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弘農楊氏_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章 弘農楊氏(1 / 2)

李傕率領殘部,一路惶惶如喪家之犬,沿著渭水南岸向西狼狽潰退。

沿途不斷有掉隊的士卒、驚散的潰兵被收攏,但更多的則是趁亂逃亡,不知所蹤。待他驚魂稍定,在渭南縣勉強停下腳步,清點人馬時,一顆心頓時沉到了穀底。

出發時浩浩蕩蕩的三萬大軍,此刻竟隻剩下不足一萬五千戰兵,且大多盔甲歪斜,士氣低落,如同霜打的茄子。

更讓他揪心的是,隨軍的輔兵、民夫早已在混亂中跑得乾乾淨淨,那些負責運輸糧草輜重的隊伍更是連同物資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今軍中僅有的些許存糧,還是他本部親信騎兵拚死攜帶出來的,對於這上萬張嘴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前有漫漫歸途,後有雖未緊逼卻如影隨形的護駕軍,李傕隻覺得焦頭爛額。

他不敢停留太久,隻能硬著頭皮,驅使著這支饑腸轆轆、人心惶惶的隊伍,繼續向長安方向撤退。一路上,他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防備可能的追擊和襲擾,行軍速度緩慢,士卒們餓得眼冒金星,隻能挖些野菜、甚至剝樹皮充饑,怨聲載道,逃亡事件時有發生。

劉協率領的護駕軍,在賈詡的建議下,並未急於追擊殲滅李傕殘部,大軍每日隻是不疾不徐地向前推進一段距離,然後便擇險要處紮下堅固營壘,並不主動尋求決戰。

與此同時,劉協派出大量使者,持天子詔書,沿途招撫收納那些被李傕拋棄或自行逃散的潰兵敗將。

詔書中言明,隻要棄暗投明,歸順天子,過往罪行一概不究,並可依據才能和功勞授予官職。

對於那些走投無路、饑寒交迫的潰兵而言,這無疑是絕處逢生。一時間,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散兵遊勇前來歸附,護駕軍的實力如同滾雪球般迅速壯大,士氣愈發高昂。

李傕在撤退途中,不斷收到探馬關於後方情況的急報。當他得知劉協不僅沒有損失,反而在不斷吸納他的潰兵,實力日益增強時,又驚又怒,卻又無可奈何。他深知,照此下去,莫說撤回長安,恐怕還沒走到一半,自己這支殘軍就要因為饑餓、逃亡和絕望而徹底瓦解,甚至可能發生營變!

看著身邊麵有菜色、眼神閃爍的部下,李傕把心一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與決絕。他再也顧不得什麼大軍、什麼權勢了,此刻保命要緊!

是夜,他秘密召集了最信得過的千餘本部精銳騎兵,將僅存的一點糧食集中分配給他們,然後趁著夜色和全軍熟睡之際,悄然離開大營,快馬加鞭,朝著長安方向亡命遁去。

他將剩下的上萬步卒和大量傷病員,如同丟棄破履一般,徹底拋棄在了這荒郊野嶺,任其自生自滅。

翌日清晨,當被拋棄的將士們發現主帥早已溜之大吉時,軍營瞬間炸開了鍋,絕望的哭喊聲、憤怒的咒罵聲響成一片。

很快,這支群龍無首、陷入絕境的部隊,便在大勢和求生的本能驅使下,成建製地向後方緩緩追來的護駕軍投降了。

劉協站在新立的營門前,看著眼前黑壓壓一片跪地請降的敵軍,以及遠處渭水方向李傕逃亡激起的淡淡煙塵,對身旁的賈詡歎道:“文和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李傕氣數已儘了。”

賈詡微微躬身:“陛下天威所至,逆賊自然望風披靡。長安,已不遠矣。”

協聽著賈詡那句“長安已不遠矣”,目光投向西方,眼神卻並無多少輕鬆,反而帶著一絲隻有他自己才懂的凝重。

長安城,他記憶深處那座由他親手選定、蕭何督建、用以鎮守關中、俯瞰天下的雄城。

其城牆之高厚,防禦體係之完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更不用說,董卓後來還在長安以西修建了那座號稱“金城湯池,積穀可支三十年”的郿塢堡壘。

李傕即便如今隻剩下萬餘殘兵敗將,一旦逃回長安,據堅城而守,再強行征發城內百姓上城助守,到時候……

想到這裡,劉協下意識地微微搖頭。

那將是一場極其艱難、耗時持久的圍城戰,絕非賈詡輕描淡寫一句“長安已不遠矣”所能概括。

他瞥了一眼身旁垂手而立、麵色平靜無波的賈詡,心中暗忖:此人智計百出,於軍國大事上的判斷精準狠辣,但其為人處世,卻總像是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言語間滴水不漏,恭謹中透著疏離,仿佛永遠將自己置於一個旁觀者和工具的位置上,從不肯真正交心。

除了獻計獻策,其餘的話,聽聽也就罷了,當不得真。

他沒有接賈詡的話,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轉而吩咐道:“文和,降卒的整編安置,還需你多費心。務必甄彆清楚,妥善處置,既要充實我軍,亦要防其反複。”

“臣,遵旨。”賈詡躬身應道,語氣一如既往的平穩恭順,聽不出絲毫波瀾。

劉協不再多言,轉身走向中軍大帳,心中卻已開始盤算下一步的行動。攻克長安,絕非易事,必須早作謀劃。而賈詡此人,雖才智超群,可用,但卻不得儘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協望著遠處層巒疊嶂的秦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思賢若渴的感慨。

他低聲自語道:

“天下的人才啊——賈文和此人,智謀深遠,手段狠辣,用好了或可如陳平一般,能解燃眉之急,助我平定禍亂。可朕如今,更缺的是能總攬全局、治國安邦的蕭何,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張良,是能戰必勝、攻必克的韓信啊。”

他微微歎了口氣,目光掃過營中雖士氣高昂卻略顯粗獷的西涼將士們。

關隴之地,民風彪悍,武德固然充沛,衝鋒陷陣的勇將不難尋得,然則精通政務、明悉典章、善於治理地方的文治之才,卻如同沙中淘金,稀少難得。

這讓他不禁懷念起記憶中那豐沛故地的鄉黨兄弟,雖出身微末,卻彼此知根知底,用起來放心順手,更彆說還出了蕭何陳平這種人物。

忽然,他想起一事,眉頭微蹙,他突然想起之前讓楊彪舉薦他的兒子來當值,怎麼這麼久還沒動靜,於是轉身對侍立在側的劉艾道:“去請楊司空來見朕。”

不多時,司空楊彪匆匆趕來,躬身行禮:“陛下召老臣前來,有何吩咐?”

劉協看著他,語氣帶著幾分不催促和不滿:

“楊公,前番朕讓你舉薦令郎楊修入朝效力,言明可任為侍中,隨侍朕左右。如今朕大軍即將西出弘農,直指京兆,正是用人之際,為何遲遲不見令郎前來?莫非楊公打算讓如此才俊一直閒居老家,埋沒於草野之間?這豈是為國舉賢之道?速速遣他前來,莫要再耽擱了。”

楊彪聞言,心中暗歎陛下催促甚急,卻也不敢違逆,隻得躬身應道:


最新小说: 婦產科的男醫生 港綜:開局滿爆率,我成娛樂大亨 全球殺戮:我一級屠神 苟道慎行:係統帶我撿漏諸天 無饑之邦不喂豺狼 辰仙之路 蓮花樓之花敗自開 封神來臨,我堵住了金鼇島大門 血玉千鱗 我在大宋當提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