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想了想,忍不住點了點頭。
“這是嚴總當初的規劃。
咱們公司來錢太快,也太簡單了,基本上都沒什麼成本可言。
這些錢如果投向民生領域,很容易對現有的經濟結構造成衝擊。
所以這些年來,嚴總一直保持著國家戰略規劃的步伐,全部投向了科研領域。
並且依托於公司的混合所有製這種特殊結構,稀釋了所有股權方的股份,建立的期權池。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那些一心研究,但是對自己商業化應用比較陌生學者,能夠不被外事打攪。
按照嚴總的話說。
既然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這些能夠不斷做大蛋糕,提升國內科研實力的學者先富起來,更能符合國家未來戰略。
事實上,嚴總的安排也的確對國內的科研體係,有了很大的促進。
有著公司天價期權和高額獎金的刺激下。
很多專家學者的主觀能動性比單純拿國家科研撥款要高效的多。
嚴總也是因為他的這番安排讓上麵看到了成果,最後才決定永久授權給了嚴總8的股權。”
翻看著手上厚厚一疊的研究成果報告,李夏對許巍的解釋,還是感覺有些奇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什麼感覺咱們公司投資的項目,成果更容易出來?
就是因為錢給的夠多?”
“不止。”
許巍聞言輕輕搖了搖頭。
“所有的研究成果想走出實驗室,都要考慮一個成本問題。
但是咱們公司不需要。
我們公司投資的很多項目,都是立足十年後,能源無限充足的前提下,設立的研究項目。
沒了能源方麵的限製。
很多現在看來沒有任何前景的項目,十年後對國家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產業。”
“就是這些二氧化碳合成項目?”
“是的。”
“軍工領域投的是什麼?
為什麼沒有資料?”
“太過先進,保密等級太高。
很多軍工項目我們隻能從兵工集團結到款項,看不到具體的項目內容。
不過之前聽嚴總說過一嘴,說是立足核聚變電池下的新型裝備研發。
都是些光菱坦克,超音速潛艇,機甲和宇宙戰機之類的。
公司嚴總辦公室裡總裝部送來的框架資料,叫“南天門計劃”。
李董如果有興趣可以回去看看。”
“南天門??”
看著李夏意外的神情,許巍眉頭一挑。
“你看過了?”
“我還以為是本科幻小說來著。”
許巍見狀附耳在李夏身旁小聲道:
“聽說最近軍方組織了一場軍演。
公司不少專家也被請了過去。
目的就是立足南天門計劃下產生的成果,展開一場和外星人的實戰對抗的演習。
知道就好,彆傳出去了。
不然容易鬨笑話。”
喜歡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請大家收藏:()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