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朝的葬禮_帝國再臨:我的1915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章 王朝的葬禮(1 / 2)

東歐的嚴寒依舊固執地盤踞著大地,但空氣中已然彌漫起一絲不同尋常的、躁動不安的氣息。

至3月初,這段被永恒銘刻在曆史豐碑或恥辱柱)上的短暫時光,見證了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帝國之一——羅曼諾夫俄羅斯——在內外交攻下的轟然崩塌,也預示著一場將席卷全球的意識形態颶風的啟幕。

彼得格勒,冬宮。1916年2月28日。

宮殿內部奢華依舊,水晶吊燈的光芒卻無法驅散那無處不在的、日益濃重的陰冷與絕望。

沙皇尼古拉二世仿佛一夜間蒼老了二十歲,他獨自坐在書房裡,麵前攤開著一份剛剛由宮廷衛隊司令送來的、筆跡潦草、內容令人心驚肉跳的報告。

報告詳細描述了首都日益失控的局勢:

越來越多的衛戍部隊倒戈,加入了遊行示威的工人隊伍;

警察係統徹底癱瘓;大街小巷築起了街壘;

憤怒的人群高喊著“打倒德國女人!”指皇後亞曆山德拉)、“處死沙皇!”;

而冬宮與外界的電話聯係,大部分已被切斷。

更可怕的是報告末尾附上的一份來自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的最後通牒式“勸退書”,由李沃夫公爵和克倫斯基聯名簽署,措辭雖仍保持著一絲表麵的恭敬,但意思卻赤裸而殘酷:

要求沙皇為了“避免內戰和國家的徹底毀滅”,立即遜位,將皇位傳給其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並授權杜馬組建臨時政府。

窗外,隱約傳來人群的怒吼和零星的槍聲,那聲音仿佛就在宮牆之外。

尼古拉二世的手指顫抖著撫過報告上“遜位”那兩個刺眼的單詞。

他想起了一天前從前線趕回、試圖力挽狂瀾卻同樣束手無策的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將軍那絕望的眼神;

想起了那些他曾經無比信任、此刻卻紛紛沉默或倒戈的將軍們;

想起了他那被困在皇村、同樣處於危險中的妻子和患有血友病的兒子阿列克謝…

一種巨大的、徹骨的疲憊和幻滅感淹沒了他。

他一生堅信君權神授,堅信自己肩負著上帝賦予的統治俄羅斯的重任,但此刻,他感到自己已被上帝和子民徹底拋棄。

他拿起筆,那支曾經簽署過無數法令、決定千萬人命運的筆,此刻卻重若千鈞。

最終,在幾乎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他顫抖著,在一張普通的電報紙上,寫下了一份簡短的、毫無帝王威嚴的遜位聲明。

他放棄了為自己,也為他的兒子阿列克謝繼承皇位的權利,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米哈伊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大公。

筆尖離開紙麵的那一刻,統治俄羅斯長達三百零四年的羅曼諾夫王朝,事實上,已經宣告終結。

冬宮的最後一場華爾茲,在宮牆外革命的暴風驟雨中,淒然終曲。

幾小時後,米哈伊爾大公在巨大的壓力下,戲劇性地宣布拒絕接受皇位,除非由未來的立憲會議決定俄國的政體。

這意味著,俄羅斯的帝製,在1916年3月1日這一天,畫上了徹底的句號。

沙皇遜位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瞬間傳遍了彼得格勒和整個俄羅斯。

它沒有帶來預期的秩序恢複,反而像抽掉了堤壩的最後一塊巨石,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混亂和權力爭奪的狂潮。

塔夫利達宮,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總部。

亞曆山大·克倫斯基,此刻仿佛站在了人生的頂點。

他以其非凡的精力、雄辯和左右逢源的政治手腕,成為了新成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由李沃夫公爵任總理,但實權人物是擔任司法部長的克倫斯基)的核心人物。

他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會議室,接見各方代表,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試圖穩住局勢,確立臨時政府的權威。

“公民們!俄羅斯自由了!”他在陽台上對歡呼的人群演講,聲音因激動而嘶啞,“一個新時代開始了!我們將帶領俄羅斯走向民主與憲政!我們將繼續履行對盟國的義務,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然而,他的話語在許多人聽來,卻充滿了矛盾和不切實際。

“民主”與“繼續戰爭”這兩個目標,在俄國當時的情境下,幾乎是水火不容的。

他的臨時政府,從誕生之初就背負著沉重的原罪:

它由舊杜馬的代表組成,缺乏廣泛的民眾基礎;

它拒絕立刻結束戰爭,無法滿足人民最迫切的“和平”訴求;

它拖延土地改革,得罪了農民;

它無法有效解決糧食和經濟危機。

它像一個孱弱的早產兒,懸浮在人民憤怒的海洋之上。

而與此同時,在塔夫利達宮的另一個翼樓——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代表蘇維埃,氣氛則截然不同。

這裡煙霧繚繞,人聲鼎沸,充滿了草根的力量和革命的激情。

士兵、工人、水手代表們穿著粗糙的工作服和軍大衣,大聲辯論,激烈表決。

列寧的身影在這裡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不再需要躲藏,他的演講,如同精準的手術刀,一刀刀解剖著臨時政府的虛弱和虛偽:

“克倫斯基們對你們說什麼?他們說‘秩序’、‘紀律’、‘繼續戰爭為了光榮的俄羅斯’!騙子!叛徒!”

“他們是被資產階級和地主推上前台的傀儡!他們想用新的鎖鏈束縛你們!他們不敢結束戰爭,因為他們的英國和法國主子不允許!他們不敢分配土地,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地主或是地主的代言人!”

“不要相信他們!不要支持臨時政府!全部政權——必須立即、無條件地——歸蘇維埃!”

他的口號簡單、粗暴,卻直指人心,獲得了台下雷鳴般的、一次又一次的歡呼和響應。

布爾什維克在蘇維埃中的影響力,如同滾雪球般迅速壯大。

赤衛隊工人武裝)在快速組建和訓練,越來越多的衛戍部隊宣布效忠蘇維埃而不是臨時政府。

俄羅斯出現了奇特的、前所未有的“雙重政權”格局:

表麵上是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發號施令,但實際上,沒有彼得格勒蘇維埃的批準,它的政令幾乎寸步難行。

街道上,權力真正屬於那些佩戴紅袖章、手持步槍的工人和士兵。


最新小说: 穿越賣給混混當媳婦 希音入懷肖少的獨家偏愛 誰家正經爹媽會玩強製愛啊 寂靜城池裡的暖陽 梅家三朵花 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 路人甲女配隻想學習 異常收容檔案庫 天命陰緣不可負 盜墓:我的摸金係統超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