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安元年_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章 建安元年(2 / 2)

徐晃也出列表示遵旨明了。

武將隊列中,眾將大多對錢糧賦稅之事不甚了了,但見天子決策果斷,賞罰分明,心中亦覺凜然,對朝廷的威信更添幾分敬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協看著領命的鐘繇與賈詡,心中暗道:“百姓有田可種,有飯可吃,冤屈有處可訴,誰還會跟著野心家造反?這天下亂的根源,一半在豪強,一半在饑寒。”

當年暴秦之亂,陳勝吳廣之流之所以一呼百應就是因為政令不得人心,就連秦地的老秦人都不再支持秦國了。所以他才能入關中為王。

想到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方能從根本上杜絕禍亂,劉協不禁又想起了那位曾提出類似見解、卻至今未能得見的大才——荀攸荀公達。

他收回投向賈詡和鐘繇的目光,轉而看向丞相楊彪,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楊公,”劉協開口問道,“前番荊州彆駕伊籍返程時,朕曾命其傳諭劉景升,征辟荊州賢才入朝。如今可有回音?荊州士子北上之事,進展如何?”

楊彪從容回奏:

“啟稟陛下。荊州牧劉表已遣使上書,言稱聞聽陛下克複長安,重振朝綱,不勝歡欣,已遵陛下諭旨,著手安排避居荊襄的北士賢才陸續北上。目前,多數士人已在其派兵護送下,抵達南陽郡宛城附近集結。”

“此番北上者,情形各異。其中多為先前朝廷任命,卻因中原戰亂、道路阻隔而未能赴任的地方官員。”

“例如,蜀郡太守荀攸荀公達,此前一直困於荊州,另有原京兆杜陵人士杜畿杜伯侯本為京兆官員,亦因關中動蕩,避難於荊襄。”

“此外,亦有如趙儼趙伯然等士人,純粹是因不堪戰亂流離,南遷避禍。然今聞天子號召,皆願北歸效命。”

“劉表已提供一份北上才俊名錄,其中確包括荀攸、趙儼、杜畿,以及文名頗盛的王粲王仲宣、潁川徐庶徐元直、河東裴潛裴文行、潁川杜襲杜子緒等數十人。”

“劉表言道,已命其侄劉磐麾下軍司馬黃忠,率部護送此批士人北上,預計現已抵達宛城、新野一帶。”

劉協仔細聽著每一個名字,尤其是聽到“荀攸”、“徐庶”時,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他微微頷首,隨即想到一事,順口問道:“朕記得,徐州牧劉玄德奉詔入朝,亦規劃經南陽,走武關道。如此,可否令劉玄德部與北上士人會合,一路護送西行?”

“司隸初定,弘農、京兆一帶恐尚有潰兵遊匪,有劉玄德麾下等猛將護衛,當可保萬全。此皆未來朝廷棟梁,不容有失。”

楊彪略一思忖,便點頭應道:“陛下聖慮周詳。兩路人馬目的地相同,行程可合,劉玄德乃宗親重臣,由其護送,確為穩妥。臣稍後便擬令,通過驛道傳諭宛城,令雙方彙合,同赴武關。”

“甚好。”劉協滿意地點點頭。

安排妥當後,他心中那份對人才的渴望卻並未平息,反而想起了另一個他極為看重、甚至帶著某種宿命般期待的名字。

他帶著幾分試探,再次向楊彪追問:“楊公,劉景升提供的名錄之中……可曾提及故豫章太守諸葛玄之侄,琅琊諸葛瑾諸葛子瑜,及其弟諸葛亮諸葛孔明的消息?”

楊彪聞言,仔細回想了一下奏報內容,隨後搖了搖頭,確認道:“回陛下,劉表所呈名錄之中,確未提及此二人之名。或仍隱居荊襄某處,未被州牧府悉數掌握;或另有緣由,未曾應召。”

聽到這個答案,劉協眼中掠過一抹難以掩飾的遺憾與失望,輕輕歎了口氣:“竟無此二人……可惜了。”

他並未多言,但那份短暫的沉默與歎息,卻讓殿內幾位重臣如楊彪、鐘繇等微微側目,心中暗忖:

陛下似乎對這兩個年輕人,有著超乎尋常的關注與期待?此人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令天子如此掛懷?

劉協很快收斂了情緒,恢複了一貫的沉穩。

他知道,人才招攬非一日之功,尤其是諸葛亮這等經緯之才,或許機緣未至。眼下,能迎來荀攸、徐庶、杜畿等一批賢士,已是極大的收獲。

“既如此,便依議行事吧。丞相,務必確保北上士人與劉玄德部順利彙合,安然入京。”劉協最後吩咐道。

“臣,遵旨。”楊彪躬身領命。

朝會繼續進行,商議其他軍政要務。但劉協心中,已將“尋訪諸葛孔明”之事,暗暗列為了一個長期且重要的事項。

他相信,那位與他年齡相仿、未來將“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臥龍,終有一天會出現在這未央宮前殿,成為他中興漢室的股肱重臣。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退隱江湖那些年 紅樓:這庶子怎麼又爭又搶 特種兵魂穿諸葛,靠係統稱霸三國 穿越東漢:開局火燒黃巾軍 攜空間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參暴富 重生後,我最喜歡收拾叛逆之徒 大叔苟在都市修仙傳 共感後,惡毒女修被絕嗣大佬寵哭 重生的我回地球當外賣小哥 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