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店的住宿條件差,飯菜卻不錯,尤其是份量,給得相當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裡吃飯要收糧票。
車馬店可是公家單位,裡麵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工位未必,卻也是領工資的,不可小覷。
路平安要了一份排骨燉豆角,滿滿登登一小鍋,外加一人一大碗酸湯餃子,隻花了不到3塊錢,外加一斤五兩糧票。
吳大偉他們很快就回來了,吳大偉說是已經和乾姐家說好了,可以帶著莽子過去跟家裡孩子擠一擠。
王老大家的二小子狗剩讓路平安跟他走,還硬是把吵著要去未來老丈人家借宿的孫三胖子也捎帶上了。
狗剩他老舅家新起的院子,有地方。
安排好了住處,車馬店食堂這邊的飯菜也好了。
幾個小青年也顧不得再說其他,積極主動的進了車馬店的食堂,圍在廚房門口,準備端菜端飯。
車馬店的簡易食堂是沒有服務員的,食堂大廚也客串服務員,他端著個泥火盆,還沒出廚房的門,就開始吆喝:"都讓讓,彆燙著了。"
泥火盆放在桌子上安置好,大廚揮手趕開幾個圍在廚房門口吸溜著鼻子聞香味的小年輕,喝罵道:
"著啥急啊?傻了吧唧的,圍著門口就能聞飽肚子了?都起開,我先把鍋端上桌,一會兒你們再來端餃子。"
排骨上桌,幾個小青年一時反而不好下手了,都是要麵子的年輕人,沒人帶頭夾菜吃。
吳大偉自告奮勇,推舉自己當"菜司令",負責安排大家怎麼吃。
菜司令麼,顧名思義,和酒司令有些類似,都是飯桌禮儀規矩的製定者和維護者。
菜司令這個叫法也不知源於哪兒,時間倒是可以確定,就是三年自然災害那時候興起的。
那幾年大家條件不好,紅白喜事也置辦不起像樣的酒席。
沒個人約束著,就那幾個菜,分分鐘就得被人清空嘍,場麵一度非常的難看。
大家就約定俗成,有了這個菜司令的規矩,大家吃席都要看他的臉色,菜司令拿筷子,其他人才能拿,菜司令夾哪個菜,大家才能夾哪個菜。
夾菜的時候還不能一下子夾太多,象征性的夾一點,放到嘴裡細嚼慢咽。
然後放下筷子聊天,聊啊聊的,又過幾分鐘,菜司令又拿起了筷子,大家接著夾菜吃。
菜司令一般都是輩分高、年齡大或是有威望的人擔任。他要負責把握好節奏。
什麼時候整個紅白喜事結束了,什麼時候清空桌子上的盤子,決不能讓主家臉上無光,鬨出笑話來。
加上莽子,一共六個大小夥子,都是正能吃的年紀,一鍋排骨哪能夠他們吃的?
吳大偉作為臨時上台的菜司令,他夾一塊兒排骨,彆人才能夾一塊,即便如此,鍋裡的排骨依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著。
那邊餃子剛出鍋,這邊排骨就已經差不多吃完了,幾個小青年吸溜著沒了肉的骨頭,一臉的意猶未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