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們回答,顧昭手中的長杆,猛地一揮,從狹小的大明內地,劃向了那片廣闊無垠的、代表著未知與機遇的藍色海洋。
“與其在內地,為尺寸之土、毫厘之利,與升鬥小民相爭,惹得天怒人怨,何不將目光放長遠一些?效仿那泰西諸國,揚帆出海,建功於萬裡之外,立不世之偉業!”
他的聲音,充滿了蠱惑人心的魔力,配合著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圖,為在場的所有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本公今日,受陛下之命,在此提出一項‘新削藩策’。其核心,便是‘海外建國’!”
“海外建國”四個字一出,滿座皆驚!
顧昭不理會眾人的震驚,用手中的長杆,在那巨大的地圖上,開始為他們描繪一幅幅令人血脈賁張的藍圖。
“具體的方略,有三。”
“其一,土地換股權。”顧昭朗聲說道,“諸位藩王,可‘自願’將內地的藩地、莊田,統一‘獻’於朝廷。朝廷不會白拿,新成立的皇家銀行,將會以一個公道的價格,進行收購。所得銀兩,將自動轉化為‘大明皇家海外開拓公司’的原始股份,以及一支裝備精良的開拓船隊!”
“其二,全球再分封!”顧昭的長杆,在地圖上,劃出了一個個令人心動的區域,“這裡,是呂宋,盛產黃金與水稻;這裡,是蘇門答臘,遍地都是香料;這裡,是澳洲,一片比整個大明還要廣闊的、無主的土地;甚至更遠的地方,還有新大陸,那裡有足以堆成山的美洲白銀!以上所有地方,諸位王爺,皆可率領船隊,前去開拓!誰打下來,誰占住了,朝廷便可下旨,冊封其為當地之國王,世襲罔替,永為我大明藩屬!屆時,諸位便不再是圈禁一城的藩王,而是真正開疆拓土、擁有自己獨立王國的開國之君!”
“其三,軍力支持!”顧昭最後說道,“若開拓途中,遇到當地土著或紅毛番的抵抗,我大明皇家海軍,可以為諸位的船隊,提供護航與武力支援。當然,此項服務,需要按照市價,支付一定的費用。”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既有誘人的“大餅”,又有具體的執行方案,甚至連後續的風險控製,都考慮得清清楚楚。
這石破天驚的“全球分封”計劃,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文淵閣內,炸開了鍋。
那些代表著福王、楚王等老牌大藩王的代表們,一個個麵色鐵青。他們安於現狀,在國內作威作福慣了,哪有什麼開拓精神?在他們看來,顧昭這個計劃,根本就是巧立名目,想要騙走他們手中最值錢的土地,用心極其險惡。
“荒唐!簡直是荒唐!”福王府的長史第一個站出來,吹胡子瞪眼地反駁道,“我等王爺的封地,乃是太祖爺親賜,豈能說換就換?海外蠻夷之地,煙瘴遍布,風險莫測,這與將我等宗室流放海外,有何區彆?此議,我第一個反對!”
然而,與他們的激烈反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來自貧瘠邊地、或者早已被分了無數代、每年隻能領著微薄祿米度日的郡王、鎮國將軍等小宗室的代表。
他們的眼睛,在放光。
對他們而言,在國內,他們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的邊緣人。而顧昭的計劃,無疑給了他們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與其在國內被那些大宗瞧不起、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倒不如出海去搏一個未來!萬一成功了,自己可就是一代開國之君!這種誘惑,對於任何一個有野心、不甘平庸的男人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
顧昭冷靜地看著殿內涇渭分明的兩派,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察的微笑。他要的,就是這種分化的效果。
為了給這個宏偉的計劃,樹立一個成功的榜樣,也為了給那些仍在猶豫的宗室們,打上一劑強心針,顧昭在會議之後,私下裡,秘密召見了一位特殊的宗室。
那是被發配到山西大同、早已落魄不堪的代王一係的某個遠房子孫,一個名叫朱存樞的郡王。他襲的爵位很低,封地貧瘠,每年到手的祿米,甚至不夠養活他那一大家子人,是整個大明宗室裡,出了名的“窮王爺”。
當顧昭將一份由皇家銀行出具的、足以支持他組建一支小型開拓船隊的全額貸款協議,以及一份詳細標注了航線、物產和當地勢力分布的地圖,放到他麵前時,這位窮怕了的王爺,幾乎沒有絲毫猶豫。
“臣,願為鎮國公,為朝廷,為陛下,當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的目標,很明確,也很實際——就是顧昭在地圖上,為他指出的那片,距離大陸最近、物產豐富,且隻有少量紅毛番和土著盤踞的富饒島嶼。
那座島的名字,叫台灣。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