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駛回醫院,伴隨著急促的鳴笛,將李憶香的遺體送往太平間,也標誌著芍藥最後一天的緊張實習開始。
她迅速調整好情緒,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她的實習輪轉到了中藥科。
辦公室裡有令人安心的草藥香氣。
她跟在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身後,幫忙抓藥、核對處方、記錄病曆。
她看著老醫生為一位麵色萎黃、食欲不振的中年婦人診脈,觀察其舌苔,耐心詢問症狀。
當老醫生開出以黨參、白術、茯苓為主的健脾方子時。
芍藥在一旁輕聲補充了一句:“阿姨,您這情況,睡前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引火下行,會睡得好些。”
老醫生讚許地看了她一眼,對病人笑道:“聽見沒?我們這小芍醫生說得在理,回去試試。”
“小姑娘,基本功很紮實啊。”老中醫趁著間隙,讚許地說道。
芍藥微微低頭,謙遜地說:“老師您過獎了,我要學的還很多。”
“聽說你實習期快結束了?”老中醫一邊給一位病人號脈,一邊閒聊般問道。
“是的,老師。再過幾天就結束了,我得回老家去了。”芍藥輕聲回答。
“回老家?”老中醫有些意外,推了推眼鏡:“以你的能力和表現,留在我們醫院,或者考去更好的醫院,應該都沒問題吧?不考慮留下來?”
“我跟院裡說說,咱們科應該能要你。”老中醫拋出橄欖枝。
芍藥笑了笑,那笑容溫和堅定:“家裡有些傳承,需要我回去繼續學習。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深造’吧。”
老中醫聞言,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沒有再多問,隻是感慨道:“家學淵源,好啊……現在能靜下心來鑽研這些的年輕人不多了。”
接下來的工作依舊是忙碌的。
病人絡繹不絕,各種疑難雜症考驗著醫生的經驗和判斷。
芍藥穿梭其間,她的“望聞問切”似乎比常人更加敏銳。
她為一位長期咳嗽、肺部有陳舊陰影的老人聽診時,手指看似無意地拂過老人的背脊穴位,一絲若有若無的慘白病氣,便順著她的指尖,被她悄然導入袖中藏著的一小片乾薑上。
那薑片的顏色瞬間黯淡了些許。
老人卻覺得喉嚨一鬆,咳嗽的欲望減輕了不少。
遇到一位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的年輕人,她迅速判斷需要西醫手段快速控製炎症和脫水,立刻建議老師開具了相應的西藥和補液處方,並熟練地安排病人去做必要的檢查。
她的西醫功底同樣紮實,畢竟是一步步正經考出來的醫學生。
……
忙碌了一上午,直到午休時間,芍藥才得以喘息。
她和幾個同事坐在休息室裡,吃著味道不怎麼樣的醫院食堂盒飯。
剛扒拉了幾口,就聽到外麵救護車通道又是一陣急促的聲響,伴隨著嘈雜的人聲。
出於職業本能,芍藥和同事們探頭望去。擔架上抬下來一個渾身是血的中年男人,傷勢看起來極為嚴重。
“又是他?”芍藥身邊的一個護士低聲驚呼。
芍藥眉頭立刻蹙緊。
這個男人她認識,或者說,在她這短短三個月的實習期裡,已經“認識”他好幾次了。
第一次是工地摔傷,手臂骨折;第二次是食物中毒;第三次是走在路邊被電動車刮倒,擦傷嚴重;一次比一次嚴重……
這一次,竟是慘烈的車禍,已經是奄奄一息!
“這人怎麼回事?黴運纏身嗎?”有同事小聲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