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旨意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在這龐大的帝國內激起千層浪。
帝國這台沉寂已久的戰爭機器,驟然發出了低沉的轟鳴,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起來。
攜帶著皇帝諭令和抄錄在珍貴絹帛上的《基礎鍛體訣》與《凝心內息法》的快馬信使,沿著四通八達的秦馳道,如同奔流的血液,火速奔赴帝國每一個角落——
從朔風凜冽的北疆軍鎮,到煙雨朦朧的內地郡兵府。
與之同行的,還有一車車被嚴密護衛、被視為帝國希望的“火雲薯”種源。
北疆,長城沿線。
大將軍蒙恬親臨烽火台下,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正在操練的萬千士卒。
往日裡充斥著金屬碰撞與喊殺聲的校場,此刻卻多了一種奇特的寂靜。
大量士卒盤膝而坐,按照新傳授的法門調整呼吸,引導著體內那股新生的、暖流般的氣息。
起初,並非所有人都心甘情願。
一些習慣了刀頭舔血的老兵油子私下裡沒少嘀咕,覺得這盤腿打坐的玩意兒太過“文氣”,遠不如真刀真槍來得痛快。
然而,在嚴苛到極致的軍法管控下,尤其是在短短數日內,不少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氣力增長、耳目聰明的好處後,所有的懈怠和懷疑都如春日冰雪般迅速消融。
一股對強大力量的渴望,化作了前所未有的修煉狂潮,如同燎原的烈火,席卷了大秦的每一座軍營。
為了檢驗這前所未有的修煉成果,激勵全軍士卒,更深層的,是為了摸清這支正在經曆蛻變的大軍究竟握著一張怎樣的全新底牌。
在九皇子嬴昭的提議和始皇帝嬴政的鼎力支持下,一項帝國曆史上聞所未聞的創舉——首次全國武道考核,被緊鑼密鼓地提上日程並迅速推行。
而這場考核中最引人矚目、也最富爭議的一環,便是那張與考核成績直接掛鉤、名稱奇特的“土豆功勳榜”!
這一日,鹹陽城北最大的北軍校場,人聲鼎沸,旌旗遮天。
此地被選定為全國考核的主考場。
不僅始皇帝嬴政攜文武百官親臨觀禮,更有無數聞風而動的鹹陽百姓將校場外圍擠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想要親眼看看這支據說“修煉成風”的軍隊,究竟發生了何等驚人的蛻變。
校場中央,數排專門為此次考核打造的新式器械森然矗立,散發著冷峻的氣息:
需要全力擊打的符文測力銅柱、用以測試極限速度的特製跑道、衡量內力深厚程度的內力葉輪儀,乃至凶險異常、用於測試反應與身法的“箭雨機關陣”。
整個場地氣氛凝重而熾熱,仿佛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考核以最基本的軍隊編製“什”十人)為單位依次進行。
而率先登場,便引爆全場的,正是已成為全軍標杆的黑龍武院五百銳士。
他們邁著完全一致的步伐,動作整齊劃一,氣息沉凝如山,目光銳利如炬,僅僅是靜默地站立在那裡,一股無形的、令人心悸的壓力便撲麵而來,讓觀禮台上的許多文官都感到呼吸一滯。
“第一什,測力考核!”考官運足中氣,高聲宣布。
十名銳士應聲出列,動作乾淨利落。
他們深吸一口氣,體內初步練就的內力隨之運轉,伴隨著一聲聲短促有力的吐氣開聲,重拳如同戰錘般狠狠砸向那符文密布的測力銅柱!
“咚!”“咚!”“咚!”
沉悶的巨響如同擂動的戰鼓,在校場上空回蕩。受擊的銅柱表麵光華驟亮,一道醒目的光痕沿著柱身上的刻度急速向上攀升!
“九百斤!”
“一千一百斤!”
“一千三百斤!”
……
一個個驚人的數字被唱報出來,觀禮台上頓時響起一片抑製不住的抽氣聲!
誰都清楚,尋常軍中精銳,一拳能有三四百斤力氣已堪稱勇武,而這些黑龍銳士的力量,普遍超出了三倍有餘!
尤其當那名叫做黑娃的年輕士卒,一拳轟出,銅柱光華暴漲直至頂端,微微震顫,最終定格在“一千五百斤”這個駭人數值上時,連高台之上端坐的武將們,眼角都忍不住跳了跳。
隨後的速度、耐力測試,黑龍武院的銳士們依舊表現出了碾壓性的優勢。
而在最考驗新功法修煉成果的內力葉輪儀前,他們的成績更是讓其他部隊的考核代表們麵色發白,瞠目結舌——內力驅動葉輪旋轉,普遍突破了三十圈!
“這……這他娘的還是兵嗎?分明是一群披著甲胄的人形凶獸!”一位來自南方郡兵的都尉下意識地喃喃低語,臉上寫滿了震撼與難以置信。
嬴政高踞龍椅之上,麵色看似平靜無波,但那輕輕叩擊著紫檀扶手的手指,卻悄然泄露了他內心絕非表麵這般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