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百姓萬民傘,自發為小皇子慶生
七月初七,東方才剛剛泛起魚肚白,鹹陽宮門廣場上卻已經人聲鼎沸,熱鬨非凡。嬴昭揉著惺忪睡眼,被嬴政穩穩抱上宮牆,迷糊間差點把威嚴的定秦劍當成竹竿拄著:父皇...好困啊...天還沒亮呢...
睜眼看看。帝王輕托兒子下巴,聲音裡帶著難得的溫和,那雙總是銳利如鷹的眼眸此刻也柔和了許多。
孩童慵懶抬眼,瞬間呆住了,睡意全無——
下方廣場如同綻開的七彩花海,浩浩蕩蕩,看不到儘頭。成千上萬的百姓手持油紙傘,傘麵上繪著各式圖案:飽滿的土豆、金黃的稻穗、憨態可掬的食鐵獸,甚至還有孩童稚嫩手筆繪出的麥穗與炊煙。每把傘沿都綴著銅鈴,晨風吹過,清響如泉,叮叮當當響徹鹹陽上空,宛如天籟。
這是...嬴昭扒著牆垛探頭,小臉上寫滿驚訝,眼睛瞪得圓圓的。
萬民傘。嬴政眼底映著朝霞,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大秦祖製,百姓唯有感念天恩時,方獻此傘。這是百姓對皇族最高的禮讚。
傘海忽然波動起來,仿佛有生命般。前排老農齊刷刷舉起傘,傘麵巧妙拚出畝產萬斤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婦人們的傘陣隨即變幻,現出無饑饉三字,筆畫間透著質樸的祝福;孩童們使勁踮腳,傘尖鈴鐺拚出個歪歪扭扭卻格外醒目的字,在晨曦中閃閃發光。
淳於越捧著竹簡顫聲念賀表,老淚縱橫:黔首愚民,感念皇子賜薯活命之恩,無以為報,唯以萬傘蔽天,祈殿下福壽綿長...
念到一半,老儒生突然卡殼——賀表背麵不知被誰畫了隻憨態可掬啃竹子的熊貓,那熊貓圓滾滾的模樣活靈活現,讓人忍俊不禁。
嬴昭笑出聲,清脆的笑聲在晨空中格外悅耳:老先生,熊貓說您寫得太長啦!它等著吃竹子呢!
傘海忽然分列兩排,讓出一條通道。蒙毅王賁率黑龍衛抬來巨幅絹布——竟是百姓用百家衣拚成的山河圖,每塊布片都繡著不同的姓氏,密密麻麻,數不勝數,針腳細密,可見用心之深。
陛下!王賁朗聲道,聲音洪亮如鐘,北地三百村婦連夜紡線,繡了七天七夜!說是要讓殿下看看咱們大秦的萬裡河山!讓殿下知道,百姓心中都裝著家國!
絹布展開時,朝陽恰好穿透雲層。光影流轉間,布上針腳竟顯出一條蟄伏的黑龍,龍目正對嬴昭心口,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騰空而起。
嬴政忽然抱起兒子,一步步走下宮牆。禦林軍剛要阻攔,被他揮手屏退,目光堅定。
帝王子民之間,隻剩九十九級白玉階。這一刻,沒有君臣之彆,隻有血脈相連的深情。
第一步踏下,傘海齊震。老農捧出第一筐土豆,個個飽滿如金錠,還帶著泥土的芬芳,那是大地最淳樸的饋贈。
第二步,婦人獻上新織的棉布,質地柔軟勝絹帛,在晨光中泛著溫暖的光澤,一針一線都飽含著心意。
第三步,孩童舉起陶罐,罐中醃菜飄香,讓人食指大動,那是家常的味道,是煙火氣中最溫暖的記憶...
走到最後一級時,嬴昭懷裡已經塞滿各種瓜果,小鬥篷被縫上密密麻麻的平安符,幾乎看不出原本的顏色。每一個符咒都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意。
陛下!忽然有老者高呼,聲音哽咽,讓殿下摸摸俺孫兒!娃生下來就弱,昨兒吃了殿下賜的米粥,都會翻身了!這是殿下的恩德啊!
人群潮水般湧來。嬴政本能要退,衣袖卻被兒子拽住。
父皇,嬴昭眼睛亮得驚人,仿佛發現了什麼天大的秘密,他們在發光!真的在發光!
帝王凝神望去,百姓頭頂竟真浮著淡淡金芒,千絲萬縷彙向嬴昭。孩童心口的魂印遇金光如雪消融,反倒嬴政被照得微微刺痛——那是民心灼灼,非真龍難承其重。
夠了。嬴政欲抱兒子離開,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嬴昭卻滑下地,小跑向個咳嗽的老嫗。眾目睽睽下,他掏出手絹擦去老人嘴角藥漬:婆婆,苦藥裡加塊飴糖就好啦!這樣就不苦了!昭兒每次喝藥都這樣!
手絹過處,老嫗臉色竟紅潤起來,咳嗽也止住了。人群霎時沸騰,更多手臂伸向孩童:殿下摸摸我的腰疼!看看俺爹的風濕!求殿下賜福!
禦林軍急忙攔阻,形成人牆。混亂中,一把傘突然墜地——傘骨竟是淬毒的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