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廟之內,先前那股濃烈刺鼻的血腥與硝煙味,此刻已被一種近乎狂熱的喜悅氣氛所衝淡。士兵們圍著從大車上搬下來的一袋袋糧食和一捆捆布匹,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樸實而又熾熱的笑容。他們互相拍打著肩膀,大聲地分享著戰鬥中的驚險瞬間,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未來的憧憬。
對於這些已經餓了太久、冷了太久的漢子們來說,眼前這些堆積如山的物資,遠比金銀財寶更能觸動他們的心弦。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將不必再為下一頓飯而發愁,不必再穿著單薄的衣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在這片歡騰的海洋中,隻有一個人顯得與眾不同。
石鐵生,這個平日裡憨厚樸實的鐵匠之子,此刻正雙眼發直地盯著那兩支在戰鬥中立下奇功的火銃。它們被小心翼翼地靠在佛像的基座上,黑洞洞的槍口仿佛還殘留著剛才那驚天動地的怒吼。他幾次伸出手,想要去觸摸那冰冷而又充滿了神秘力量的槍身,但指尖在即將觸及的那一刻,又如同被燙到一般猛地縮了回來,臉上充滿了敬畏與渴望。
在他看來,這已經不是凡間的兵器,而是能夠召喚雷霆的神器。
顧昭沒有去打擾士兵們的慶祝,他知道,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是凝聚軍心最好的粘合劑。他的目光則更為長遠,正帶著幾名士兵,仔細地檢查著繳獲物資的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價值。
就在他掀開最後一輛大車上的油布時,他的動作猛地一頓,眼神瞬間凝固。
車上沒有糧食,也沒有布匹,而是擺放著幾個用木板釘死的、半人高的大木桶。當士兵們用刀撬開其中一個木桶的蓋子時,一股熟悉的、帶著硫磺和硝石混合的特殊氣味,撲麵而來。
木桶裡裝的,是滿滿一桶黑乎乎的、顆粒粗大的粉末。
“是火藥!”一名士兵驚喜地叫了起來。
這個發現,讓周圍的士兵們也興奮地圍了過來。火器在戰鬥中展現出的巨大威力,已經給他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更多的火藥,就意味著他們能更多地使用那種“神器”。
然而,顧昭的眉頭,卻在仔細觀察了這些火藥之後,緊緊地鎖了起來。
他伸手抓起一把火藥,放在鼻尖下輕輕聞了聞,那股刺鼻的味道讓他確認了其中的主要成分,但硫磺的味道過於濃烈,掩蓋了硝石應有的氣息。他又將火藥放在掌心,用拇指和食指細細地撚動著,感受著那些粗糙的、大小不一的碳粉顆粒,以及一種因為吸收了空氣中水分而帶來的、略微發粘的潮濕感。
“硫磺太多,硝石不足,而且炭粉的顆粒研磨得太粗,更重要的是,還嚴重受了潮。”顧昭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失望。
他前世作為一名特種兵,對各類爆炸物的原理和構成有著遠超常人的、係統性的深入研究。他一眼就判斷出,眼前這些火藥,是典型的劣質品。用這種東西去填充火銃,不僅威力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有在發射時炸膛的巨大風險。
他的這番自言自語般的專業點評,清晰地傳入了剛剛走過來的孫元化的耳中。
這位前登萊巡撫的腳步,在聽到顧昭這番話的瞬間,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猛地停在了原地。他看向顧昭的眼神,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欣賞與認可,而是升級為一種難以置信的、近乎驚駭的震驚!
如果說,之前顧昭展現出的練兵之法、戰術之能,還可以歸結為天賦異稟、天生的將才,那麼此刻,他對火藥配比這種涉及到“格物之學”的精深領域,竟然也能一語道破其核心缺陷,這已經完全超出了孫元化的認知範疇!
他快步走了過來,也抓起一把火藥,用同樣的方式撚了撚,臉色變得無比凝重,然後對著顧昭,深深地鞠了一躬。
“小將軍……不,大人所言,一針見血,絲毫不差!”孫元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此刻對顧昭的稱呼,已經從帶著一絲江湖氣的“小將軍”,變成了發自內心的、充滿敬意的“大人”。“我大明的火藥,配比之法本就落後於西洋,傳到軍中匠人手中,更是為了中飽私囊而偷工減料,這才使得我朝火器威力大減,屢屢在戰陣之上為人所詬病。若想將這劣藥提純,需用‘淋硝法’,先將火藥溶於沸水,再用草木灰過濾,反複數次方能析出純硝,其工藝繁瑣,耗時耗力,在眼下這般境地,根本無法實現……”
孫元化滔滔不絕地解釋著明代火藥提純的複雜工藝,言語中充滿了無奈與惋?。
然而,顧昭卻直接揮手,打斷了他的話。
“軍師,我有一個更簡單、更快捷的辦法。”
他的話語,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在孫元化驚疑不定的目光中,顧昭轉身下達了一連串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命令。
“王五!去,把我們做飯用的那幾口大鐵鍋都給我搬過來,在廟門口架起來,生火!多找些乾柴,火要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石頭!帶幾個人,去廟外鑿冰,給我弄幾大鍋清水來!”
雖然不明白顧昭要做什麼,但出於絕對的信任,命令被迅速地執行了。很快,幾口行軍大鍋就在廟門口的空地上架起,熊熊的篝火將鍋底燒得通紅。
在所有人好奇而又困惑的注視下,顧昭做出了一個讓大家瞠目結舌的舉動。他親自抱著一小桶劣質火藥,毫不猶豫地將其一股腦地倒入了其中一口裝滿了清水的大鍋之中!
“大人!不可!”孫元化失聲驚呼,他下意識地認為顧昭是要銷毀這些受潮的火藥。
然而顧昭卻置若罔聞,他拿起一個大木勺,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廚子一般,開始在鍋裡緩緩地攪動起來,口中還念念有詞地解釋道:
“軍師請看,這火藥,無非是硝石、硫磺、木炭三者混合而成。其中,硝石最易溶於熱水,而硫磺與木炭,則難溶於水。我們現在將其倒入熱水中,不斷攪拌,便能讓大部分的硝石溶解於水,而硫磺與木炭的粉末,則會沉澱在鍋底。”
他的目光灼灼地看著鍋中那變得越來越渾濁的黑色液體,繼續說道:“等會兒,我們將這鍋水分成兩半,一半繼續加熱,水分蒸發後,析出的便是高純度的硝石晶體。另一半,則快速冷卻,利用硝石在冷水中溶解度急劇下降的原理,也能逼出大量的硝石結晶。至於剩下的那些硫磺和木炭殘渣,過濾晾乾之後,我們再按照正確的配比,重新加入這些提純過的硝石,便能得到威力遠勝從前的‘新火藥’!”
顧昭所說的,正是利用硝、硫、碳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的水中溶解度天差地彆的物理特性,來進行簡單有效的物理提純分離。這個方法,雖然在後世的化學家看來,粗糙得不值一提,但在眼下這個時代,在這個破敗的廟宇之中,卻是最快、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番話,如同九天之上的神諭,一字一句,都狠狠地、清晰地砸在了孫元化的心頭!
他整個人都僵住了,呆呆地站在鍋邊,嘴唇因為極度的激動而不住地顫抖,雙眼死死地盯著顧昭那鎮定自若的操作,仿佛正在親眼見證一個神跡的誕生!
作為一個畢生致力於研究火器與西洋科學的學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顧昭這番話背後所蘊含的、足以顛覆一個時代的恐怖意義!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格物之學”了,這是一種他從未接觸過的、直指事物本質的、大道至簡的無上真理!
周圍的士兵們也紛紛圍了過來,他們看不懂其中的門道,隻是覺得新奇又好玩,交頭接耳地議論著他們的大人究竟在“煮”什麼稀奇古占怪的東西。
而在這片嘈雜與好奇的背景音中,隻有孫元化自己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正在用一口普通的鐵鍋和一勺尋常的河水,為他、為這支隊伍、甚至為整個大明的未來,撬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