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毀滅一個星體,最快的方式是用深地炸彈攜帶反物質在星球核心引爆。
想要將靈星如此龐大的物質完全轉換成能量,需要重新布置下大範圍規範場來進行調整。
整個工程最起碼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人家舉手投足之間就將整個靈星瓦解成暗物質和電磁波散溢出向虛空。
你往哪裡好?”
數萬艘戰艦攜帶著層立體列陣,占據靈星數十萬公裡之外的半個球狀麵。
麵對宋寧於慧思兩人的如臨大敵模樣,艦隊成員一個個也是麵容嚴肅,目不轉睛的看著眼前這一片彌漫的火場,一等就是三年。
“那是什麼?”
三年的時間,宋寧和慧思一直都在重複做著兩件事。
宋寧不斷切割著靈星星體,將它龐大的地質結構,切割成碎裂的細碎隕石。
慧思則是在宋寧破損著星體結構的同時,不斷消減著崩解著隕石的質量,讓這片碎星帶的麵積越發廣闊,洶湧的火光也越發耀眼。
直到原本龐大總質量將近兩百萬億億噸的物質完全消融一空。
隨著跳動在物質表麵的紅色火焰逐漸消散,火光中一段段若隱若現的透明絲線開始在火光之上跳動。
它們從一開始的絲絲縷縷,到最後凝聚成一團在紅色火光中不斷扭曲變化的立體矩形結構。
“有點像曼德勃羅分形在歐氏空間中分維結構?
可是怎麼會這麼規整?”
忽然出現的變化讓宋寧和慧思兩人精神一震。
當這個整個結構上彌漫的紅色的火光消退後,整個結構體完全喪失了任何顏色光彩。
不與電磁力產生相互作用,不與弱相互作用力進行反饋。
連慧思的熵增場作用在整個結構上的時候,也沒有了任何的變化。
好像是想到了什麼。
身後警戒的艦隊立刻展開了引力波探測天線。
真空管道內高精度反射鏡將激光在垂直壁內不斷反射。
等這些管道並聯成一個龐大的立體結構後,密密麻麻的引力波震動數據,不斷從雷達陣列內反饋了出來。
“這是引力線!
他們將整個靈星作用時空扭曲的引力波給純化成了可視結構!
這怎麼可能!
引力波還能擺脫物質作用時空的扭曲之外單獨存在?
它存在的基礎是什麼?
怎麼會這麼規整?還有點眼熟?”
“終於出現了!”
盤坐在這團由引力曲線所扭曲的矩形結構之上。
不用維持龐大的結構,慧思的法相也隨之縮小,法軀越發凝實。
座下蓮台更是彌漫著洶湧的熵增場域,隔絕著這個結構與時空之間的聯係。
隻是隨著這個結構體的不斷形變,改變著熵增場的實質形態。
看起來它就好像有著生命與意誌一樣,不斷嘗試著衝破阻隔。
“它。。它在對外傳遞信息?”
被引力波雷達陣列反饋出的引力波數據所吸引。
一條條密密麻麻的乾涉條紋之間,呈現出了高度規則且矩形的立體網格結構。
“解讀,解讀!
這就是我們找了多少年的外星生命!
一個完全獨立於電磁力之外的生命形態!”
喜歡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請大家收藏:()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