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敵當前,形勢不容樂觀,先生既有妙計,儘管說出來,我等必然聽從。”
郭悠話音剛落,文輔堂立即拍胸脯保證道。
“文參軍,你這話是代表你個人,還是代表整個文家?”
郭悠聞言問道,眼睛卻是看向文崇。
文輔堂當然代表不了整個文家,遂也跟著看向文崇。
文崇不悅,但此時改投國師並非最佳選擇,於是耐住性子道:
“郭先生且說來聽聽。若是用得著文家,我一定儘力。”
“好。”郭悠頷首,心知不能再逼迫下去,緩緩說出自己的謀劃。
“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大將軍沒法回去,那就隻能讓陛下南巡。”
“不過南巡太不好聽,我的意思是若我們能在陛下到達之前打一場大勝仗,把奸臣國師擁立的偽帝趕出京都。”
“然後以迎新帝回京為口號,方能不墜大將軍威名。”
文崇聽得直皺眉,若是國師那麼好打敗,之前的對峙又算什麼呢?
文輔堂見狀拱手道:“郭先生好計策,隻是陳奸實力強大,恐怕不是那麼好打敗的。”
郭悠自信道:
“陳奸雖強,但大將軍也不弱,爾等隻需將軍權交出,不出三個月,此戰必勝。”
眾人心中不屑冷笑,說到底不還是想奪他們的權嗎?
當即有人陰陽道:“郭先生此言何意,難道大將軍之前下的命令我們沒有聽嗎?”
郭悠主動忽略那人,隻是看向文崇:“文家主,你怎麼看?”
那人眼見郭悠竟如此輕視於他,暗怒的同時決心答應陳國師的招攬。
文崇卻是反問:“若三個月不能勝陳奸,該當如何?”
“請斬我頭顱。”郭悠鎮靜回道。
“好,就且信你一回。”文崇咬牙答道。
他其實並不想將兵權交出,奈何陳青堯給的價碼太低,加上北邊大敗韋家的黃巾賊都尉正是他文家的人。
文崇心裡過不去,遂決定給韋家一次機會。
當然所謂三個月之約是假的,文崇已暗自決定若是兩個月之內未取得大勝,他就反水。
另一邊,陳青堯得知北邊的計謀成功了當即也是大喜。
他叫來孫元憶,封其為步兵校尉,領兵三千。
……
昌平郡,顧冒幾乎沒費多大力氣就將此郡全部占領,但他並不是很開心。
原因很簡單,昌平郡幾乎所有縣的糧食都存在虧空,百姓手中也更是隻剩下種子。
換句話說,黃巾軍非但不能在此征糧,還補貼這裡。
“大頭領,若是韋家治下的所有郡都是這樣,以咱們現存的糧食,最多再擴地三郡。”劉患愁眉苦臉道。
“嗯。”顧冒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對了,元馳縣發生的事已查清,當時打著黃巾軍旗幟反對的除了孫元憶外,還有一個賊曹楊琦。”劉患接著道。
“楊琦,此人與提醒薛校尉那個楊琦是同一個人嗎?”顧冒追問道。
“是同一個人。”劉患回道。
“這個人你覺得該怎麼處置比較好?”顧冒問道。
“當然是殺掉。雖說他有可能是被舊友陷害,但就憑此人縱容手下壞我黃巾軍名聲,那就該殺!”
劉患立即答道,顯然早有考量。
“那就殺了。”顧冒點頭,定下了楊琦的結局。
次日,執法兵找到楊琦,以縱兵劫掠罪斬其首級。
眾將凜然,紛紛加強對麾下將士的約束。
當晚,顧冒正在思考糧食的問題該怎麼解決,程傑帶著杜鬆墨來找他。
顧冒讓兩人坐下,然後詢問他們的來意。
“大頭領,您現在之所以進兵緩慢,是因為擔心糧食吧?”程傑問道。
“沒錯。”顧冒頷首,此事幾乎算是公開的秘密,自然瞞不過程傑。
“此事鬆墨或許有辦法,您要不要聽一聽?”程傑說道。
“請說。”
顧冒拱手,他很想知道這位科舉頭名有何妙計。