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先知還是惡魔?_帝國再臨:我的1915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帝國再臨:我的1915 > 第74章 先知還是惡魔?

第74章 先知還是惡魔?(1 / 2)

1917年的深秋,寒意比往年來得更早,凜冽的風已經開始掃過柏林菩提樹下大街的落葉。

然而,德意誌帝國的中心卻並未因氣溫的驟降而顯得冷清,反而沉浸在一種勝利之後忙於構建“新秩序”的奇特亢奮之中。

此時的世界的目光,無論是敬畏、憎恨、恐懼還是強烈的好奇,都前所未有地聚焦於這個新興的、似乎一夜之間重塑了歐洲大陸格局的歐陸霸主。

如何向世界詮釋這場驚天動地的勝利,如何開始經營這片用無數鮮血和鋼鐵換來的龐大疆域,成為柏林無憂宮內每日議事的核心課題。

11月初,經過嚴格篩選,一支規模空前的國際記者團獲得了進入德國的罕見許可。

他們來自中立國如美國、瑞士、瑞典,甚至包括一些戰敗國如法國、葡萄牙)和局勢微妙、正處於內戰邊緣的英國蘇維埃共和國的觀察員。

他們的核心目標高度一致:近距離采訪德意誌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威廉二世皇帝,並親身觀察他治下的德國社會真實麵貌。

采訪被安排在無憂宮一間寬敞、裝飾著霍亨索倫家族金黑兩色紋章和曆代君主肖像的會客廳內。

鎂光燈刺眼地閃爍不停,記者們的問題如同精心打磨過的箭矢,尖銳而直接,接連投向端坐在主位高背天鵝絨扶手椅上的皇帝。

《紐約時報》的資深記者查爾斯·霍普金斯率先發難,他扶了扶金邊眼鏡,語氣平靜卻充滿力量:“陛下,請原諒我的直接。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外界對您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一部分人,主要是在貴國和您的盟國,將您稱為‘先知’或‘戰略天才’,因為您似乎總能預見關鍵的戰術轉折點,並推動了諸如大規模裝甲突擊和精確空中支援等革新性戰法。”

“然而,在更廣泛的國際輿論中,尤其是在戰敗國,許多人則將您視為‘惡魔’或‘戰爭狂人’,認為您的一係列決策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數百萬人的死亡、無數城市的毀滅以及歐洲傳統地圖的徹底重繪,陛下,您本人如何評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林曉身穿一套深藍色、剪裁極其合體的便裝,那隻不便的左臂自然地搭在扶手上,並未刻意掩飾。

他麵色平靜,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張充滿探究欲的臉龐,沒有立即回答,仿佛在內心深處權衡著每一個用詞。

整個會客廳鴉雀無聲,隻有鉛筆和鋼筆在筆記本上快速劃過的沙沙聲,如同密集的雨點。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先知?惡魔?”他嘴角勾起一絲淡淡的、略帶嘲諷和疲憊的笑意,“先生們,女士們,或許你們都高估了我,我既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也並非以毀滅為樂事的撒旦。”

他輕輕抬了一下那隻不便的左臂,動作自然卻引人注目。“在我看來,命運給予我的,不過是一條自幼便孱弱無用的臂膀,以及我的國家在世紀初所麵臨的、看似絕望的戰略包圍圈。”

“我所做的,或許僅僅是一個絕望中的工匠,不得不將這兩樣不幸的原材料,一同投入曆史的熔爐,憑借德意誌民族固有的堅韌、紀律和智慧,最終,意外地將其鍛造成了一柄……足以砸碎舊世界枷鎖的權杖。”

這個回答完全出乎了所有記者的預料,他沒有標榜個人的英明神武,也沒有為戰爭的殘酷進行任何道德辯護,而是將個人的生理缺陷與國家的地緣政治困境巧妙地聯係在一起,用一種充滿象征意義、近乎認命卻又暗含強大意誌力的比喻。

將一場波及全球、傷亡慘重的浩大戰爭,輕描淡寫地歸結為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鍛造過程。

這既巧妙地回避了簡單的道德評判,又隱晦而有力地彰顯了其個人和國家的堅韌以及最終成功的必然性。

“至於死亡與破壞,”他繼續道,語氣轉為深沉和凝重,目光似乎穿透了牆壁,看到了遠方的戰場。

“戰爭的悲劇性,毋庸置疑,每一個逝去的生命,都是一場無法挽回的災難。”

“但是,先生們,請允許我提出一個問題,也請你們捫心自問:究竟是德意誌帝國率先挑起了這場最終席卷全球的衝突?還是那個試圖用其絕對海軍霸權扼住我們經濟命脈、用其遍布全球的殖民體係持續剝削世界、並頑固拒絕任何平等對話機會的不列顛帝國及其盟友,才是真正將歐洲推向火藥桶的推手?”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個問題在空氣中回蕩,“我們渴望和平,發自內心地渴望。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絕不能建立在德意誌被永久圍困、被係統性削弱的基礎之上。那不過是下一次更大規模衝突的休戰期而已。”

“如今,舊秩序的枷鎖已被我們不得已而鑄就的權杖砸碎,一個以中歐為核心、強調內部合作、共同發展與集體安全為基礎的、更穩固的歐洲新秩序正在廢墟上誕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他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或許才是對那些在戰火中不幸逝去的生命,最好的告慰,也是對生者未來最大的負責。”

接下來的提問涉及經濟、政治體製、殖民地政策、未來歐洲規劃等方方麵麵。

皇帝的回答時而宏大抽象,時而異常具體務實,偶爾還會冒出一些讓記者們麵麵相覷、似懂非懂的現代詞彙如“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拉動內需”),但整體上展現出一個極度自信、務實、精力充沛且意圖主導戰後世界格局的統治者形象。

記者們隨後被允許在柏林市內有限度地、在有陪同的情況下采訪普通市民,他們看到的不再是戰爭末期外界想象中的饑餓、絕望與混亂,而是秩序井然的街道、逐漸恢複供應且物價相對穩定的市場、以及市民臉上那種混合著疲憊、顯而易見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未來既期待又不安的複雜表情。

一位在選帝侯大街旁經營麵包店的中年店主對一位瑞士記者說:“感謝上帝和皇帝陛下,該死的戰爭總算快要徹底結束了,雖然現在糖和黃油還是限量,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至少能看到希望了,不用再擔心空襲和兒子陣亡的通知書。”

而在西門子工廠區,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則興奮地對美國記者談論著皇帝親自推動的新型發動機和無線電研究,眼中閃爍著技術革新的光芒。

這些通過電訊發往全球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和改變了德國在外界的“鐵血軍國主義惡魔”的刻板印象,呈現出一個更加複雜、多元且正在快速轉變的現實。

很快記者團帶著複雜的印象離去後,林曉立刻將注意力轉向了國內的長遠建設,他深知,軍事上的輝煌勝利若不能迅速、有效地轉化為國內民眾實實在在的福祉與對未來的信心,帝國的根基終將不穩。

在一次由內閣主要成員、工業界巨頭和經濟學家參加的高級會議上,他拋開傳統的政務報告,提出了一係列著眼於未來、充滿“現代”氣息的民生與基建計劃,讓許多習慣了戰時思維和傳統管理方式的大臣們感到耳目一新,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先生們,”皇帝站在會議桌的首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戰爭的勳章固然耀眼,但和平的基石更為重要,勝利的果實,必須讓每一個為帝國付出了犧牲的普通德意誌公民都能品嘗到,感受到。”

他轉向經濟部長,“首先,要從最基本的地方做起,甚至是從‘味蕾’開始,我聽說,由於水果進口困難,我們的飲料廠開發出了一種使用本地食材比如乳清和蘋果渣)的新型水果味碳酸飲料配方?這很有潛力!要立刻組織大規模生產,給它起個響亮的名字,比如……‘芬達’!要讓我們的工人、士兵、家庭主婦,在辛勤工作之餘,花上幾個芬尼就能享受到一口清涼和甜美。這是精神上的撫慰,也是經濟的活力。”

不等大臣們從“皇帝關心汽水”的驚訝中回過神來,他走到牆上那幅巨大的德國地圖前,用手掌劃過幾條連接魯爾區、柏林、漢堡、慕尼黑等主要工業中心和城市的粗壯虛線。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交通是經濟的血脈,而未來屬於車輪!汽車,代表了個人移動的自由和工業的尖端,要大力支持奔馳、戴姆勒、歐寶這些公司,投入資源開發一款價格低廉、堅固耐用、適合普通工程師和熟練工人家庭的‘國民車’!”

“要讓汽車不再隻是富人的奢侈玩具,而逐漸成為千百萬德國家庭能夠負擔的交通工具,這不僅能帶動鋼鐵、橡膠、玻璃無數行業,更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生活節奏和空間概念!”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更加銳利,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而最重要的支撐,是這個——”

他的手指沿著虛線的軌跡用力劃過,“我們要建設一種全新的、劃時代的交通網絡——‘高速公路’!這不是現有的任何道路,而是專供汽車高速、安全、無障礙行駛的封閉式道路!沒有交叉路口,沒有行人乾擾,擁有堅實的路基、平緩的彎道和獨立的出入口。”


最新小说: 我重生歸來,女帝們,悔哭了麼? 長生修仙:從煉器師開始肝滿修仙百藝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