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領,大事不好了!鼓浪縣被圍,單仟將快要支撐不住了。”
顧冒正在給諸將劃分進攻路線,聞言不由一愣,皺眉道:
“說清楚一點,來敵是誰,有多少人?”
“敵人約有五萬,首領是誰屬下並不知道,隻知道其主帥位置打著張字旗。”
“五萬,姓張……”
顧冒還在沉吟,聶鵬就已經在帶頭請戰:
“大頭領,還想什麼。彆說隻來了五萬,就算是十萬,我等也不能放棄鼓浪縣的兄弟們,還請速速發兵!”
“沒錯,救人如救火,先把大軍拉過去再說。”孫猛虎也跟著附和。
顧冒沒好氣地白了他們一眼,這兩個人行兵打仗就突出兩個字——莽、急。
這種性格注定成不了大將,頂多也就一先鋒的料。
這時劉患開口道:
“大頭領,目前來看,來打我們的最有可能是那位白義王張聖通。”
白義王張聖通,原是十七個進攻京都的義軍首領之一。
後來他在義軍組成的聯盟中擔任副盟主之位,被牛度擊敗後僥幸逃得一命。
牛度死後他再度拉起一支五六千人的隊伍,因畏懼鐘凱選擇北逃。
這才過去多久,他又聚五萬兵來?
顧冒雖然詫異,但卻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
對付這種敵人,不需要特彆的技巧,直接莽過去就行。
所以顧冒當即命聶鵬帶著孫猛虎和林不棄為先鋒,發兵兩萬直奔敵軍主營。
與此同時,令狐修正在向張聖通介紹他的計謀:“顧冒麾下黃巾軍雖強,但卻有三個致命的缺陷。”
“其一,自顧冒組建黃巾軍以來,每戰必勝,其麾下將士難免驕傲自滿。”
“其二,其兵力分散各處,短時間內難以聚集。”
“其三,愛護士卒,缺乏凝丹層次的高端戰力。”
“所以在聽到是我等來攻打他們時,顧冒為了多救一個鼓浪縣內的兄弟,頂多湊齊五千人就會發兵來援。”
“五千打五萬,要想勝,唯有直衝主帥大旗。”
“到時候外圍的兄弟們象征性抵擋一下,將這五千人放進來再慢慢將他們圍起來。”
“然後等到黃巾軍衝到離大王隻有百米距離時,大王再施以凝丹手段,衝過去斬將奪旗,必能一戰而勝。”
“鼓浪城內的黃巾軍見援兵沒了,驚駭之下自然無力抵抗,到時候此城自然也是我們的。”
聽了令狐修的分析,在場之人紛紛叫好,張聖通也頷首同意。
他敢來招惹顧冒,一是擁兵五萬,二就是他已經凝丹。
雖說還飛得不夠妥當,但真氣陣已學會,自認比當初的風元山還厲害三分。
時光流逝,轉眼便到了圍攻鼓浪縣的第二天下午。
由於一直在防備援兵,所以攻城並未儘全力。
加之攻城士兵等著消滅掉援兵之後城中守軍會自動投降,所以單信並未感覺到什麼壓力。
突然,鳴金聲響起,攻城士兵立即撤退,還下意識地朝南邊看去。
站得高視線好的人自然見到遠處升起的灰塵,站得低又或是視線差的人自然隻能看到一顆顆後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