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前將軍大營,夜。
燭火通明,劉備正與徐庶、楊修等人對著地圖推演軍情,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
雷薄大軍壓境,張飛、霍峻部偏師在外,勝負未卜,由不得他不懸心。
忽然,帳外傳來一陣急促而興奮的馬蹄聲,隨即親兵高聲稟報:“啟稟都督!張校尉、霍軍侯處有緊急軍情送到!大捷!大捷啊!”
劉備猛地抬頭,眼中精光爆射:“快傳!”
一名風塵仆仆的傳令兵疾步入帳,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血跡未乾的絹書,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啟稟都督!張校尉、吳軍侯並霍軍侯,於中條山道口設伏,大破雷薄先鋒陳蘭部,陣斬賊將陳蘭,殲敵數千,俘獲無算!”
“現張校尉已與及時回師的張鎮南將軍合兵一處,乘勝夜襲雷薄主營,雷薄授首,其主力已潰!張將軍請都督速發大軍東進,直搗壽春!”
“好!好!好!”劉備一把奪過軍報,飛快覽畢,頓時喜形於色,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忍不住大笑,“真乃虎將也!此一戰,定乾坤矣!”
徐庶、楊修等人聞訊,亦是麵露喜色,紛紛拱手道賀:“恭喜都督!雷薄既破,壽春門戶洞開,袁術已成甕中之鱉!”
劉備暢快大笑,意氣風發,當即決斷:“天賜良機,豈容錯過!傳令全軍,明日拂曉,拔寨起營,東進壽春!我要親提大軍,兵臨城下,看那袁公路還能猖獗幾時!”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
劉備大軍浩浩蕩蕩,旌旗蔽日,刀槍如林,離開經營多日的汝陰大營,沿著被掃清的通道,向著袁術偽都壽春的方向,高歌猛進!
與此同時,江夏,夏口。
太守黃祖正為孫策大軍連日猛攻、水寨岌岌可危而焦頭爛額,愁眉不展。
這日,忽有親兵來報:“太守!荊州援軍到了!是文聘文將軍親率精銳前來!”
黃祖聞言,如聞仙樂,猛地從座位上彈起:“快!快請文將軍進來!”
片刻,一身戎裝、風塵仆仆的文聘大步走入廳堂,拱手行禮:“末將文聘,奉劉荊州之命,率部前來助太守共禦孫賊!”
黃祖搶步上前,緊緊握住文聘的手,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仲業!你來得太及時了!有你在,我江夏無憂矣!”
文聘乃是荊州有名的宿將,沉穩善守,他的到來,無疑讓江夏防線穩定不少。
黃祖心中稍安,連忙安排文聘部屬入駐關鍵防區,加強守備。
待初步安頓完畢,黃祖才想起一事,問道:“仲業,朝廷除了派你來,可還有彆的援軍?那孫策勢大,僅憑我等,恐仍難以久持啊。”
文聘如實回稟:“朝廷確有部署。除聘前來之外,更遣曹兗州之子曹昂公子,率精兵東出,直逼合肥,欲行‘圍魏救趙’之策,迫使孫策分兵回援。”
黃祖一聽,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甚至有些不滿:“攻打合肥?此刻江夏危如累卵,正需兵力,為何不分兵來此?去攻那合肥有何用處?豈非舍本逐末!”
文聘神色不變,沉穩解釋道:
“黃太守息怒。此乃徐元直先生與朝廷諸公定下的‘圍魏救趙’之策。孫策根基在江東,廬江、丹陽乃其心腹之地。”
“合肥地處要衝,若被王師攻克,則孫策後路堪憂,巢湖糧道亦受威脅。彼時,孫策必不敢久頓兵於堅城之下,恐其老家有失。此正為解江夏之圍的上策。”
這時,侍立在黃祖身旁的一名年輕軍司馬開口道:“文將軍所言極是。”
眾人望去,隻見此人約二十出頭年紀,麵容英挺,身形矯健,雖著軍司馬製式甲胄,卻腰係一串銅鈴,行動間叮當作響,眉宇間自帶一股桀驁不馴之氣。
他繼續道:“孫策恃勇而來,利在速戰。我水軍若與之江上決戰,正墮其彀中。不若憑寨固守,挫其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