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恒星好像有點奇怪?”
一艘艘新式銀河號船從黑洞的引力範圍衝向深空。
向著四麵八方不斷飛去,探索著眼前這個即將崩潰的陌生宇宙。
三千倍的時間差,讓所有黑洞的引力場內外之間完全喪失了信息的實時溝通能力。
隻能以飛船接力的形式獲取外界信息。
等銀河號飛船經過數年的加速來的一顆龐大的紅巨星上空時。
眼前這個恒星係統內,已經沒有了行星的存在。
一個直徑接近一光年的龐大恒星這個時候已經很難維持它原本的形態,一股股龐大的太陽風暴不斷向著四麵擴張,好像在下一個瞬間就會坍縮一樣。
“準備能量收集,采集固態物質!”
飛船頂著龐大的防護力場,隔絕太陽不斷散發的等離子體高溫,向著恒星大氣層深入。
三個月後。
按照他們之前探測到的距離,此時應該接近這顆紅巨星光球層?表麵,深入由氫和氦組成的大氣層內部。
隻是通過飛船外的信息采集裝置,整顆紅巨星似乎除了這一團龐大且不斷散溢的等離子團之外,並沒有真正的大氣結構。
溫度達到數百萬度高溫的等離子體隔絕了飛船與外界的聯係。
直到飛船從這團彌漫的等離子體橫脫離的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已經從整顆恒星中軸線橫穿而過。
“見鬼!
它沒有內核?
我們穿過了它!”
紅巨星外圍的軌道上。
密密麻麻的高溫衛星和引力探測器,高能探測器不斷回傳著這顆恒星的所有數據。
隻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顆即將走向終點的恒星。
“引力分布圖繪製完成沒有?”
“好了!”
通過信息鏈的共享,一瞬間所有人眼前都出現了腳下恒星的另一個維度的視角畫麵。
一個明亮核心外圍,一圈又一圈代表的引力曲線的線條,呈現出一個有些扭曲畫麵。
它沒有如常規星體在巨大質量下,呈現在引力時刻上的圓形曲率,而是一種橢圓形不斷散溢的結構。
“什麼情況?”
順著恒星引力分布和散溢方向,它的指向正是哪個以兩倍光速不斷遠去黑洞。
想得了一種可能,飛船上的宇宙學專家下意識走向飛船出口,單手搭在了機械式閥門上。
被一旁的經過的探索隊員一把抓了過來。
“你瘋了,外界紅巨星散溢的高溫等離子體溫度達到了三百萬度。
沒有飛船防護力場的各類,你連回收量子核心的機會都沒有。”
“不對,這不是恒星!”
有些倔強的甩開隊員抓住自己機體的手臂。
研究了兩輩子恒星的宋博士看著眼前的引力分布,情緒有些激動,連帶他這具仿生機體都閃爍著猩紅的微光。
聽到動靜後,沒以後艦長也走了過來。
“這不是恒星是什麼?”
“一個沒有內核的恒星,一個所有信息都反饋著真實能量衝擊,隻有引力波信息才能描繪出它散溢曲率的恒星。
你覺得它是什麼?”
艦長聞言有些沒好氣的翻了一個白眼。
“如果我知道,我還用得著問你?”
“就算它不是恒星,這個和你要脫離飛船有什麼關係。
想自殺你就不能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格式化?”
“難得你還沒明白?”
爭論半天,專家臉上滿滿都是對艦長貧瘠的內存信息的嫌棄。
“這根本就是不是恒星,它是恒星某個階段的信息集!
是一個已經被黑洞吞噬,但是光子所攜帶的信息追不上黑洞的移動速度。
是黑洞所吞噬的一顆恒星所處不同時空下的某個狀態!
是我們飛船的速度超過了光速。
突破了時空後所看到的一團熵!”
“什麼亂七八糟的!
你到底想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