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卿百官,曆經董卓之亂,更深受李傕、郭汜麾下那些驕兵悍將的蹂躪,對於掌兵的武夫,普遍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與不信任。
然而,徐晃卻又有些不同。
首先,他是天子劉協於新豐大捷後親口冊封的“討逆將軍”,乃是正兒八經的“天子近臣”,與楊奉、段煨那些半路投靠、出身複雜的西涼軍頭相比,在身份上似乎更“正統”一些,讓人潛意識裡覺得親近幾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徐晃此人雖為武將,卻舉止有度,頗知禮數。
自奉命護送他們北上高陸以來,始終以禮相待,從未有過絲毫怠慢。其麾下兵卒更是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不僅未曾騷擾他們這些“累贅”官員,就連高陸本地百姓也未曾侵擾半分,與記憶中那些燒殺搶掠的西涼兵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種對比之下,百官們對徐晃及其部眾,竟生出一種連他們自己都未必察覺的依賴感。
如今這唯一的依靠突然離去,頓時讓所有人陷入了巨大的安全感真空之中。
這種心情極為複雜微妙,恰如那待字閨中的少女,盼著情郎前來保護,卻又怕他來時行為孟浪,唐突了自己。
既渴望徐晃這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提供保護,又本能地對武力本身懷有戒懼。如今軍隊驟然離去,留下的便是無儘的彷徨與擔憂。
“徐將軍……也不知奉了陛下何等旨意,竟將兵馬儘數帶走,這……這萬一有流寇或潰兵襲擾,該如何是好?”一位中年文官忍不住低聲歎息,道出了眾人的心聲。
旁邊一人苦笑搖頭:“陛下用兵,自有深意,非我等所能揣度。隻是……唉,這心裡,終究是空落落的,七上八下啊。“
而不知道是誰喊了句,討逆將軍凱旋了!一眾官員立馬精神起來,連連起身。
高陸縣城門處,塵土尚未落定,一眾翹首以盼的官員們便已按捺不住,紛紛湧出城外相迎。
當他們看到徐晃率領騎兵隊伍浩浩蕩蕩歸來,不僅人馬齊整,旌旗招展,更押解著垂頭喪氣的俘虜,隊伍後麵還跟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滿載糧草軍械的大車時,連日來的擔憂惶恐瞬間被巨大的驚喜所取代!
什麼君子矜持,什麼士人氣節,在此刻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生存與安全的渴望壓倒了一切。
官員們臉上堆滿了前所未有的熱情笑容,平日裡或許相互看不順眼的清流濁流此刻也顧不上了,爭先恐後地圍上前去,各種溢美之詞如同不要錢般潑向徐晃:
“徐將軍真乃國之棟梁!用兵如神!”
“此番大捷,全賴將軍虎威!陛下得此良將,何愁李傕不滅!”
“將軍辛苦了!快請入城歇息!”
他們眼巴巴地望著那些糧車,目光中充滿了渴望。
儘管徐晃此前並未短缺他們的日常飲食,但經曆過長安缺糧、顛沛流離的慘痛,對於糧食,這些公卿百官有著近乎本能的貪婪和不安。
充足的糧草,意味著安全,意味著他們可以在這亂世中繼續存活下去。
徐晃端坐馬上,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和奉承,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他本性沉穩寡言,不喜應酬,尤其不耐與這些心思複雜的文官周旋。但場麵上的事,終究不能太過失禮。
他勉強抱拳回禮,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諸公過譽了。晃奉陛下軍令行事,幸不辱命。些許繳獲,已命人登記造冊,不日將呈報陛下。”
他隨即吩咐部下,從繳獲的糧秣中分出部分,給這些官員及其家眷改善夥食,也算是一種安撫。此舉更是引來一片感恩戴德之聲。
入夜,縣衙臨時充作的將軍行轅內燈火通明。徐晃剛處理完軍務,正準備歇息,親兵來報:“將軍,安集將軍董承求見。”
徐晃聞言,略感詫異。董承雖頂著“安集將軍”的名號,但並無實際兵權,此刻更算是個光杆將軍。不過名義上兩人確是同級,徐晃不好拒之門外,便道:“有請。”
董承滿麵春風地走了進來,先是對徐晃今日大捷又是一番天花亂墜的恭維,言辭比白天那些官員更加肉麻露骨。徐晃隻是靜靜聽著,不置可否。
寒暄過後,董承話鋒一轉,湊近了些,壓低聲音道:“徐將軍,你我同為陛下效力,又皆是武職,理應多親近才是。不瞞將軍,董某雖不才,卻也出身董太後族中,論起來,與當今陛下也算有幾分香火之情,乃是正經的外戚啊……”
他刻意點明自己的“外戚”身份,意圖拉近關係。
徐晃心中警鈴大作。他雖不擅官場鑽營,但也深知“外戚”二字在漢末意味著什麼,更明白董承此時套近乎絕非單純敘舊。
他麵色不變,語氣卻帶著疏離,拱手道:“董將軍言重了。晃一介武夫,唯知奉命行事,儘忠職守。陛下天威浩蕩,我等臣子儘心竭力便是,不敢妄攀其他。”
董承見他油鹽不進,臉上熱情的笑容頓時僵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不快,但很快又掩飾過去,乾笑兩聲:“嗬嗬,徐將軍忠直可嘉,可嘉!既如此,董某便不打擾將軍休息了。”說罷,悻悻而去。
送走董承,徐晃獨自在燈下沉思片刻。他雖不願卷入是非,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董承意圖結交統兵大將,其心難測。略一沉吟,他取過紙筆,除了詳細撰寫今日劫糧成功的戰報外,將董承今夜來訪、刻意拉攏之事也原原本本記錄了下來,封入信函,命心腹連夜送往華陰天子行在。
“陛下聖明,自有決斷。”徐晃望著信使遠去的背影,心中默道。他所能做的,便是恪守本分,不偏不倚,將一切如實上奏。這紛亂的棋局,終究需要那位少年天子親自落子。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