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八月。秋日的北京,本應是天高雲淡,西風送爽。然而,這一年的秋天,整個京師的上空,卻被一種難以言喻的、壓抑至極的陰霾所籠罩。這場陰霾,源自於那座關押了帝國長城近一年的,錦衣衛詔獄。
經過了長達數月的、充滿了構陷與羅織罪名的審問,在以內閣首輔溫體仁為首的、一股強大到足以左右聖聽的政治勢力的不斷推動之下,那位曾經被整個帝國寄予厚望、被崇禎皇帝親授尚方寶劍的遼東督師袁崇煥,最終,等來了他的結局。罪名,是“通虜謀叛”、“擅殺島帥”、“糜餉無功”。每一條,都足以致命。最終的聖裁,是——淩遲。
當這份沾滿了墨跡與一個偉大時代悲涼終結的聖旨,從紫禁城中傳出之時,整個天下,為之失聲。消息,如同最凜冽的寒風,第一時間,便吹到了京西的大營之中。
那一刻,顧昭,正在點將台下,親自監督著一批新兵進行火槍隊列的訓練。當親兵隊長周武,用一種幾乎顫抖的聲音,將那個消息,附在他的耳邊說完之後。顧昭,整個人,仿佛在一瞬間,被凍結成了一座冰雕。他臉上的所有表情,都在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隻剩下一種,如同萬年玄冰般的、死寂的蒼白。他沒有說一個字,也沒有做出任何的表示,隻是緩緩地,轉過身,一步一步,走上了那座高大的點將台。然後,他就那樣,獨自一人,像一杆刺破青天的標槍,筆直地,站立在那裡。他望著東方,望著那座紅牆黃瓦、代表著至高皇權的紫禁城的方向,一動不動。
起初,校場上的數萬鎮北軍將士,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很快,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壓抑。一股無形的、刺人骨髓的寒意,正以點將台上的那個身影為中心,如同水銀瀉地一般,迅速籠罩了整個西山大營!那寒意之中,更蘊含著一股,仿佛要將這天、這地、這整個不公的世道,都徹底焚燒殆儘的、滔天的怒火!沒有人敢說話,沒有人敢動。訓練的口令聲,停止了。士兵們手中緊握的鋼槍,仿佛也感受到了那股源自統帥的、冰冷的憤怒,發出輕微的嗡鳴。風,吹過他身上那件玄色的披風,獵獵作響,如同鬼哭神嚎。他就那樣,站著。整整一個時辰。
這,是一個英雄,對他所處的這個時代,最沉默,也最憤怒的,無聲抗議!他想起了,在那間陰暗潮濕的詔獄之中,袁崇煥那雙依舊明亮的眼睛,和他那個,重逾千鈞的托付。“顧昭,保住遼東……保住,大明的……根……”言猶在耳,斯人已逝!而且,是以一種最屈辱、最痛苦的方式,死在了他誓死保衛的君王,與他舍命守護的百姓的……唾罵聲中!
袁崇煥之死,如同一場九級地震,瞬間引爆了整個大明王朝!天下,嘩然!那些曾經因為“京師解圍”而歡呼雀躍、對袁崇煥恨之入骨的京城百姓,在冷靜下來之後,開始感到後怕與迷茫。而天下的士子們,則是一片哀歎,他們或許不喜歡袁崇煥的行事風格,但他們更清楚,自毀長城,對於一個風雨飄搖的帝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而震感最強烈的中心,無疑是——遼東!當督師被淩遲處死的消息,傳到關外,傳到寧遠,傳到錦州,傳到那數十萬,曾經追隨著袁崇煥的旗幟,與後金鐵騎浴血奮戰的關寧軍將士耳中時……天,塌了!軍心,民心,在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的打擊!無數的將士,在軍營中,朝著京師的方向,號啕大哭,悲憤欲絕!他們心中的那根弦,那份對於朝廷最後的一絲信任與忠誠,徹底,斷了!
風暴的餘波,很快,便傳遞到了鎮北侯府。那是一個深夜。趙率教,何可綱,祖大樂……這些曾經在袁崇煥麾下,擔任著最重要職務的嫡係將領們,一個個,風塵仆仆,雙眼血紅,如同失去了主心骨的孤魂,秘密來到了顧昭的府邸。剛一進書房,這些在戰場上,麵對千軍萬馬都未曾眨過一下眼睛的鐵血漢子,竟“撲通”一聲,齊齊跪倒在地!為首的趙率教,這位早已將顧昭視為“再生父母”的遼東老將,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竟如同孩童一般,涕泗橫流,捶地痛哭!“侯爺!侯爺啊!督師他……他死的冤啊!”“我等……我等在遼東,為國征戰半生,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就是這個下場嗎?!”他的聲音,充滿了無儘的絕望與悲涼,他猛地抬起頭,那雙布滿了血絲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顧昭,用一種嘶啞到極致的聲音,吼道:“侯爺!我等……我等心灰意冷,再也不願,為這黑白不分、昏聵至極的朝廷賣命了!”“我等,願追隨侯爺!我等麾下的數萬兄弟,也隻認侯爺!隻要您一句話,我們立刻返回遼東,扯起大旗,另立山頭!為督師……報仇雪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督師報仇!”身後的眾將,齊聲怒吼,聲音中,透著一股,要將這世界,burningaeintheground的決絕!這是最危險的時刻!顧昭深知,他眼前的這些人,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那股龐大的軍事力量,已經走到了,叛亂的邊緣!隻要他此刻,稍稍表露出一點順水推舟的意思,一場足以讓整個北方,都陷入戰火的滔天大亂,便會立刻爆發!但是,顧昭,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的冷靜。他迅速走上前,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將為首的趙率教,以及其他的將領,一一攙扶了起來。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眼前每一張,寫滿了悲憤與絕望的臉。然後,他用一種,低沉,卻又充滿了力量的聲音,開口了。“諸位將軍,你們的心情,我懂。”“督師之死,顧昭,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更加心痛!那一日,在詔獄之中,他將整個遼東,都托付給了我!”這句話,如同一道暖流,瞬間讓在場的眾將,找到了情感的共鳴。顧昭的語氣,陡然一轉,變得無比的嚴肅與銳利!“但是!仇,一定要報!可絕不是現在!更不是用這種方式!”“你們想過沒有,此刻我們若反,誰最高興?是皇太極!是建州女真!我們在這裡自相殘殺,正好讓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整個遼東!這,難道就是你們想要的?這,難道就是督師‘力保遼東’的遺願嗎?!如此行事,我們與那些將督師推向死亡的奸佞,又有何區彆?!”這番話,如同一盆冰水,兜頭澆下,讓那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將領們,瞬間,清醒了幾分。看著眾人臉上的動搖,顧昭的聲音,再次變得慷慨激昂,充滿了蠱惑人心的力量!“仇,一定要報!但,我們要用一種,更聰明,也更徹底的方式去報!”“我們要做的,不是逞一時之快,自毀長城,淪為天下人唾罵的叛逆!而是要,繼承督師的遺誌!我們要,變得更強!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強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左右朝局!強到有一天,我們可以昂首挺胸地,走進那紫禁城,將溫體仁之流的奸佞小人,一個個,全部都揪出來,清算他們的罪行!強到那一天,我們可以,用整個天下的名義,為督師,恢複名譽,還他一個,真正的公道!”
這番話,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狠狠地,敲擊在所有人的心坎之上!它熄滅了眾人心中,那股魯莽的、毀滅性的火焰。卻又點燃了另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堅韌、以“複仇”為最終目標的,希望之火!看著眼前,那群重新燃起鬥誌的將領,顧昭知道,他已經成功地,將這股足以顛覆一切的“地震”能量,轉化為了,推動自己前進的、最強大的動力!他當即宣布,以“保護袁氏舊部,防止奸人進一步迫害”為名,正式將趙率教、何可綱等,所有忠於袁崇煥的遼東將領及其麾下的精銳部隊,全部吸納進自己的西山大營體係之中,進行統一整編!經此一役,顧昭的嫡係軍事力量,再一次,得到了空前的壯大!而那顆,名為“複仇”的種子,也已經,深深地,埋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隻待,時機成熟,便會破土而出,長成一棵,足以顛覆整個王朝的,參天大樹!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