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長江下遊,戰雲密布。
孫策大軍兵分兩路,攻勢如潮。
一路由程普、韓當、黃蓋、朱治、淩操等宿將率領,猛攻江夏,與荊州大將黃祖麾下軍隊激戰正酣。
另一路水陸並進,則由英姿勃發儒雅中透著英武的周瑜親自統帥,麾下蔣欽、周泰、董襲、賀齊等江東新銳將領,沿江東下,兵鋒直指揚州刺史劉繇所在的曲阿一帶,名義上是防備劉繇趁虛進攻蕪湖等地。
然而,身處樓船旗艦之上的周瑜,眉宇間卻不見絲毫輕鬆,反而籠罩著一層憂色。
他手持最新傳來的戰報,上麵詳細記述了袁術軍近期“輝煌”的戰績,紀靈襲破陳國、張闓刺殺劉寵;張勳敗曹豹於下邳;雷薄阻劉備於汝南。
這一連串的勝利,非但沒讓周瑜感到欣喜,反而讓他心中警鈴大作。
“不對……這絕非袁公路平日行事風格!”周瑜憑欄遠眺江麵,心中暗忖,“袁術驕狂有餘,而謀略不足,尤其不擅此等多路並進、環環相扣的精密布局。此等手筆,倒像是……”
一個熟悉的身影浮現在他腦海中——魯肅,魯子敬!
“定是子敬!”周瑜幾乎可以肯定,“唯有子敬,方有如此大局觀與韜略!可他為何會為袁術出此毒計?除非……”
周瑜的心猛地一沉,“除非子敬南遷途中被袁術截獲,以家人性命相脅!”
想到摯友可能正身處險境,被迫為虎作倀,周瑜的心如同被揪緊一般。
他與魯肅誌同道合,早已約定共圖大事,如今魯肅身陷魔窟,他豈能坐視?
但眼下,孫氏基業初建,與劉繇的戰事正值關鍵,孫策又全力進攻江夏,他若輕舉妄動,不僅救不了魯肅,反而可能將整個江東戰略拖入泥潭。
周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
他原本的戰略意圖就極為深遠。表麵上是應袁術之約出兵牽製荊州、揚州,實則是借此機會擴張地盤,夯實孫氏在江東的根基。
他早已看出袁術僭越稱帝之心昭然若揭,隻待其公然踏出那一步,成為天下公敵,他便可以立即與袁術劃清界限,甚至反戈一擊,吞並袁術在江東的殘餘勢力,進而西取吳郡,南定交州,割據東南,觀望天下大勢。
屆時,無論中原誰主沉浮,他手中握有江東沃土、長江天險,都有足夠的資本或戰或和,遊刃有餘。
同時,他也想借此機會,看看重立朝廷的天子劉協和其麾下的文武,究竟有多少斤兩。
然而,魯肅的被迫介入,打亂了他的節奏。
袁術這一連串的“勝利”,看似風光,實則是在瘋狂透支其本就脆弱的國力和人心,更會急劇助長其驕狂之氣,恐怕會促使他更快地邁出僭越那一步。
“袁術愈發驕狂,僭越之心恐難抑製……子敬此策,雖為解困,卻也如同火上澆油。”周瑜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為今之計,不能再按部就班!必須給袁術的野心,再加一把猛火!也要讓天下人,尤其是朝廷,看清袁術的真麵目!”
他的目光投向地圖上的曲阿方向。揚州刺史劉繇,雖是漢室宗親,但勢力相對薄弱,且與袁術素來不睦。
“有了!”周瑜心生一計,立刻召來麾下將領,下令道:“傳令!三軍轉向,放棄對蕪湖的守勢,集中兵力,大張旗鼓,做出全力猛攻曲阿的態勢!聲勢要浩大,務必讓江北的袁術探子看得清清楚楚!”
部將蔣欽有些疑惑:“都督,此時強攻劉繇,是否過於急切?若久攻不下,恐師老兵疲。”
周瑜嘴角微揚,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爾等隻需依令行事,將攻勢做足,但切記,莫要真個拚得兩敗俱傷。”
他心中暗道:“袁術見我在東線亦取得進展,四境皆‘捷’,其篡逆之心必按捺不住。待其僭號之舉傳遍天下,我便立即停戰,甚至可與劉繇聯手,北上討逆!”
“如此,既可救子敬於水火,亦可全我孫氏忠義之名,更可趁機整合揚州!子敬,你再忍耐片刻,公瑾定設法破此僵局!”
隨著周瑜一聲令下,江東水師戰鼓擂動,旌旗蔽日,擺出全力進攻曲阿的架勢。
這一舉動,果然迅速被袁術的細作探知,飛馬報往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