城那隱約的輪廓。他知道,渡江成功隻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即將在宛城,乃至更北方的洛陽、京城展開。但他的軍隊士氣正盛,他的大義名分正在傳播,而他的敵人,正從內部開始腐爛。
驚雷已炸響,接下來,將是席卷中原的鐵血風暴!而遠在西北的玉門關,似乎也因這股風暴的刮起,感受到了一絲微妙的變化——狄人持續月餘的瘋狂攻勢,在靖南軍成功渡江的消息隱約傳來後,竟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減緩。阿史那賀魯的目光,似乎也開始更多地投向了東南方。天下的棋局,因楚驍這決絕的一步,徹底活了過來。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