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新鄉縣城內,金軍千戶阿裡孛正與部將在縣衙內飲酒。他剛率部攻占新鄉三日,隻當宋軍早已望風而逃,帳外的衛兵也多是懈怠不堪,有的靠在牆角打盹,有的則聚在一起賭錢。忽然,城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便是震天的喊殺聲。
“不好!宋軍來了!”阿裡孛猛地摔碎酒碗,拔刀衝出縣衙,卻見城門口已亂作一團。嶽飛手持瀝泉槍,如入無人之境,槍尖寒光閃爍,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花。一名金軍士兵舉刀劈來,嶽飛側身避開,槍杆順勢一挑,將那士兵挑落馬下,隨即一槍刺穿另一名金兵的胸膛。
“拿下阿裡孛!”嶽飛大喝一聲,雙腿夾緊馬腹,朝著身披黑金戰甲的阿裡孛衝去。阿裡孛也是金軍悍將,見狀揮刀迎戰,刀鋒與槍尖相撞,發出“當”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兩人馬打盤旋,刀來槍往,戰了十餘回合。嶽飛年輕力壯,槍法愈發迅猛,突然虛晃一招,槍尖轉而刺向阿裡孛的坐騎。那戰馬受驚,前蹄揚起,阿裡孛重心不穩,嶽飛趁機一槍抵住他的咽喉,厲聲喝道:“降不降?”
阿裡孛臉色慘白,卻仍想頑抗,身後的金兵卻已被宋軍殺得潰不成軍。眼看大勢已去,他隻能扔下彎刀,束手就擒。
攻克新鄉縣的捷報尚未傳回石門山,另一路金軍卻已聞訊而來。萬戶王索率領五千騎兵,氣勢洶洶地殺向新鄉,卻在城外十裡處遭遇了嶽飛的伏兵。嶽飛利用地形,將金兵引入狹窄的山穀,待金兵進入包圍圈後,一聲令下,滾木礌石如雨般砸下,緊接著背嵬軍從兩側山穀殺出,與金兵展開混戰。
王索手持狼牙棒,在陣中橫衝直撞,卻被嶽飛盯上。兩人再度交鋒,嶽飛的瀝泉槍靈動如蛇,專攻王索破綻。戰至二十回合,嶽飛瞅準時機,一槍挑飛王索的狼牙棒,隨即反手一槍,將他挑落馬下。金兵見主將被殺,頓時軍心大亂,四散奔逃,嶽飛率軍追擊十餘裡,方才收兵。
然而,這場勝利卻像一塊巨石,投入了金軍的渾水。新鄉縣的失守與王索的戰死,讓金軍誤判了宋軍的實力——他們以為王彥、嶽飛率領的七千兵馬,便是南宋朝廷派來的主力大軍。金軍統領當即下令,抽調周邊五路大軍,共計五萬騎兵,朝著新鄉縣雲集而來。
此時的嶽飛,剛將阿裡孛押回石門山,正想向王彥請罪,卻見北方天際線處,黑壓壓的金軍騎兵如潮水般湧來,旌旗蔽日,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王彥登上城頭眺望,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不好!金人傾巢而出,是要與我軍決戰!”
七千宋軍麵對五萬金軍,無異於螳臂當車。王彥當機立斷,下令全軍突圍,朝著太行山區方向撤退。然而,金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騎兵如鐵壁般將宋軍圍困在新鄉城外的平原上。
“殺!”金軍將領一聲令下,數萬騎兵同時衝鋒,長槍如林,箭雨如蝗。宋軍將士雖奮力抵抗,卻終究寡不敵眾。王彥率領中軍拚死突圍,嶽飛則率親兵斷後,瀝泉槍在亂軍中揮舞,槍尖染滿了鮮血。他的銀甲早已被血染紅,左臂被流箭射中,鮮血順著甲縫往下淌,卻仍咬牙堅持。
“統製!快走!”一名宋軍士兵擋在嶽飛身前,替他擋住了一刀,自己卻被金兵砍倒。嶽飛雙眼赤紅,一槍刺死那名金兵,卻見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包圍圈也越來越小。混亂中,他與王彥的中軍被衝散,隻能率領殘餘的數十名士兵,朝著另一個方向突圍。
不知殺了多久,嶽飛終於帶著殘部衝出重圍,此時身邊隻剩下不到二十人,每個人都帶傷,戰馬也多有折損。他們不敢停留,朝著太行山區方向疾馳,卻在途經侯兆川時,遭遇了一支金軍的追兵。
這支金軍約有五百人,見嶽飛等人殘兵敗將,當即發起猛攻。嶽飛勒住戰馬,擦了擦臉上的血汙,望著身後的弟兄,沉聲道:“弟兄們,今日便是死,也要死得像個大宋男兒!隨我殺!”
說罷,他率先衝入敵陣,瀝泉槍再度舞動起來。身後的二十餘名士兵也隨之衝鋒,與金兵展開殊死搏殺。嶽飛的左臂傷口不斷滲血,每一次揮槍都牽動傷勢,劇痛難忍,卻仍不肯後退半步。一名金兵從側麵襲來,長刀劈向他的後背,嶽飛猛地轉身,用槍杆擋住,卻被震得虎口開裂。他順勢一腳踹飛那名金兵,隨即一槍刺穿其胸膛。
這場戰鬥持續了近一個時辰,嶽飛身上又添了十餘處傷口,鮮血浸透了他的戰袍,連戰馬的身上都沾滿了血汙。身邊的弟兄也隻剩下不到五人,金兵卻仍有百餘。就在嶽飛快要支撐不住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王彥派來的援軍趕到。金兵見宋軍援軍到來,不敢戀戰,當即撤退。
嶽飛望著遠去的金兵,再也支撐不住,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身邊的士兵連忙將他扶起,隻見他渾身是傷,臉色蒼白,卻仍強睜著眼睛,望向太行山區的方向,聲音微弱卻堅定:“走……去太行山……我們還要……殺金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名士兵攙扶著嶽飛,騎上僅剩的幾匹戰馬,緩緩朝著太行山區走去。夕陽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身後是遍地的屍骸與血跡,前方則是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那裡,將是他們新的戰場。
太行山脈的冬日來得早,寒風卷著碎雪,刮在臉上如刀割般疼。嶽飛裹緊了身上洗得發白的舊戰袍,左臂的箭傷雖已結痂,卻仍在陰寒天氣裡隱隱作痛。他牽著一匹馬,獨自一人站在山口,望著前方山穀中隱約可見的營寨——那是王彥新聚集“八字軍”的駐地,營寨外的旗杆上,一麵繡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的大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旗下士兵個個麵刺八字,目光如炬,透著一股悍不畏死的銳氣。
自侯兆川突圍後,嶽飛帶著殘部在太行山區輾轉月餘,一邊躲避金軍搜捕,一邊收攏散兵,卻始終惦記著王彥。日前從一名潰散的八字軍士兵口中得知,王彥已在太行深處重整旗鼓,召集了河北各路義軍,麾下將士近萬,因人人麵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故得名“八字軍”,如今已是金軍聞之膽寒的抗金力量。
“該去見王將軍了。”嶽飛低聲自語,抬手拍了拍身上的雪,牽著馬緩緩朝著營寨走去。剛到寨門,兩名手持長槍的八字軍士兵便攔了上來,槍尖斜指地麵,目光警惕地打量著他:“來者何人?竟敢擅闖八字軍大營!”
嶽飛停下腳步,雙手抱拳,聲音誠懇:“在下嶽飛,字鵬舉,曾隨王彥將軍於石門山抗金,今日特來拜見將軍,還望二位通報。”
“嶽飛?”兩名士兵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石門山之事在八字軍中早已傳開,有人讚嶽飛驍勇,也有人怨他擅自出戰,連累全軍潰散。其中一名士兵遲疑片刻,還是轉身入營通報,留下另一名士兵守在寨門,目光依舊帶著幾分戒備。
不多時,營中傳來一陣腳步聲,隻見王彥身披玄色披風,腰懸長劍,在幾名將領的簇擁下走了出來。他比月前消瘦了些,臉頰上添了一道新的刀疤,從眉骨延伸到下頜,卻更顯剛毅。看到嶽飛時,王彥的目光沒有絲毫波瀾,仿佛在看一個陌生人。
“末將嶽飛,拜見王將軍。”嶽飛見狀,連忙單膝跪地,雙手按在地上,聲音帶著幾分愧疚,“石門山之事,皆因末將年少魯莽,擅自出戰,連累大軍潰散,還望將軍責罰!”
王彥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起來吧。此地風大,進帳說話。”說罷,他轉身朝著中軍帳走去,腳步沒有絲毫停頓,也沒有去扶嶽飛。
嶽飛站起身,拍了拍膝蓋上的雪,默默跟在王彥身後。中軍帳內,暖意融融,地上鋪著乾草,幾名將領圍坐在火堆旁,見嶽飛進來,紛紛停下交談,目光各異。王彥走到帳中主位坐下,指了指對麵的草席:“坐。”
嶽飛依言坐下,目光落在王彥臉上,誠懇地說道:“將軍,自石門山突圍後,末將日夜難安。當日末將隻念著殺敵報國,卻忽略了我軍實力懸殊,貿然出戰,不僅讓弟兄們白白犧牲,還險些斷送了河北抗金的火種,此乃末將之過。今日前來,一是向將軍謝罪,二是懇請將軍收留,讓末將留在八字軍中,戴罪立功,再與金賊決一死戰!”
話音剛落,帳中一名將領便忍不住開口:“嶽飛!你可知當日你擅自出戰,我軍損失了多少弟兄?若不是將軍拚死突圍,我們這些人早已成了金賊的刀下亡魂,你如今還有臉來求將軍收留?”
“李將軍所言極是!”另一名將領附和道,“你這等逞匹夫之勇的人,留在軍中隻會再惹禍端,我八字軍不歡迎你!”
嶽飛沒有反駁,隻是低著頭,雙手緊緊攥著戰袍的衣角,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知道,這些將領的憤怒並非沒有道理,石門山的慘敗,他難辭其咎。
王彥抬手,示意眾將安靜,目光落在嶽飛身上,緩緩說道:“鵬舉,你槍法卓絕,作戰勇猛,這一點,我從不否認。當日在東京留守司,宗澤老元帥便常讚你是‘棟梁之才’,張所大人和我也曾對你寄予厚望。”
說到這裡,王彥頓了頓,語氣中多了幾分複雜:“可你太傲了。行軍打仗,講究的是令行禁止,你卻當眾違抗將令,擅自出戰,置全軍安危於不顧。我八字軍雖為義軍,卻也有軍紀,若人人都像你這般,何以成大事?”
“將軍教訓的是。”嶽飛抬起頭,眼中滿是悔意,“末將已深知過錯,日後定當嚴守軍紀,聽從將軍號令,絕不敢再擅自行動。還望將軍給末將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王彥沉默了,他看著嶽飛年輕卻布滿風霜的臉龐,想起了石門山時那個銀甲桀驁的身影,心中也有些動搖。可他轉念一想,八字軍剛剛穩定,若收留嶽飛,難免會讓當初因嶽飛擅自出戰而失去兄弟的將士心寒,屆時軍心渙散,後果不堪設想。
“鵬舉,非我不願收留你。”王彥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八字軍的弟兄,多是河北百姓,他們的親人有的死在金賊刀下,有的被金賊擄走,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抗金。當日你擅自出戰,導致許多弟兄戰死,他們對你的怨氣,不是一句‘知錯’就能化解的。”
他站起身,走到嶽飛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皆是抗金之人,目標相同,隻是道不同罷了。你槍法好,有勇有謀,去彆處一樣能殺金賊,一樣能報國。我八字軍的營門,今日不能為你敞開,但日後若你我在戰場上相遇,我仍視你為袍澤。”
嶽飛聞言,心中一沉,他知道王彥心意已決,再多說也無益。他緩緩站起身,對著王彥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將軍今日之言,末將明白了。日後無論身在何處,末將都會謹記將軍教誨,不忘抗金報國之誌。若有一日,將軍需要相助,嶽飛定當率部前來,萬死不辭!”
說罷,嶽飛轉身朝著帳外走去。帳外的風雪依舊,他牽著馬,一步步走出營寨,沒有回頭。王彥站在中軍帳門口,望著嶽飛漸漸遠去的背影,直到那道身影消失在風雪中,才緩緩握緊了拳頭。
“將軍,就這麼讓他走了?”身旁的副將忍不住問道。
王彥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遠方的太行山,聲音低沉:“他是個將才,隻是還需要磨礪。讓他走吧,或許離開這裡,他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喜歡鐵馬冰河肝膽照請大家收藏:()鐵馬冰河肝膽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