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基本常識麼?
“聽得懂呀!”
會議室內眾人的附和聲讓曹上將傻眼了。
他看著恍然大悟的情報調查組負責人眉頭一皺。
“你聽得懂?”
對方聞言含蓄一笑。
“我本科讀的就是理論物理,這屬於常識!”
曹上將聞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自己從軍多年,讀的軍校也是空軍航空兵指揮專業,上哪知道這些常識去!
在一種好奇的目光下,曹上將有些鬱悶的坐了下來。
“郝院士你繼續。。。”
“嗯,剛才說到哪來著?
“說到做個黑盒子來隔絕“它”控製與乾擾,讓“它”看不到我們”
“對,對。”
郝院士聞言恍然的拍了拍腦袋。
“雖然現在我們對時空的本質還沒有認知。
但是從愛因斯坦場方程在特定邊界條件下退化為泊鬆方程,可以一定程度上算出對方乾擾的概率。
在廣義相對論看來,時空是光滑且連續的幾何結構。
量子力學認為時空在洛倫茲變換的確定性無法與量子波函數的概率性共存。
但是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深入的研究。
我們知道了時空是離散的。
量子糾纏現象顯示粒子可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狀態,時空並不具有唯一確定狀態。
而時空的宏觀表現與微觀的割裂,也被廣泛認為是時空的兩種特征。
它就像是一張膜,在宏觀上光滑無比。
但是在微觀上,就是一片片離散的量子波函數組成概率雲不斷漲落。
而它的乾擾就是來源於主動控製下這些量子概率雲漲落,從而實現對人類的乾擾與控製。”
“這和元宇宙有什麼關係?
這不是之前西方資本搞出一個圈錢概念麼?”
“當一項技術沒有紮實的底層技術來實現,而又急著要它賺錢的時候,它是一個圈錢的概念。
但是當這項技術又了實現它的底層支撐時,它就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隻是資本的短視與急切,搞砸了一切。
這屬於咱們製度上的先進與優越。”
郝院士看著曹上將微微一笑。
“根據現有的腦機研究進展。
我們可以通過內嵌式鏈接,將人類的五感以微電訊號的方式,上傳到雲端,形成一種虛擬宇宙的網絡空間。
這個空間存在的基礎,是廣泛而又龐大的無機物結構。
它們在時空上的表現,就是芯片運行時一個個電子在納米通道內不斷傳遞。
這個時候,電子的特殊狀態,讓它根本無懼時空潮落,不怕乾擾。”
“為什麼?”
“因為波粒二象性,讓它的任何乾擾反饋在芯片內的電子通道內時,最多隻會導致電子在光柵內出現隧穿效應。
當雲端服務器承載人類意識的時候,這些服務器就像是個黑盒子。
如果再加上現有的分布式雲台架構,誰也不能分辨出哪一片芯片才是人類的意識載體,包括我們人類自己。
更彆提它還隔著維度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