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郡設立的餘波尚未平息。
新城郡守府內,已然燈火徹夜不熄。
蒙毅麵前巨大的案幾上。
鋪滿了描繪著百越山川地貌、部落分布的羊皮地圖。
上麵已被朱筆勾勒出數道清晰的界限。
他沒有獨斷專行。
而是在宣布建製的第二日。
便召集了所有登記在冊的洞主、寨老。
齊聚郡守府議事堂。
這些百越的頭人們。
懷著幾分忐忑、幾分新奇。
踏入了這處象征著全新權力秩序的地方。
議事堂內,氣氛肅穆。
蒙毅端坐主位。
雖未著甲胄。
但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與處理政務的沉穩乾練融合。
自有一股威勢。
他開門見山。
指向身後懸掛的巨大地圖。
諸位,象郡已立,疆域廣闊,部落星羅棋布。
若僅靠郡治一城,政令難以下達,管理亦是空談。
蒙毅聲音清晰,不容置疑。
故,需劃縣而治,細化管理。
方能令殿下仁政,澤被每一處山野,每一位子民。
他手中的長杆指向地圖。
依山川形便,兼顧各部族聚居現狀。
暫將象郡劃分為五縣——
雲霧縣,以黎薑母族聖地為核心。
黑石縣,涵蓋黑石部落及周邊區域。
雄溪縣,原雄溪部落故地,現由朝廷直轄。
林狩縣,以擅長狩獵采集的部落為主。
濱水縣,依托靈渠等水係,發展漁農。
縣名簡單直接。
卻清晰地勾勒出各地的特點與未來發展方向。
洞主們看著地圖上被圈定的自家地盤。
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對自己部落成為縣治核心而欣喜的。
也有對劃入他縣管轄而隱現擔憂的。
蒙郡守。
一位來自林狩縣區域的老洞主忍不住開口。
他臉上帶著鷹隼般銳利紋飾。
語氣帶著試探。
劃分州縣,我等並無異議。
隻是......這縣令、縣丞,可是都由朝廷......由秦官擔任?
他們初來乍到,不熟悉我們百越的山林習性、部落規矩。
隻怕......政令難通啊。
這話問出了許多洞主的心聲。
他們畏懼秦軍的武力。
感激嬴昭帶來的實惠。
但對於將管理自身部落的具體權力完全交給陌生的秦吏。
本能地有所保留。
蒙毅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問。
臉上不見絲毫波瀾。
沉穩答道:
殿下與孤,深知百越情況特殊。
不可全然照搬中原舊製。
故,象郡行雙軌之製
雙軌?
眾洞主麵露疑惑。
即:縣令由朝廷委派秦吏擔任。
掌一縣之律法、賦稅、防務、刑名。
確保政令統一,法度森嚴!
蒙毅聲音斬釘截鐵。
首先明確了中央集權的底線。
洞主們心中一緊。
蒙毅話鋒一轉。
長杆再次點向地圖上各縣區域。
每縣設縣丞一至二名。
由本縣之內,德高望重、能力出眾之洞主或長老擔任!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縣丞?
由我們的人擔任?
蒙毅繼續解釋道:
縣丞,佐助縣令。
主要負責民生教化、糾紛調解、農桑督促。
以及協助推行各項新政。
簡而言之,秦官治土,確保大局;越首治民,通達下情!
二者相輔相成,共治地方!
這雙軌製如同一劑潤滑劑。
瞬間消解了大部分洞主的抵觸情緒。
他們雖然交出了最高的行政和軍事權。
但仍然保留了管理部族內部事務的地位。
甚至在縣一級政務中擁有發言權和執行權!
這遠比他們預想中直接被要好得多!
此法甚好!甚好!
黎薑母族大長老率先撫掌讚歎。
秦官通律法,我等知民情。
相互配合,方能真正造福鄉裡!
其他洞主也紛紛反應過來。
這簡直是給了他們一個名正言順的。
既能繼續管理族人。
又能參與到新的權力體係中去。
地位非但沒有降低。
反而因為獲得了朝廷的認可而更加穩固!
蒙郡守,這縣丞......如何選任?
黑石部落的岩山族長激動地問道。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為岩縣丞的光明前景。
蒙毅微微一笑:
縣丞人選,可由各寨推舉賢能。
報至郡守府,經考核後。
由本郡守與殿下最終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