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_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1 / 1)

文華殿內,崇禎皇帝那句沉甸甸的問話,如同投入一池靜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千層漣漪。所有的目光,或期盼,或審視,或猜忌,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顧昭牢牢地籠罩在中央。去,還是不去?這個看似簡單的抉擇,卻牽動著無數的刀光劍影、利益糾葛,乃至整個大明王朝未來數十年的國運走向。

然而,麵對這幾乎能壓垮任何人的巨大壓力,顧昭卻隻是平靜地躬身一禮,不疾不徐地答道:“陛下,此事關乎國運,非同小可。臣以為,戰與守,皆需謀定而後動。臣懇請陛下給臣一日時間,容臣返回大營,與麾下將士及參謀詳議,再具本上奏,為陛下獻萬全之策。”

他的回答,既沒有慷慨激昂地請戰,也沒有畏縮不前地推諉,而是將問題拉回到了最純粹的軍事層麵。這種沉穩與持重,讓本就對他極為倚重的崇禎皇帝,不由得更加信賴了幾分。

“準。朕,等你的萬全之策。”

顧昭帶著皇帝的期許與整個朝堂的目光,回到了西山大營。帥帳之內,氣氛卻比紫禁城的文華殿,還要壓抑和緊張。

當祖大壽那封血寫的求援信,以及出兵救援大淩河的軍令意向,被傳達到鎮北軍核心將領的麵前時,一場遠比朝堂爭論更為激烈、更為直接的反對,瞬間爆發了。

“救他?憑什麼!”第一個拍案而起的,是脾氣最火爆的王五。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毫不掩飾的鄙夷與憤怒,銅鈴般的眼睛瞪著顧昭,吼道,“大人,您忘了當年在廣寧,他是怎麼想把我們當炮灰,去填建奴的刀口的嗎?您忘了袁督師是怎麼死的嗎?這裡麵難道就沒有他們遼西將門落井下石的影子?這種背信棄義、自私自利的小人,讓他自生自滅,被皇太極千刀萬剮了才好!我們正好可以趁機吞了他的地盤,徹底解決遼西問題!”

王五的話,如同點燃了火藥桶,立刻引來了一片附和之聲。

“王將軍所言極是!”一向以精明、善於算計著稱的侯三,也從更為現實的利益角度,冷靜地分析道,“侯爺,從純粹的利益上說,祖大壽一死,整個遼西將門必然群龍無首,陷入內亂。這正是我軍徹底掌控遼東軍務、將所有邊軍力量整合起來的最好時機。若我們此時出兵救他,不僅要冒巨大的風險,就算救出來了,他也隻會是我們未來的一個大麻煩。因此,此戰,於我軍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實不宜出兵。”

如果說王五和侯三的反對,更多是出於曆史恩怨和現實利益的考量,那麼負責鎮北軍火器研發與後勤統籌的孫元化,則從純軍事的角度,給出了一個更為令人絕望的判斷。

他走到巨大的沙盤前,指著大淩河周邊的地形,神情無比凝重地說道:“將軍,諸位請看。根據魅影傳回的最新情報,皇太極此次布下的,是天羅地網。他不僅挖了三道主壕溝,每道壕溝之間,還有無數的副溝、陷馬坑和鹿砦相連,更沿線修築了數十座可以相互支援的炮台。其防禦體係之嚴密,決心之堅決,遠勝當初的德勝門。我軍火器雖利,但兵力終究有限,不足三萬。若要長途奔襲近千裡,去攻擊對方十萬大軍經營月餘的堅固陣地,後勤補給線將拉得極長,極易被敵軍騎兵切斷。”

他的聲音頓了頓,每一個字都無比沉重:“恕我直言,此戰,若是去了,乃是九死一生之局。我軍,恐怕有全軍覆沒之危。”

帥帳之內,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王五的憤怒,侯三的算計,孫元化的冷靜分析,幾乎代表了鎮北軍內部所有人的心聲。無論是從情感、利益還是軍事風險上來看,救援祖大壽,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愚蠢的決定。

顧昭沉默地聽著這一切,沒有反駁,也沒有表態。他的目光,始終落在那副巨大的、幾乎占據了半個帥帳的疆域地圖之上。他的視線,越過了京師,越過了山海關,死死地釘在了大淩河那一個小小的、已經被代表後金的紅色箭頭,層層包圍的點上。

他的內心,正進行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天人交戰般的掙紮。

他何嘗不知王五等人的憤怒與怨恨?廣寧城下,祖大壽那張冷漠的臉,至今還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中。他又何嘗不知侯三所言的利益?隻要坐視祖大壽滅亡,他便能順理成章地接管整個遼西,完成他北方軍事力量的最後一塊拚圖。他又何嘗不知孫元化分析的凶險?這一仗,是他穿越以來,所麵臨的最沒有把握、也最接近死亡的一戰。

從私人恩怨和現實利益的角度出發,他有一萬個理由,不去救祖大壽。

但是,當他的手指,輕輕劃過地圖上那道蜿蜒的長城,當他的思緒,從個人的得失成敗,上升到整個天下的興衰存亡之時,一個更為深層、也更為冰冷的問題,浮現在他的心頭。

“我若不去,大淩河城破,祖大壽必降無疑。”他的內心,響起了一個清晰的聲音,“城中那一萬四千名關寧鐵騎的百戰精銳,是大明最後成建製的、能夠與後金八旗在野戰中正麵抗衡的騎兵部隊。他們一旦投降,一旦被整編入後金的軍隊,那將會發生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可怕的畫麵,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那些曾經為了大明浴血奮戰的勇士,在投降之後,被剃掉了頭發,換上了女真的盔甲,成為了皇太極手中最鋒利的剃刀。他們熟悉明軍的戰法,他們了解關內的地形,他們將成為後金入關最完美的向導和最凶殘的幫凶。

“到那時,皇太極如虎添翼,再無任何掣肘。他將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無敵騎兵,配合其本就強大的步炮兵。放眼整個天下,誰人能擋?我顧昭的鎮北軍嗎?我的火器陣地,在麵對數萬關寧降軍組成的衝鋒集群時,又能支撐多久?”

這一刻,袁崇煥臨死前,在詔獄中對他最後的托付,那句“看好他們,彆讓他們降了”的話語,如同黃鐘大呂,在他的耳邊轟然響起。

他終於明白了袁崇煥真正的遺願。他要自己看好的,不是祖大壽某一個人,而是整個關寧軍的忠誠與血性!

“我救的,從來不是祖大壽這個反複無常的小人。”顧昭的眼神,在一瞬間變得無比堅定,如同燒紅的鋼鐵,在冰水中淬煉而成,“我救的,是大明的國運!我救的,是這華夏最後的一支成建製的、敢於向建奴亮劍的野戰騎兵!我救的,是千千萬萬,將因他們投降而慘遭塗炭的無辜百姓!”

想通了這一切,他緩緩地轉過身,麵對著帳中所有心腹將領,那張年輕而又堅毅的臉上,帶著一種賭上一切的決然。

“我知道你們所有人的想法,你們說的,每一個字,都有道理。”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我告訴你們,關寧軍,絕對不能降!這一萬多名百戰老兵,一旦披上建奴的甲,就會立刻成為我們,成為整個大明,最可怕、最致命的敵人!所以,這一仗,我們必須打!”

他走到沙盤前,猛地一拳,砸在了代表大淩河的位置上。

“不僅要打,還要打出我們鎮北軍的威風!要讓皇太極知道,我大明的土地上,不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要讓天下人看看,誰,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主角!我們要用這一戰,打出一個全新的格局!”

看著顧昭那雙燃燒著火焰的眼睛,帳內所有的反對之聲,都消失了。王五、侯三、孫元化……所有的將領,在短暫的震驚之後,幾乎同時單膝跪地,盔甲碰撞之聲,鏗鏘作響。

“我等,願隨侯爺,死戰!”

當夜,一匹快馬,再次從西山大營飛馳而出,衝向紫禁城。顧昭親筆寫就的奏折,被呈遞到了崇禎皇帝的案前。

在這份奏折中,顧昭詳儘地分析了戰與守的利弊,主動請纓,願親率鎮北軍主力,作為援救大淩河的總先鋒。而在奏折的最後,他用最懇切,也最決絕的筆觸,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臣此去,不為沽名釣譽,不為江湖義氣,更不為祖大壽一人之性命,隻為我大明江山社稷計。若臣不幸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臣在西山所練之新軍,在永平、台灣所創之基業,皆原封不動,儘付於陛下。臣,顧昭,叩首。”

這不僅是一封請戰書,更是一封托付身家性命的“遺書”。它將顧昭那顆“純粹”的、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了那位多疑的君王麵前。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國士無雙 黃埔剛畢業,係統逼我當諜戰之王 穿越異世界,魔法咒語竟是中文 一戰:凋零於冬下的鳶尾花 死後變強?那就來作死! 師門不要我,反手建個更強的 我是修仙界當路人甲一 穿越大夏三十年 萬象戒:我靠空間異能收遍諸天奇 鬥羅:開局吻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