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二年的春風,吹拂過已然煥發生機的靖朝大地,卻未能完全平息北疆的血火氣息。野狐嶺的硝煙雖散,但皇帝楚驍深知,真正的和平,需以絕對的武備與遠見的布局來維係。北狄元氣大傷,然草原廣袤,難保不會孕育新的威脅。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大漠黃沙,投向了更為浩瀚的南方海洋。
“海疆之利,關乎國運。前朝閉關自守,片板不得下海,致使海路閉塞,倭寇、西夷漸生覬覦之心。”紫宸殿內,楚驍指著新繪製的、包含了部分模糊海岸線的巨幅寰宇圖,對內閣重臣與水師都督滄說道,“朕欲遣水師精銳,揚帆南下,宣示國威,探索航路,通商惠工,並清剿可能存在的海上威脅。”
“陛下聖明!”滄眼中閃爍著與駕馭風浪時同樣的光芒,“我靖朝水師,經長江、黃河、北海諸戰,船堅炮利,將士用命,正可縱橫四海!臣願親率艦隊南下!”
“準!”楚驍頷首,“此次南下,非為征戰,亦為探索。然,若遇挑釁,或有不臣之島夷、海盜巢穴,當以雷霆手段擊之,揚我靖字龍旗之威!軍器監新研製的‘靖海級’巡航艦及‘火龍出水’大型火箭)可優先配屬爾等。”
一項注定將影響深遠的海上遠征,就此定策。
皇帝大力開拓海疆的決策,在朝堂並非沒有異議。部分守舊文臣以為,中原初定,北疆新平,當與民休息,耗費巨資造艦遠航,實乃舍本逐末。
“陛下,茫茫大海,風險難測,尋仙求藥之前鑒不遠啊!”一位老翰林痛心疾首。
程青則力排眾議:“不然!海貿之利,遠超田賦。前宋市舶司歲入便可佐證。且東南沿海,向有豪強與海盜勾結,不服王化,正可借水師兵威,一舉肅清,永靖海疆!更可探訪海外奇物,充盈國庫,此乃開源強國之良策!”
楚驍最終乾綱獨斷,支持了程青與滄的意見。帝國的車輪,在陸上征戰稍歇後,開始隆隆駛向藍色的疆域。
與此同時,北疆的深耕細作也未停歇。鎮北王麴智盛坐鎮漠南都護府,一麵繼續清剿狄人殘部,一麵大力推行屯田。來自中原的移民,在軍隊護衛下,於河套平原開墾出片片良田,引黃河水灌溉,昔日的牧場逐漸變為塞上糧倉。歸附的草原部落,在靖朝規範的榷場中進行貿易,用牛羊馬匹換取茶葉、布匹和鐵器,生活逐漸安定,反抗的念頭也日漸淡薄。一條以鎮北關為核心,連接陰山、河套的堅固防線已然成型,北疆的基石被夯得無比堅實。
靖朝水師主力艦隊,以三艘新下水的“靖海級”巡航艦,裝備側舙重炮二十餘門為核心,輔以十餘艘大小戰船、補給船,共計船隻三十餘艘,官兵五千餘人,在都督滄的統領下,自杭州灣揚帆啟航。
艦隊沿東南沿海南下,首先抵達閩浙交界處的流求大島。此島雖名義上歸屬前朝,但朝廷控製力極弱,山中多有不服管束的土番部落,沿海則盤踞著亦商亦盜的武裝海商集團。
一支自稱“鎮海龍王”的海盜,仗著熟悉水道,船快人悍,竟想趁靖朝水師初來乍到,撈上一筆。
“都督,前方發現海盜船隊,約二十餘艘,正向我來!”了望手高聲預警。
滄站在旗艦“伏波號”的船樓上,冷靜下令:“各艦按‘海鵠陣’展開!炮手就位,測距!傳令,掛出龍旗,鳴炮示警!若其不退,則視為挑釁,全力擊之!”
隆隆炮聲響起,水柱在海盜船隊前方衝天而起。海盜頭目見靖軍船堅炮利,陣型嚴整,非以往官兵可比,心知踢到了鐵板,但仗著船小靈活,試圖迂回靠近,進行他們擅長的接舷戰。
“想靠近?做夢!”滄冷笑,“左翼快船分隊,前出攔截,用拍杆和火銃招呼!主力艦炮,延伸射擊,覆蓋其後方船隊!”
命令下達,靖軍水師展現出高超的戰術素養。靈活的哨船如同獵犬,死死纏住試圖靠近的海盜小船,船上的水兵用火銃和弓弩精準射殺甲板上的海盜。而主力巡航艦的重炮則不斷轟鳴,將海盜後方的大型船隻一一撕碎、點燃。
不到一個時辰,所謂“鎮海龍王”的船隊便損失過半,餘者倉皇逃入近岸複雜水道。滄並未深追,下令救起落水海盜,作為情報來源和苦力,繼續南下。此戰,靖朝水師兵不血刃地震懾了東南沿海的宵小,龍旗所至,海道肅然。
艦隊繼續南行,穿越澎湖,途經呂宋群島菲律賓)。他們在此地的土著部落中,用攜帶的瓷器、絲綢,換取了大量珍貴的香料——丁香、肉豆蔻等。程青派隨船文吏詳細記錄了當地風土人情、物產資源,並繪製了粗略的海圖。這些散發著奇異芬芳的植物,讓滄和將士們意識到了海外貿易蘊含的巨大財富。
離開呂宋,艦隊航向西南,目標直指東西洋交彙的咽喉要道——滿剌加海峽馬六甲海峽)。據被俘海盜供述及前朝零星記載,此地有一古城單馬錫新加坡古稱),港口繁榮,但近年來被一夥來自西方的“紅毛夷”葡萄牙人)占據,其船堅炮利,控製航道,對過往商船課以重稅,甚至公然劫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滄深知,欲打通南下西進之路,此關必過。
艦隊抵達單馬錫外海,果然見到港口處停泊著數艘形製奇特、船身較高、裝備眾多火炮的西洋帆船,岸上建有石質堡壘,飄揚著陌生的旗幟。
“掛出旗語,通告對方,我乃大靖天子麾下水師,要求其首領前來覲見,並開放航道!”滄試圖先禮後兵。
然而,對方的回應是堡壘上升起的戰鬥旗,以及港內西洋戰艦率先發出的炮擊!炮彈落在靖軍艦隊前方,挑釁意味十足。
“冥頑不靈!”滄眼中寒光一閃,“全軍聽令!按第三號作戰預案,強攻港口!目標,摧毀夷船,奪取堡壘!”
激烈的海戰瞬間爆發。
西洋戰艦火炮射程頗遠,且射擊精準,給靖軍艦隊造成了一定困擾。但靖朝水師勝在數量眾多,戰術靈活,且“靖海級”巡航艦的裝甲與火力絲毫不遜於對方。
“伏波號、定遠號,集中火力,攻擊左翼那艘最大的夷船!其餘各艦,掩護並壓製堡壘炮火!”滄沉著指揮。
靖軍戰艦冒著炮火,靈活地變換陣型,搶占上風位。側舷火炮齊射的轟鳴震耳欲聾,實心彈狠狠砸在西洋戰艦的船體上,木屑紛飛。
與此同時,滄下令動用秘密武器——“火龍出水”!數支綁縛著大型火藥筒的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如同火龍般撲向港內的西洋船隻和岸上堡壘!雖然命中率不高,但造成的火光與混亂極大地打擊了對方的士氣。
海戰持續的同時,滄派出的登陸部隊,乘坐小艇,在艦炮掩護下,向岸上堡壘發起了猛攻。戰士們頂著堡壘射出的彈雨,用炸藥包炸開了堡壘的大門,與其中的西洋士兵和雇傭兵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
戰鬥從海上蔓延到陸地,異常慘烈。靖軍憑借兵力優勢、火器威力以及決死的勇氣,逐漸占據了上風。港內的西洋戰艦或被擊沉,或被點燃,岸上堡壘也最終升起了靖字龍旗。
此戰,靖朝水師付出了數艘戰船受損、數百人傷亡的代價,但成功拔除了西洋殖民者在東南亞的一個重要據點,奪取了滿剌加海峽的控製權。烈焰焚港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周邊所有土著王國與過往商船。大靖龍旗的威嚴,伴隨著火炮的轟鳴,響徹南洋。
滄站在硝煙尚未散儘的單馬錫堡壘最高處,望著腳下被征服的港口和遠方無垠的海洋,心中豪情萬丈。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更加廣闊的西洋印度洋),等待著龍旗的去處。帝國的威名,已從北方草原,擴展至這萬裡波濤之上。
喜歡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請大家收藏:()喋血江山:從邊陲狼煙到九五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