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冀州韓家的人。”
祖衝霄深知對風元山這種聰明人,說實話要比撒謊好,所以沉默片刻後選擇如實相告。
“那當初你助我奪取奉朝縣,是韓家的意思還是……”風元山再度問道。
“是我自己的意思,但韓家沒有反對。”祖衝霄回道。
“那這次是韓家讓你把我困在這的?”風元山笑道。
“對。”
“為什麼?”
“為了你、顧冒以及他麾下的兩千黃巾軍因顧冒讓麾下將士頭戴黃巾而得名)。”
“你要勸我投韓家?”
“沒錯。”祖衝霄點頭,誠懇道:“元山,清醒點,古化、延寧兩次大敗之後,你已經失去割據一方的資格。”
“就算回到奉朝,你又能怎樣,難道那些人還會全心全意支持你嗎?”
“何不投靠韓家,與我一同效忠明主,將來建功封侯,青史留名、開創世家,亦不無可能。”
風元山聞言長歎一聲,點頭道:“你說的對,就算我回到奉朝縣,那裡也沒有我的立足之地。”
祖衝霄聽得一喜,隻覺得這次任務已經穩了。
但下一秒,他的心又懸起來。
因為風元山語氣堅決地宣布:
“從今往後,天下再無風元山這一號人,隻當他死在了那晚的大敗中。”
“元山,你這是何苦!”祖衝霄勸道:“你若死了,將來家族如何傳承?”
“混天手,這不是你的意思嗎?不然為何將我困在這裡?”
風元山明知故問,宣泄著自己的不滿。
祖衝霄聽出來了,一時間對好友的愧疚讓他不知該如何開口。
上次顧冒在風元山的一紙令下,乖乖交兵交地。
現在風元山“死了”,他還如何收服顧冒以及他的黃巾軍。
“不過你放心,我風元山一生恩怨分明。既然韓家救了我這條命,從今往後這條命就是他們的,讓我乾啥我乾啥。”
祖衝霄想了想,勉力勸道:“元山,你的傷還沒好徹底,先好好養傷,等過段時間我再來看你。”
說罷,他轉頭又叮囑了老嫗幾句,便離開了。
望著老友離去的背影,風元山心情很是複雜,有被欺騙的痛恨,也有被營救的感激。
老友的勸誡他也明白,值此亂世之際,帶兵去投和不帶兵去投是兩個概念。
但他不想因為自己讓便宜徒弟沒得選,而且他隱隱有種直覺,就算他出麵顧冒也不一定會跟著他投靠韓家。
這種直覺在第二天得到證實,祖衝霄去而複返並告訴他顧冒在鵝城擁兵自表為頭領並任義軍大將軍,統管全部兵馬。
風元山聽後大笑,大讚道:“不愧是我的徒弟!”
“你還笑,再笑你的大頭領就要沒有了!”祖衝霄焦急道。
要是等顧冒穩固好義軍政權,那風元山就算沒死也得死了。
“我不是說了,風大頭領已經死在延寧縣,大頭領之位已經不是我的。”
風元山回道,看著祖衝霄這副表情,他真的很開心,但很快他就想到一個問題,遲疑道:
“混天手,顧冒的把戲玩得這麼溜,又是替我主持大局,又是派人來找我,他會不會也是其他世家的人?”
祖衝霄聞言愣住。經風元山這麼一提醒,還真有這個可能。
畢竟若是沒人指導,誰天生會玩大義那一套?
可也不對啊!
當初顧冒在鵝城夜襲一戰打響名聲後,他親自調查過顧冒的家世。
三代以內都是農民,沒聽說過和哪家世家有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