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朝廷密謀奪取漢中之事,眼下絕不能對劉表透露分毫,否則必生變故。因此,諸葛瑾也隻是虛與委蛇,將場麵應付得滴水不漏。
宴席之上,諸葛瑾憑借其溫和儒雅的氣質和朝廷使者的身份,與荊州眾臣廣泛交談,暗中仔細觀察各方反應。
他很快注意到,以蒯良、蒯越兄弟為代表的荊州本土士族尤其是南陽、南郡一帶的世家,譬如黃氏,龐氏等,對朝廷使者的到來表現出真誠的歡迎與熱切。
言談之間,他們對天子還於舊都、重振朝綱深感欣慰,多次詢問長安朝廷的現狀以及求賢若渴的具體政策。
諸葛瑾順勢提及陛下廣招賢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尤其看重如荊襄之地這般文風鼎盛之處的人才,之前在荊州避禍的士子最少也是一縣之長,並暗示丞相府、尚書台及各卿寺皆有大量空缺,亟待賢能填補。
蒯氏兄弟聞言,眼中明顯流露出向往之色。
對他們而言,若能進入中央朝廷為官,無疑比局限在荊州一地更有前途,更能光大家族門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此,他們對諸葛瑾的態度愈發熱情親近,言語間也透露出希望加強與朝廷聯係的意願。
諸葛瑾心中了然,蒯家或可成為未來朝廷爭取荊州支持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以蔡瑁、張允等為代表的軍事實權派,尤其與劉表有姻親關係的蔡氏家族,態度則顯得微妙而複雜。
蔡瑁在宴席上雖也依禮敬酒,但言辭謹慎,很少主動探詢朝廷事宜,更多是敷衍性的應酬。
諸葛瑾敏銳地察覺到,當提及朝廷將大力倚重劉表,並可能賦予其更大權力時,蔡瑁的眉宇間反而掠過一絲陰霾。
諸葛瑾稍加思忖,便明白了其中關竅。
蔡氏家族的利益與劉表個人的權位深度綁定,一榮俱榮。劉表若過於強大,或與中央朝廷走得太近,勢必會引入更多外部勢力,從而稀釋蔡氏在荊州的影響力。
他們更希望維持現狀,即劉表作為相對獨立的荊州牧,而蔡氏作為其最核心的依靠,掌控軍權,維持其在荊州說一不二的地位。
朝廷的介入,對他們而言,反而可能是一種威脅。
“看來這荊州,也並非鐵板一塊啊。”諸葛瑾心中暗歎,但表麵上依舊談笑風生,對蔡瑁等人的態度保持著一視同仁的客氣,絕不輕易表露傾向。
他最怕的就是劉表萬一有問題撒手,荊州可能會分裂兩派,到時候彆說朝廷,益州乃至江東甚至交州諸侯都要分一杯羹。
宴席終了,諸葛瑾以“需籌備入蜀事宜,並領略荊襄風物”為由,婉拒了過多的後續宴請,被恭敬地送至館驛休息。
此後數日,諸葛瑾並未急於立刻西行,而是真的以“熟悉情況、為入蜀做準備”為名,向劉表請求在襄陽附近稍作考察。劉表不好拒絕,便派了數名屬官陪同。
諸葛瑾一想就知道這是劉表的眼線,此人城府極深,無時無刻不在強化自己對荊州的掌控。
諸葛瑾借此機會,或漫步城頭,觀察襄陽、樊城的城防布局、漢水水文。
他記憶力超群,觀察入微,雖隻是走馬觀花,卻已將襄陽一帶的地理形勝、經濟概況、軍力虛實默默記於心中,並不斷印證和補充從蒯氏兄弟等人口中得到的信息。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