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要為英法這些虛偽的家夥火中取栗嗎?”國務卿布賴恩大聲反駁。“英法是在利用我們,一旦我們參戰,隻會淪為他們的戰爭工具,而德國的道歉和賠償承諾表明他們並非毫無悔意。”
會議室裡爭吵聲愈發激烈,主戰派和主和派各執一詞,經過漫長而激烈的爭論,威爾遜最終做出了決定。
他必須對國民的憤怒做出回應,但又不能完全關上外交解決的大門至少在他認為美軍準備充分之前)。
8月7日,美國政府對德意誌帝國發出了措辭極其強硬的外交照會,照會沒有直接宣戰,但提出了幾項幾乎等同於最後通牒的要求:
1.德國政府必須為擊沉美國商船事件正式、公開道歉,並保證此類事件絕不再犯。
2.立即懲辦所有責任軍官和相關人員,並接受國際監督。
3.向遇難者家屬支付巨額賠償。
4.立即並永久放棄無限製潛艇戰包括目前的“有限”形式),停止對所有商船無論國籍、貨品)的攻擊行為。
5.美國有權武裝商船並進行自衛。
照會限時72小時內給予明確答複,否則美國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其公民和利益,這意味著斷交乃至戰爭。
柏林,再次陷入極度緊張,美國的照會文本被迅速翻譯並擺在了皇帝和最高統帥部的麵前。
“他們這是要我們自廢武功!帝國海軍絕不屈服。”海軍部的將領們首先炸了鍋,
“放棄潛艇戰?等於放任英國恢複海運,我們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這是侮辱!美利堅那群鄉巴佬在敲詐帝國!”容克貴族們憤憤不平,但更多理智的人則麵色凝重。
他們知道,美國人的條件雖然苛刻,但確實是德國理虧在先,而且,美國的潛在力量是可怕的。
林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召開了一次最高級彆的禦前軍事會議。
“接受條件,意味著我們在海上對英國的壓力將大大減輕,戰爭可能會延長。”總參謀長興登堡分析道。“但拒絕條件,幾乎必然導致美國立即參戰。我們將麵臨東西兩線歐洲西線和大西洋)再加上一個擁有近乎無限資源的對手。”
“我們的潛艇部隊還能支撐多久?如果美國全力為英國護航,甚至直接派海軍參戰,我們艦隊戰損效率會下降到什麼程度?”
林曉問道。“陛下,這…很難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困難會急劇增加。”海軍參謀長回答。
“我們在西線的新攻勢準備得如何?能否在美國全麵動員起來之前,徹底壓垮法國,迫使英國求和?”林曉又問古德裡安和魯登道夫。
“部隊需要休整和補充,‘皇帝之錘’第二階段計劃至少還需要46周的準備時間。而且,法國人和英國人也在拚命加固防線…”魯登道夫回答得有些猶豫。
林曉陷入了沉思。時間!他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消化勝利果實、徹底擊敗西歐敵人、整合中歐同盟都需要時間。而美國人的最後通牒,恰恰不給他這個時間。
“也許…我們可以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案。”外交大臣齊默爾曼試探性地提出,“我們原則上接受美國的條件,但在‘永久放棄潛艇戰’這一點上尋求變通。”
“例如,我們承諾在特定區域、針對特定船隻類型暫停潛艇攻擊,或者提出由國際監督機製來確保商船的中立性…總之,儘量拖延,為我們最終的軍事解決爭取時間。”
這似乎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非常困難,威爾遜和美國國會的主戰派不會輕易被騙過。
會議持續到深夜,爭論異常激烈。最終,林曉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回複美國人。帝國政府深切哀悼事件中的遇難者,完全接受第1、2、3條要求,對於第4條,帝國願意立即暫停所有針對商船的潛艇攻擊行動,並提議就此問題與美利堅合眾國及中立國代表舉行專門會議進行磋商,以期找到一個既能保障中立國權利、又能顧及交戰國合理安全需求的永久解決方案。”
這是一個拖延戰術。一方麵表現出願意妥協的姿態,另一方麵又把最核心的問題拋出去進行漫長的扯皮,希望能爭取到寶貴的數周甚至一個月時間。
然而,就在柏林緊鑼密鼓地起草回複電文,試圖穩住美國的同時,又一個驚人的消息從東方傳來。
一份來自帝國駐烏克蘭軍事顧問團的絕密急電送到了林曉手中:“…鄧尼金將軍的部隊在向莫斯科方向推進時,於坦波夫附近遭遇紅軍和國際縱隊的頑強阻擊,攻勢受挫,損失慘重…情報顯示,這批紅軍部隊得到了大量來自不明渠道懷疑與美國或國際左翼組織有關)的先進裝備援助,包括新型自動武器和迫擊炮…戰局可能出現變數…”
屋漏偏逢連夜雨!林曉感到一陣眩暈,東線的代理人戰爭似乎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數,如果紅軍獲得外部支持而迅速壯大,他試圖削弱俄國的戰略將麵臨重大挑戰。
而且事後新生的蘇俄政權可能還會借此向東歐各國的衛星國甚至同盟國輸出無產階級革命,這才是最可怕的。
內憂外患,東西夾擊,德意誌帝國這艘剛剛贏得輝煌勝利的“帝國巨艦”,正同時遭遇來自大西洋的驚濤駭浪和東方凍原的暗流冰礁。
皇帝威廉二世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將影響著帝國乃至整個世界的走向。
他看了一眼窗外,柏林的天空依舊陰沉,風暴,真的就要來了。
喜歡帝國再臨:我的1915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臨:我的19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