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門當日,劉府門前車馬齊備。
劉輝與盛裝打扮的韓婉茹,同乘一輛裝飾華貴的馬車,前後皆有精銳護衛開道。
儀仗雖比不得大婚之日,卻也足夠彰顯,一位三品鎮守使與伯爵夫人的氣派。
馬車抵達韓家彆院時,韓毅早已帶領著幾位族中有頭臉的長老,以及柳氏韓婉茹生母,如今已是平妻身份),在門前等候。
至於王氏,自然在“佛堂靜修”,不可能出現。
“小婿見過嶽父大人,嶽母大人。”劉輝率先下車,對著韓毅和柳氏拱手行禮,態度不卑不亢。
“賢婿不必多禮,快請進!”韓毅臉上堆滿熱情的笑容,連忙上前虛扶,目光在觸及劉輝時,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恭敬與感激。
若非劉輝當日果斷處理,韓家丟的臉隻會更大。
柳氏也是連忙還禮,看著女兒身著華服、氣色紅潤地與女婿並肩而立,眼中不禁泛起欣慰的淚光,同時又有些局促。
她身份驟然提升,麵對如此場麵,尚有些不適應。
“女兒給父親、母親請安。”韓婉茹上前,對著韓毅和柳氏盈盈拜下,禮儀無可挑剔。
“好,好,快起來。”韓毅看著舉止端莊、氣度沉穩的女兒,心中感慨萬千。
曾經那個在府中默默無聞的庶女,如今已是伯爵夫人、三品鎮守使的正妻,地位已然不同往日。
按照禮製,回門宴需分席而設。
韓毅親自引著劉輝前往前院正廳,那裡已備下豐盛酒宴,由韓家幾位長老作陪。
而韓婉茹則在內眷的簇擁下,前往後院專為女眷設宴的“錦華堂”。
前院正廳內,觥籌交錯。
韓毅絕口不提王氏與韓雪晴,隻熱情招呼劉輝,談論些朝局時事、風土人情,氣氛倒也融洽。
幾位作陪的韓家長老,對劉輝的態度更是帶著明顯的恭敬,言語間多有奉承。
酒過三巡,韓毅尋了個更私密的時機,揮退左右侍從,隻留兩位心腹長老在場。
他親自為劉輝斟了一杯酒,臉上帶著一絲鄭重與歉意:
“賢婿,前日婚禮之上,雪晴那孽障和她母親……唉,是我治家無方,讓你和婉茹受委屈了!
老祖宗回京前,已對她們施以重罰,絕不容此等敗壞門風、損害兩家情誼之事再發生!”
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一份禮單,推到劉輝麵前:
“這是家族的一點心意,算是給婉茹的添妝,也是我韓家的賠禮,還望賢婿莫要推辭。”
劉輝掃了一眼禮單,上麵羅列的珍玩、靈石、田產地契,價值不菲,遠超尋常添妝。
他心中明了,這是韓家為平息此事、鞏固聯盟付出的代價。
他並未立刻去接禮單,而是端起酒杯,淡淡道:
“嶽父言重了。些許小事,過去便過去了。婉茹既已是我劉家婦,我自會護她周全。
韓家與劉家,既為姻親,自當同氣連枝,往前看。”
韓毅何等人物,立刻聽出了弦外之音,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連忙笑道:
“賢婿胸襟廣闊,老夫佩服!正是此理,往後兩家自當同心協力!”
後院錦華堂內,又是另一番光景。
宴席設在此處,由幾位韓家旁支有身份的夫人、奶奶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