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春夏之交,陽光日漸熾烈,但德意誌帝國主導的“歐洲聯盟”新秩序在雄心勃勃的推進過程中,卻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第一次來自內部的劇烈陣痛。。
5月20日,一個被載入經濟史冊的日子。印著抽象橋梁圖案、羅馬數字和粗體“euro”字樣的新鈔票,連同叮當作響的輔助硬幣。
在德意誌帝國、奧地利合眾國、保加利亞王國、奧斯曼帝國及其控製下的波蘭、波羅的海、烏克蘭等衛星國範圍內,被政府以法令形式強製推向市場,旨在取代各國原有雜亂且信譽不一的貨幣,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重要一步。
然而,這一宏大的計劃在落地之初,便遭遇了民間本能而強烈的抵觸,引發了一場席卷聯盟的經濟信任危機。
在柏林的腓特烈大街,一位家庭主婦緊緊攥著幾張嶄新的歐元鈔票,試圖從熟悉的肉鋪老板那裡購買晚餐的香腸和培根。
“不行!夫人,我隻收帝國馬克!或者金子!”肉鋪老板揮舞著手上油膩的砍刀,指著櫃台前手寫的告示,上麵赫然寫著“暫不收陌生歐元”。
“可是…政府說這是法定貨幣…”主婦焦急地辯解。
“政府?政府能保證這花花綠綠的紙片明天還能買到一塊麵包嗎?沒準明天50萬歐元就隻能買到一塊麵包,我隻要實實在在的馬克!”老板的態度強硬,後麵排隊的顧客也紛紛附和,場麵一度混亂。
在維也納的格拉本大街,一家老牌咖啡館門前擠滿了人,並非為了品嘗咖啡,而是試圖將剛剛從銀行強製兌換來的奧地利先令換成歐元,或者乾脆取出存款。
銀行鐵門緊閉,隻留下一個小窗口,裡麵傳出職員疲憊而機械的聲音:“根據聯盟法令,舊幣兌換已結束,所有業務請使用歐元…”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紳士激動地用雨傘敲打著地麵:“強盜!這是赤裸裸的搶劫!我和我父親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變成了這些來曆不明的廢紙?!”
在布達佩斯、在華沙、在索非亞……類似的場景比比皆是。商店拒收,市場停滯,黑市上舊馬克、奧匈克朗、保加利亞列弗對歐元的彙率被瘋狂炒作,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民間蔓延。
普通民眾——工人、農民、小店主、以及退伍士兵他們對“歐洲聯盟”這個宏大的概念感到茫然和恐懼,無法信任這張輕飄飄的、剝奪了他們熟悉價值尺度的紙片。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可能瓦解經濟秩序的危機,威廉皇帝在無憂宮的書房裡,聽著經濟部長和央行行長焦頭爛額的彙報,臉上沒有任何驚慌,隻有一種早有意料的冷峻。
他深知貨幣的信譽在初始階段,必須依靠強大的國家強製力和不容置疑的權威來塑造。
他首先采取了攻心戰術。5月21日上午,在柏林皇宮麵向盧斯特加滕花園的陽台上,林曉通過架設的龐大擴音器網絡,向廣場上聚集的、麵帶憂慮的民眾,也向整個帝國乃至聯盟的無線電聽眾,發表了措辭強硬而又充滿煽動力的全國講話:
“德意誌的公民們!奧地利、保加利亞、奧斯曼以及所有歐洲聯盟的公民們!”
他的聲音通過電流,帶著一絲金屬的質感,傳遍四方。“我,威廉,你們的皇帝和領導者,聽到了你們的聲音,理解你們手中的新鈔票所帶來的疑慮和不安!這是人之常情!”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無比堅定,甚至帶著一絲怒意:“但是,請看清楚!你們手中的,不是一張普通的紙!它上麵印著的,是我們歐洲聯盟的象征!它代表著我們打破盎格魯薩克遜人金融霸權的決心!代表著我們歐洲人要自己掌握自己經濟命運的意誌!它的背後,是什麼?”
他提高了音量,幾乎是在呐喊,“是魯爾區冒著滾滾濃煙的工廠!是西裡西亞無儘的黑金煤礦!是斯柯達兵工廠轟鳴的機床!是你們兒子、丈夫、父親組成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帝國陸軍和公海艦隊提供的、最終的、也是最強大的信用擔保!這信用,由我的皇冠和霍亨索倫家族的榮譽來背書!我在此向你們每一個人保證,歐元的購買力,將與帝國的鋼鐵和意誌一樣,堅不可摧!”
皇帝的親自喊話,如同一劑強心針,暫時穩定了部分情緒。但緊隨其後的,是更為嚴厲的鐵腕措施:
帝國議會緊急通過《歐元流通保障法》,規定所有市場交易、薪資支付、債務清償必須以歐元結算。
拒收歐元或惡意炒作、囤積居奇、擾亂金融秩序者,一經查實,視為“經濟叛國罪”,可處以巨額罰款、沒收財產乃至監禁。
身著灰色製服的憲兵和經濟警察出現在各大市場、交易所,數名公然抗命的商店老板被當場逮捕,店鋪查封,起到了強大的震懾作用。
對麵包、肉類、土豆、煤炭等最基本生活必需品實行全國統一的歐元限價,並組織國營公司直接調運物資,以穩定價格,確保歐元的基本購買力,任何敢於突破限價的商人將麵臨嚴厲懲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皇帝和皇後皇儲本人、所有政府官員、皇室成員、以及陸軍、海軍全體官兵,從即日起,薪俸和所有內部結算一律使用歐元。
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大企業,如克虜伯、西門子、法本等,被強製要求使用歐元進行采購和支付。
最後林曉親自通過加密電話,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告知奧地利合眾國的卡爾皇帝、保加利亞的斐迪南沙皇、奧斯曼帝國的穆罕默德六世:“先生們,歐元的成功關乎聯盟的存續,我希望在維也納和索非亞、伊斯坦布爾的街頭,看到與柏林同樣堅決的執行力。任何猶豫和退縮,都將被視為對聯盟團結的破壞。”
強大的政治壓力迫使盟國統治者們紛紛在本國采取了類似的強硬手段,在帝國國家機器開足馬力的強力乾預和皇帝的親自背書下,初期的恐慌浪潮被逐漸壓製下去。
儘管在鄉村和小城鎮,人們對歐元的疑慮依然深重,私下以物易物的現象仍存,但在主要城市和官方經濟體係中,歐元開始緩慢而艱難地進入流通環節。
一場足以扼殺新聯盟於搖籃中的貨幣危機,被暫時遏製,帝國的意誌,再次以鋼鐵般的手腕,強行扭轉了不妙的局麵。
就在歐洲聯盟為歐元焦頭爛額之際,在酷熱的阿拉伯漢誌地區,得到德製裝備加強的奧斯曼邁舍爾聯軍,於5月25日拂曉,發動了代號“新月”的大規模攻勢。
數十輛塗著沙漠黃偽裝的“野狼”中型坦克,如同從沙丘中鑽出的鋼鐵巨獸,引擎轟鳴著,排成楔形攻擊隊形,向阿拉伯聯軍依托綠洲和古老石壘構築的核心防線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衝擊。
天空中,數量有限的“金雕”戰鬥機和“遊隼”俯衝轟炸機呼嘯而過,向阿拉伯人的陣地傾瀉下炸彈和機槍子彈,揚起漫天沙塵。
一位奧斯曼前線軍官通過無線電興奮地報告:“…坦克部隊進展順利!敵軍陣地在我炮火和坦克衝擊下正在崩潰!他們的步槍和機槍子彈打在坦克裝甲上毫無作用!我從沒見過這麼多坦克!我無比興奮!!”
阿拉伯部落戰士們表現得異常英勇,他們高喊著宗教口號,從掩體後躍出,用老舊的步槍、甚至是彎刀,向這些他們無法理解的鋼鐵怪物發起決死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