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頷首道:“屬下也認為該出兵。”
“可和約之事我軍上下已儘皆知曉,士卒人人盼著回家,我們該怎麼激勵他們的士氣?”
韋一笑問道,他的第一想法也是打。
“不若以利誘之。”韋澤提議道。
韋一笑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顯然不滿意這個答案。
征戰這麼長時間,若是沒有和約鬆了那口氣,此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可現在再行此計,誰能保證許多大利士氣會高漲。
陳佩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不若在大公子遇刺一事上做文章。”
“請先生細細說來。”韋一笑催促道。
“咱們對外宣稱刺殺大公子的那些人乃是受到韓家的要挾。他們若不動手,韓家就會殺他們的家人。”
陳佩斟酌道:
“由此我們推斷出韓家和談是假,實則是想將我們拖延在此,然後與黃巾賊從雲門郡殺入我們老家實施報複。”
韋一笑聞言大讚道:
“此計真是一箭雙雕,既給出博兒被刺的交代,又鼓舞了士氣。”
很快,這個說法在韋家軍中傳播。
一時間群情激憤,紛紛請戰消滅韓家敗軍。
沒辦法,他們本身就是兵,很清楚一旦韓家軍與黃巾賊殺到他們家鄉,會發生多麼恐怖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韋一笑也是應了他們的請戰,立即廣發斥候,大舉進攻韓家剩下的三郡之地。
另一邊,高遠回到武憲城附近,沒怎麼費力就打聽到他要打聽的事。
三公子死了,頭顱被懸於城門處,此乃他親眼所見。
韓貴投降了,他穿著黃巾賊的衣甲守在韋煜頭顱旁邊,這也是他親眼看到的。
羅飛、羅堃被俘,這個他沒有見到,但武憲城人人都在談論著並州羅家會花多大的價錢去贖回他們的少主。
高遠心如死灰,看了看韋煜的頭顱,又看了看守在一旁的韓貴,最終不甘地離開了。
他想不明白,事情怎麼就變成這樣?
兩萬人,雖說大部分都是新兵,但那也是經曆韋家訓練了兩三個月的新兵,總比沒啥底蘊的黃巾賊強吧!
還有韓貴,他為什麼要投靠黃巾賊?
他難道忘了當初是誰改變他的命運,是誰讓他成為一軍之將?
而且他的家眷可還在韋家,他就不擔心遭到韋家的報複?
高遠悄然離去,帶著他探聽到的消息。
他走後不久,城門下,顧冒帶人來接班:“韓將軍,可有發現什麼異常?”
“沒有。”韓貴搖頭。
實際上,不久前他是隱隱察覺到一股窺覷的目光的,但他乃降將,總不好因為一個猜疑就展開大規模搜索。
畢竟對他來說抓對人是小功,抓不到或抓錯了人可就是大過。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當然回答沒有。
“韓將軍辛苦,接下來就交給我好了。”
顧冒不疑有他,揮手讓韓貴下去休息。
韓貴卻不忙著走,提醒道:“大頭領,雖說沒人來搶這頭顱,但這並不代表沒有韋家的探子來這。”
“而且還有潰兵南逃,所以我估計韋家差不多該知道此事了。”
“以韋一笑的性子,他必然要報仇,我們得做好準備才行。”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