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祖大俠厚愛,但此事需得家師同意。”
眼見不開口不行,顧冒隻好如此回道。
“哦,你師父是誰?說來聽聽,興許我也認識。”祖衝霄好奇道。
風元山哈哈大笑,搭話道:“是我。衝霄,此事還未來得及告訴你,顧冒正是我新收的小徒弟。”
看到得意的老友,祖衝霄歎息道:“可惜了,竟讓你撿了個大便宜。”
“哈哈,這隻能說時也命也,你和冒兒注定無緣。”風元山愈發得意,看顧冒愈發滿意。
風霄見狀趁勢道:“大頭領,顧佰將如此優秀,這伍佰主的位置何不給他?”
“此言甚合我心意。”風元山回道:“不過徐佰將也不差,我打算也升他做伍佰主,你看如何?”
“可以。”風霄沒有不同意的理由,這波可謂是雙贏。
徐生和顧冒大喜,紛紛下拜謝賞。
誰知這時方嵩卻提出疑慮:“大頭領,三頭領,可是這樣一來,兵力不夠分啊!”
“此事簡單,再征一些兵就是了。”風元山隨意道。
“此事萬萬不可。”顧冒連忙出言勸說:“大頭領,兵力多寡與後勤息息相關,此事豈可如此倉促。”
“那你說該怎麼辦?”風元山皺眉不悅,他最討厭有人跟他唱反調。
“此事需要與其他頭領協商。若糧食不足,屬下可以讓出伍佰主這個位置。”顧冒低頭道。
風元山愈發不喜,冷哼一聲便離開了。
祖衝霄,風霄等人連忙跟上,其中祖衝霄還衝顧冒擠了下眼睛,看來他挖牆腳的心依舊不死。
一場演武,就此結束。
五天後,命令下達,調徐生去華陽縣擔任新兵的伍佰主,顧冒留在千葉縣,同樣升任伍佰主,就是他麾下隻有三百人。
對此,顧冒鬆了一口氣。
相比於升官,他更想帶舊部,提高他的威望。
此次能保住自己親自訓練的三百新兵,顧冒已經很滿意了。
而隨著任命的到來,顧冒對他們這支義軍的組織結構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大頭領,一共有三個。除了風元山外,另外兩人分彆叫李濤和許安。
起初後兩者的實力加起來稍弱於風元山,然而風元山的實力又來源於手下的幾位頭領,所以就演變成了三家合作的形勢。
等到了一同起義的時候,為了能在起義結束後掌握絕對的掌控權,風元山和他的大弟子方嵩領800主力去幫另外兩家。
他手下的五位頭領則是先席卷各亭裡,然後再彙合兵力攻縣城。
在此期間,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風元山更是邀請到好友祖衝霄助陣。
最終結果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三縣起義均取得了圓滿成功。
但風元山還嫌自己的功勞不夠大,便帶著十幾個護衛來到奉朝縣,拉起一幫新兵去打千葉縣。
結果鳴風穀一場大敗,丟了不少顏麵,幸得雄虎帶人拿下縣城,輸得才沒那麼難看。
接下來風元山或是早有定計,或是為了證明自身,又帶著援軍攻打華陽縣。
奪下華陽縣後,義軍也算是擁有半郡之地,近四十萬人口。
於是起義軍決定暫停擴張腳步,先整頓一下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