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核內漫步而出。
一顆近乎被藍色所包裹的蔚藍色星球映入眼簾。
目光從眼前這顆蔚藍色星球的球體上越過,更加遙遠的地方。
哪裡沒有後世中耳熟能詳的星座形態。
有的隻是一道橫跨天際的星河。
縱身飛向眼前這顆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球。
整個星球的表麵沒有熟悉的山川地貌,也沒有印象中的大陸格局。
隻有在深海熱泉附近,一些簡單的三葉蟲及單細胞生物在熱泉附近舔食著從熱泉中噴湧而出的有機物。
浮光掠影之間,再次閃身回到這顆藍色星球的衛星地核內。
整個地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正在緩慢通過±和z玻色子傳遞到遺跡中。
沒有了這些傳遞弱相互作用力波色子加速星核衰敗,這個衛星的核心也在緩慢冷卻。
單腳點在遺跡核心處的奇點上。
整個遺跡都在隨著宋寧的催動開始快速旋轉,讓外界星核內部正在進行緩慢聚變的金屬核心以極快的速度消解。
等腳下這處平台在充足的能量供應下都在反饋著瑩瑩光華時。
一個個星星點點的靈光從整個奇點內彌漫而出。
伸手攝來眾多靈光中的一點,再次反身出現在星體表麵。
宋寧麵色凝重的看著手上這個有些虛幻的身影。
“告訴我,這裡是哪裡?”
“已經出來了?”
似乎有些驚異自己上一秒還在給眾人普及那些眾所周知的科學常識,而下一秒又出現在宋寧的掌心。
李院士打量著視界內的整片天空,莫名失笑了一聲。
“果然!”
“你知道!”
“這不是明擺著的麼?
一個被被海洋覆蓋著70麵積的水星,一個圍繞水星旋轉的唯一的衛星,再加上這個年輕的恒星。
你不是已經知道了答案。”
“我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引力是光子的反旋,攜帶著信息以光速後退。
在黑洞的轉換過程中,將我們從未來帶到了過去,這好像不難理解吧?”
“所以我們依舊在黑洞裡?”
“你知道與銀河係距離最近的行星有多遠麼?”
輕笑著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宇宙。
眼前的畫麵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後,李院士本人似乎放下了一切,格外放鬆。
“2.5萬光年之外的大犬座矮星係。
如果依靠飛船航線,能量與空間距離之間阻礙,讓遠方成為了我們永遠無法抵消的彼岸。
如果依靠時空跳躍,傳遞一艘飛船過去,更是需要消耗掉半個銀河係作為能量。
那些星係與星係之間獨立的天體。
從星係中散溢到星係與星係間空曠地帶的行星,星團,就是黑洞內突破了黑洞視界壘勢的粒子能量。
整個宇宙中的所有星係就是一個由一個黑洞爆發與收縮的過程。
我們不過是突破黑洞視界壘勢後,從歐米伽星團那個中等質量的黑洞,逃逸向了銀心人馬座a。
這個41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能量與信息。
隻是這次好像不在視界內。
而是視界外那些從黑洞散溢的能量,結合暗物質所形成的一個更加堅固的時空。”
“我要怎麼才能回去?”
“回到哪裡?
毀滅後的地球,還是坍塌後的銀河?”
“沒有毀滅的地球。”
“難道你還不懂?”
看著宋寧鐵青的麵容,李院士有些驚異的指著天空上的銀河。
“宇宙是光滑的,但是在微觀和宏觀的視角下也是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