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之戰的硝煙雖已散去,但那股混合著燃燒的鋼鐵、泄漏的燃油和海水那自帶腥鹹的氣味,仿佛依舊縈繞在每一位德國遠東艦隊官兵的鼻尖上。
曾經威風凜凜、霸氣側漏的戰列艦“馬肯森”號,此刻正癱瘓在遙遠的帝國殖民地港口的乾船塢內,艦艏那觸目驚心的破口被臨時用鋼板勉強封堵。
巨大的吊臂和焊接的火花圍繞著它,預示著長達數月、甚至更久的漫長維修期,帝國海軍的驕傲如同一張衛生紙被狠狠的扔在了地上。
這不僅是艦艇的損傷,更是對帝國太平洋戰略自信的一次重擊,一種羞辱。
而這股憋屈與無處發泄的怒火,在更加遙遠的青島基地的每一個碼頭、每一艘戰艦的甲板上無聲地蔓延。
水兵們將炮管擦拭的增光瓦亮,目光更加專注犀利,輪機兵檢查設備的動作更加認真更加一絲不苟,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渴望雪恥的情緒。
艦隊司令馮·施佩伯爵海軍上將站在司令部巨大的海圖前,眉頭鎖成了深刻的溝壑。
他下令艦隊采取更加謹慎、甚至略顯保守的巡邏路線,重點確保本土與南太平洋基地之間的幾條核心航線的絕對安全。
護航運輸隊的編製被進一步加強,幾乎每一支重要船隊都配備了至少一艘前無畏艦或輕巡洋艦作為核心,並輔以更多的驅逐艦。
同時,一封封加急電報飛向柏林,催促本土儘快增派新的主力艦,無論是老式的或者是新式的要求儘快支援到太平洋戰場。
還要求增派更多專門用於防空和反潛的輕型艦隻,以彌補珊瑚海戰役後的力量空缺和應對日益詭異的威脅。
然而,遠在柏林的戰略預估和青島的謹慎調整,都未能完全洞察到東京大本營內部正在滋生的那股極端而危險的思潮。
珊瑚海之夜,日軍以巨大代價換取的“戰果”重創兩艘德國主力艦),如同注入一劑扭曲的強心針,讓海軍內部一部分最激進、最絕望的分子看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戰法曙光。
既然在技術、裝備和正規戰術上無法與德國巨艦抗衡,那麼,就回歸最原始、最殘酷的方式用帝國武士的肉體和靈魂,灌注以所謂的“大和魂”。
日本帝國的將士將要化作擊穿敵人鋼鐵壁壘的最後一顆、也就是最“純粹”的子彈!
“特彆攻擊隊”的構想,在絕密層級被迅速提上日程並付諸實施。長官,我的艙門怎麼打不開了?)
1919年6月12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菲律賓海以東靠近德屬馬裡亞納群島的海域。
德國遠東艦隊的一支至關重要的護航運輸隊,正劈開平靜的墨色海水,向著青島方向穩步航行。
這支船隊承載著帝國戰爭機器急需的血液:五艘大型貨輪,其船艙內滿載著從荷屬東印度群島緊急運出的原油、優質橡膠和珍貴的稀有金屬。
守護在這支“移動金庫”周圍的,是由老式戰列艦“波美拉尼亞”號、輕巡洋艦“埃姆登”號以及三艘s113型驅逐艦組成的護衛力量。
海麵上風平浪靜,隻有艦隊航行劃開的白色航跡在微弱的月光下泛著清冷的磷光,一切都顯得過於寧靜。
在“埃姆登”號高聳的艦橋上,馮·米勒中校憑欄而立,海風拂過他緊鎖的眉頭。儘管在珊瑚海,他的戰艦和艦隊最終擊退了日軍的突襲,但他內心沒有絲毫的輕鬆,反而如同這黎明前的黑暗,充滿了沉重的不安。
日軍那種不計代價、近乎瘋狂的攻擊方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不再是遵循傳統海戰規則的對手,而是一群被逼入絕境、隨時可能使出任何極端手段的亡命之徒。
“保持z字反潛航線,幅度加大!聲納室,提高警惕,任何異常回音立即報告!了望哨,瞪大你們的眼睛,不要放過任何一絲光點或黑影!”
他對著傳聲筒,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再次強調,這已經是他今夜第三次重複類似的命令。
探照燈的巨大光柱例行公事地、一遍又一遍地掃過艦隊周圍那片令人心悸的漆黑海麵,仿佛想要驅散那潛藏在黑暗中的未知威脅。
突然,在艦隊左舷遠方,靠近運輸船隊尾部的方向,一名眼尖的了望哨發出了帶著驚疑和不確定的喊聲,打破了艦橋的沉寂:
“左舷30度!距離……距離不好判斷,發現微弱燈光!像是……像是小艇的航行燈?速度很快……不,上帝,是多個目標!它們正在加速衝過來!”
幾乎就在了望哨報告的同時,那些原本微弱、如同星點般的光點,驟然變成了刺眼的、毫不掩飾的強光航行燈,甚至有幾艘小艇上突兀地點燃了火把!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這景象顯得異常詭異、駭人,充滿了不祥的儀式感。
它們如同從深海中撲出的、帶著怨念的磷火鬼魅,以一種一往無前、決絕無比的姿態,開足馬力,引擎發出刺耳的尖嘯,朝著龐大的德國貨輪和護航艦隻的側舷,筆直地、義無反顧地衝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自殺艇!日本人的自殺艇!”馮·米勒中校瞬間明白了過來,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間從脊椎竄上頭頂,他幾乎是用儘全身力氣,聲嘶力竭地對著傳聲筒和所有通訊頻道大吼:
“最高警報!左舷自殺艇攻擊!重複,左舷自殺艇攻擊!所有艦艇,自由開火!所有火力,攔住它們!絕不能讓這些瘋子靠近運輸船!優先保護油輪!”
刹那間,原本寧靜祥和的航渡之夜,變成了沸騰喧囂、火光衝天的煉獄!
德國艦隊所有能夠指向左舷的武器,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喚醒,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
從“波美拉尼亞”號側舷一座座巨大的150毫米副炮,到“埃姆登”號精準的150毫米主炮和105毫米副炮,再到三艘驅逐艦的105毫米炮、37毫米速射炮、20毫米fak30機關炮。
甚至運輸船上臨時加裝的萊茵金屬公司生產的20毫米高射炮、水兵們手中的g08重機槍乃至毛瑟步槍,全部向著那些如同飛蛾撲火般瘋狂衝來的小艇,傾瀉出暴風驟雨般的致命火力!
炮彈如同冰雹般密集地砸落在海麵上,近失彈激起無數衝天的白色水柱,仿佛在海麵上瞬間升起了一片死亡的森林。
赤紅色的曳光彈編織成一張張密集而耀眼的火網,試圖將這些亡命之徒連同他們脆弱的水上載具,徹底撕碎、熔化在安全距離之外。
探照燈的光柱死死鎖定住那些高速移動的目標,為炮手們提供照明,也將這場殘酷的屠殺照得亮如白晝。
然而,這些被日軍稱為“震洋”的特攻艇大多是經過改裝、拆除了一切不必要設備、塞滿了烈性炸藥和易燃物的摩托艇、老舊魚雷艇甚至征用的小漁船目標實在太小。
速度極快有些改裝後可達30節以上!而且數量驚人,目測超過二十艘!它們如同被驚擾的殺人蜂群。
無視身邊不斷爆裂的炮彈和同伴被瞬間炸成碎片、化作一團團火球的慘烈景象,駕駛這些特攻艇的,多是深受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年輕官兵。
他們將自己牢牢綁在舵輪上,聲嘶力竭地高喊著“天皇陛下萬歲!”,眼中閃爍著瘋狂、決絕與一種被扭曲的榮耀光芒,死死盯著前方那些在探照燈下顯得無比龐大的德國艦影,將簡陋的油門推到底,筆直地撞去!
“右滿舵!全速規避!”
“左舷所有機槍手,瞄準它們的吃水線打!打穿它們!”
“s113,擋住那艘衝向‘北德意誌’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